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溶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反相乳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引发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吸收剂量、剂量率、乳化剂含量和单体含量及辐射后效应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特别是采用高剂量率引发,特低剂量率辐射聚合的手段,不仅提高了产物分子量,缩短聚合时间,而且提高了转化率,防止了聚合物的交联。  相似文献   

2.
采用辐射聚合方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均聚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P(NIPA-co-HEMA))和PNIPA/P(HEMA)互穿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IPN)水凝胶。研究了水凝胶溶胀度的温度依赖性;讨论了剂量率和吸收剂量对辐射聚合的影响,单体浓度及其配比和聚合介质对水凝胶的相转变温度、溶胀度和溶胀一消溶胀动力学的影响;并以木瓜蛋白酶作为模型药物,对水凝胶进行药物释放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水凝胶在剂量率1kGy/h,吸收剂量30—40kGy,单体浓度10%和聚合介质正丁醇中辐射合成。此类共聚与互穿网络水凝胶适用于药物的可控释放。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在0-50℃温度范围内,由~(60)Coγ射线引发聚合的聚甲基丙烯酸三乙基锡酯的立构规整度。用~(13)C-NMR测定聚合物分子链的立构规整度,如预料的那样,以间同立构为主,并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间同立构等规度降低。由实验结果计算出的控制立构规整度的活化能参数是:全同和间同增长的活化焓与活化熵的差值分别为10.2kJ·mol~(-1)和19.8J·k~(-1)mol~(-1)。本文还测定了~(119)Sn与~(13)C原子之间的自旋偶合常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OSL/RL光纤耦合监测装置,针对RL信号测量特点,进行了滤光片优化改进设计,对α-Αl_2O_3:C探测器的RL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提出了一种解决RL灵敏度变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其辐射发光在0.01 mGy/h~15 Gy/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剂量响应。α-Αl_2O_3:C探测器的辐射发光灵敏度与吸收剂量有关,吸收剂量达到28 Gy时,发光灵敏度增加约35%。灵敏度最快增加速度为4.7%/Gy。α-Αl_2O_3:C探测器可以对辐射环境剂量率进行实时监测报警。  相似文献   

