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淡水钻井液侵入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井液侵入储集层将导致储集层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地层电阻率等的径向变化。由于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测量原理的不同,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对其测井响应特征影响也不同。实测资料统计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均证实,水层双侧向测井受淡水钻井液增阻侵入影响较大,钻井液愈淡,水层的侧向测井值愈高;而在好油层双感应测井受淡水钻井液减阻侵入影响较大。针对目前勘探较多的低电阻率油层,结合淡水钻井液侵入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影响的差异,建立了应用双感应测井或双感应、双侧向测井联合的油、水层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定量评价方法,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识别评价能力。图7参19  相似文献   

2.
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能够很好地识别泥浆滤液侵入引起的地层径向电阻率变化。廊固凹陷W10断块沙四下储层阵列感应电阻率不仅存在正差异,还出现了高电阻率环带和低电阻率环带特征。根据泥浆的侵入机理,分析泥浆的侵入特点,利用阿尔奇公式对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矿化度变化对电阻率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将电阻率变化归纳为泥浆滤液的驱替作用和扩散作用,认为在淡水泥浆钻井条件下,驱替作用使地层电阻率降低,扩散作用使地层电阻率增大。在此基础上分析泥浆侵入引起高电阻率环带和低电阻率环带原因,淡水泥浆侵入,泥浆滤液电阻率大于地层水电阻率;泥浆渗透速度与油水相的渗透速度关系,大于时则会形成高电阻率环带,反之,小于时在未侵入带之前形成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低电阻率环带。用差异累计法识别不同阵列感应电阻率特征所代表的流体类型,实例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新疆塔河地区西南部东河塘组为碎屑岩储集层, 油层和水层的深、中电阻率均呈负差异, 利用典型井的双感应和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根据泥浆侵入理论, 将泥浆侵入因素归纳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分析了泥浆侵入机理。对典型井在不同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混合水电阻率情况下的地层电阻率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泥浆高侵特征是由于泥浆电阻率高、物性差等引起地层电阻率的增加量大于含水饱和度高或含油性差引起地层电阻率的减小量。因此, 不能简单根据电阻率的差异性或是否存在低阻环带直接判断油水层, 而需要结合泥浆滤液矿化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差异、物性、原油流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泥浆侵入地层双感应测井曲线正负差异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泥浆侵入地层径向电阻率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以电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困难.依据油水两相渗流理论、水的对流方程,结合电测井理论,进行泥浆侵入地层的双感应测井响应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泥浆侵入地层的径向电阻率分布较为复杂,深中感应曲线的正、负差异不仅与储层含油性有关,同时受到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等因素影响.油层减阻侵入是有条件的,当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较高时,油层可表现为增阻侵入.不能简单根据深浅电阻率曲线幅度的差异性直接判断油气、水层,必须结合该研究区块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性质、地层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董红  蒋兴才 《测井技术》2011,35(2):155-159
咸水泥浆侵入造成辽河滩海地区储层流体的识别困难.基于理论研究,建立了阵列感应测井动态侵入响应模型,开发了时间推移测井数值模拟软件.该方法可以分析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泥浆矿化度、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和井眼压力等18个地层和井眼参数变化时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给出径向电阻率分布、泥浆侵入深度、测井响应、含水饱和度、地...  相似文献   

6.
储层中阵列感应测井响应负差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孔介质中两相渗流模型和阵列感应测井理论,建立了阵列感应测井(MIT)时间推移模拟方法.以实际测井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发现储层中阵列感应测井响应产生负差异的主要因素除了束缚水饱和度、地层含水饱和度、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比值外,还有水相相对渗透率.提出了用水相相对渗透率识别负差异油层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些参数变化时的一般响应规律.用时间推移模拟得到的径向电阻率分布特征说明了油层产生负差异的机理.以实际测井数据为例给出了阵列感应测井(MIT)时间推移模拟方法在识别负差异油层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受盐水钻井液侵入影响,储集层电测井响应会偏离地层真电阻率。为了准确实现对阵列感应电测井响应的侵入校正,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岩电理论,按照孔渗比范围分类,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不同地层物性条件下盐水钻井液侵入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关系。钻井液侵入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孔渗地层中,储层物性和钻井液侵入时间是影响侵入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而钻井液侵入时间和侵入深度是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主控因素。据钻井液动态侵入规律,考虑侵入压差、地层孔渗比、侵入时间等影响因素,建立了时间推移模拟电阻率校正法。实际井的阵列感应电测井校正结果表明,通过时间推移模拟法校正后的电阻率值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井测量的含水饱和度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阵列感应资料对复杂侵入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钻井液的侵入会使地层流体分布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法测井响应的影响困扰着解释。由于阵列感应资料可以提供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趋势,该文针对同一口井同一类液体性质储层的阵列感应测井(HDIL)资料所呈现的完全相反曲线数值排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油层中低阻环带的存在,为进一步建立油水层的识别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存在油(气)水两相的储层中,当地层水电阻率远小于泥浆滤液电阻率,且含水饱和度比较高时,在冲洗带和原状地层间的这一过渡区域就会形成一个电阻率低于两者的环带。文章分析了低阻环带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低阻环带的电阻率值受矿化度和含水饱和度双重影响的结论。根据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特点,描述了低阻环带的形成过程,给出了形成低阻环带的含水饱和度区间。根据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分辨率高及探测深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总结了在泥浆侵入过渡带不同区域形成低阻环带的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淡水泥浆侵入条件下储层电阻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实,钻井过程中,当淡水泥浆滤液电阻率相对于原始地层水电阻率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层的电阻率侵入剖面中才可能出现低阻环带;并且侵入结果使一些油层同水层具有相同的侵入特征,即高侵电阻率剖面,表现在浅感应(侧向)电阻率大于深感应(侧向)电阻率,同时均小于微球电阻率。通过实例分析可知,在使用淡水泥浆条件下,双感应测井比双侧向测井更有利于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在实际配制泥浆时应考虑其矿化度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的可比性,以避免由于矿化度差异造成对油层的错误评价。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improve reservoir fluid recognition, the sensitivity of array resistivity respons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invasion properties in both oil-bearing layers and water layers is analyzed. Then the primary inversio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rray resistivity log. The mud invasion process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ased on the oil-water flow equation and water convection diffusion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al resistivity of a fresh mud-invaded oil-bearing layer presents complex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onlinear increase, increasing to decreasing and low resistivity annulus, and the resistive invasion profile of a water layer is monotonic.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array resistivity log can reflect these changes and the array induction log is more sensitive.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effect of factors like large invasion depth, reservoir physical and oil-bearing properties, the measured apparent resistivity may differ greatly from the actual mud filtrate invasion profile in an oil-bearing layer. We proposed a five-parameter formation model to simulate the complex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of fresh mud-invaded formation. The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the measured array resistivity log is used for inversion with the Marquardt metho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verted resistivity is typically non-monotonic in oil-bearing layers and is monotonic in water layers. Processing of some field data shows that this is helpful in achieving efficient reservoir fluid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2.
泥浆侵入特性的测井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林纯增  张舫 《测井技术》2002,26(4):341-346
由于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的差别,不同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井能很好地反映泥浆侵入的影响。泥浆侵入特性的测井应用包括用冲洗带电阻率识别油气层、水层而不受地层水的影响;用简单的三电阻率反演方法即可得到地层真电阻率,它与LWD测井的Rt一致;用简单的三电阻率反演方法可得到泥浆滤液侵入深度,它可反映储集层的流体性质特征;用侵入带电阻率模拟法可得到测井条件下储层侵入带饱和度变化、泥浆滤液冲洗油气层程度及其储集层驱替特性。  相似文献   

13.
感应电阻率测井侵入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广军  王鹂  刘中奇 《测井技术》2005,29(3):205-207
在钻井过程中,井筒泥浆柱压力和地层压力的不平衡使得泥浆滤液不断渗入地层.由于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矿化度(电阻率)的不同,这种泥浆滤液渗入的结果使得侵入带地层电阻率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地层感应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测井环境对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影响,论述了对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作侵入校正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侵入校正方法.经现场多口井的数字处理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在辽河滩海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岩心物理实验与测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泥浆侵入对电阻率的影响以及滩海地区低阻油层的成因。低阻油层的成因非常复杂,受咸水泥浆侵入、低幅度构造、岩性细泥质含量高、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多种因素造成。采用阵列感应测井技术反演地层真电阻率有效解决了咸水泥浆侵入造成电阻率降低的问题,在辽河滩海地区收到了明显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异常感应测井的环境影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华  刘显明 《测井技术》1997,21(6):405-408
利用感应测井仪器响应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研究了地层条件和井眼环境对电阻率测井结果的影响,在存在低阻围岩和高侵的一般情况下,中感应测井响应RIM要大于深感应测井响应RID,且二者都低于地层真电阻率。但是,用淡水泥浆钻井对地层形成高侵时,在侵入前沿会出现一个低电阻率区域,它对测井响应会产生一种异常影响,即使存在低阻围岩,也有可能导致RIM〈RID这一异常现象,现场测井和模拟计算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本文的  相似文献   

16.
高频等参数感应在低电阻率环带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过程中出现泥浆滤液侵入储集层而出现的低电阻率环带是储集层含有可动油的有力证据.高频等参数感应仪器(VIKIZ)具有良好的探测低电阻率环带的特性.对泥浆侵入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论述了低电阻率环带形成的机理,通过对高频等参数感应探测特性的分析,并通过测井实例,阐述了高频等参数感应在利用低电阻率环带评价油气层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