5.
硫代苯甲酸存在下辐射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硫代苯甲酸(PhCSSH)存在下,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聚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CSSH存在下,由辐射引发St、BMA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聚合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活性端基。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粉体接枝甲基丙烯酸(MAA)聚合物,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气氛及辐照状态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动态剪切流变(DSR)等分析手段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0.2mm的线型SBS粉体在辐照剂量为12kGy、剂量率为0.75kGy/h、MAA/SBS的质量比为0.6时,可获得最大接枝率。FTIR谱出现1705cm-1处羰基的吸收峰证实了接枝聚合物的存在,分子量分布测定表明SBS?g?MAA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动态剪切流变中接枝聚合物的粘度增大,表明单体在SBS链上有接枝链的增长;热分析曲线中聚苯乙烯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损耗因子转折温度升高,都说明单体MAA对PS嵌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4-甲基二苯甲酮和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可聚合光引发剂4-(2-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苯甲酮(4-MAMBP),利用核磁共振仪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选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曝光聚合,利用铅笔硬度法测试了固化膜的硬度;运用实时红外(RT-IR)进行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单体、光强及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引发速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固化膜中引发剂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大,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都增加;二官能度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高于多官能度单体。4-MA-MBP的质量分数从0.2%增加到1.4%时,单体的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都明显增加,诱导期缩短,继续增加到1.8%时,双键转化率和聚合速率反而下降;由于可交联在固化膜中,4-MAMBP在固化膜中的残留远低于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8.
采用剂量率为20 k Gy/h的电子束在空气氛围中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 tetra-fluoro-ethylenecopolymer,ETFE)片材进行辐照,剂量范围0–1600 k Gy,研究了ETFE片材在低剂量率电子束辐照下的化学稳定性。通过机械性能、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量热仪(DSC)等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在0–200 k Gy内缓慢下降,超过400 k Gy则急剧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羰基指数增加,样品表面氧化程度严重;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率电子束的辐照破坏了ETFE分子链结构的对称性;DSC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ETFE的结晶度和熔点逐渐下降,结晶度从43.2%下降到12.6%,熔点从261.3℃下降到233.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0%TBP-煤油-硝酸体系的α和γ辐照稳定性,包括溶剂辐照吸收剂量、预平衡酸度等条件对溶剂辐解产物及金属钚保留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吸收剂量对溶剂辐解产物和钚保留值影响较大,而预平衡酸度则影响较小,主要辐解产物产生量和钚保留值均随溶剂体系α、γ吸收剂量和预平衡酸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的条件下,溶剂的α辐照造成的钚保留值均比γ辐照大,而DBP、MBP和羰基化合物等辐解产物的产生量均随辐照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其产生量相差不明显。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是α辐照加速了次级或其它辐解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粉体接枝甲基丙烯酸(MAA)聚合物,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气氛及辐照状态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镜(SEM)、动态剪切流变(DSR)等分析手段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0.2mm的线型SBS粉体在辐照剂量为12kGy、剂量率为0.75kGy/h、MAA/SBS的质量比为0.6时,可获得最大接枝率。FTIR谱出现1705cm^-1。处羰基的吸收峰证实了接枝聚合物的存在,分子量分布测定表明SBS-g-MAA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动态剪切流变中接枝聚合物的粘度增大,表明单体在SBS链上有接枝链的增长;热分析曲线中聚苯乙烯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损耗因子转折温度升高,都说明单体MAA对PS嵌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r射线辐照引发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进行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具有防水防油功能的含氟织物整理荆。分别用傅立叶红外、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对产物化学组分、乳胶粒子尺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辐照剂量、乳化剂和单体种类对产品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5kGy时,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的转化率达到98%,而丙烯酸六氟丁酯的转化率为76%;当剂量为10kGy时,丙烯酸六氟丁酯单体可聚合完全。经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聚合物乳液处理的织物表面拒水性能达到六级、拒油性能达到三级。  相似文献   

12.
在FX-100型核磁共振仪器上,将WEFT技术用于观察糖类化合物六元环结构中与氧原子直接联结的C_1上的α、β构型质子峰高的变化,从中获取糖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变旋行为信息,得到α、β构型的平衡时间,以及最后平衡浓度α、β各占的百分比;通过变旋的动力学过程,跟踪了一般~1H NMR无法观察到的C_2位质子峰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3.
通过预辐射接枝方法将光敏性单体甲基丙烯酸-4,5-二甲氧基-2-硝基苯甲酯(DMNBMA)以共价键方式接枝到聚乙烯(PE)表面。系统地研究了辐射接枝动力学,考察了吸收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后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MNBMA成功接枝到PE上。用紫外光对接枝后样品PE-g-PDMNBMA进行照射,使接枝链上的光敏基团4,5-二甲氧基-2-硝基苯甲酯发生光解反应而转化为羧基,红外表征证明了光解反应成功进行,同时接触角测试证明材料经紫外光照后由疏水变成了亲水。辐射接枝DMNBMA可以成功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光敏化修饰。  相似文献   

14.
傅冠健  赵玉民 《核技术》2014,(10):14-17
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质子-中子配对是原子核结构中有趣的问题。本文指出,经验上由结合能提取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壳模型计算得到的T=0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很接近;计算中奇奇核和偶偶核的结合能应该附加一个额外项,这个额外项由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给出。自旋平行的质子-中子配对(角动量为9,同位旋为0)在96Cd的01+、21+、41+、61+、121+、141+和161+态以及92Pd原子核的01+和21+态中重要,而传统的SD配对近似对于01+和21+态的描述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乙醇介质中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聚合合成纯度较高的聚丙烯酰胺(PMA),并对它的辐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介质中丙烯酰胺(AM)辐射聚合转化率随着反应体系的温度、剂量率及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聚合物分子量却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此外,计算了本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7.56kJ/mol(1.88kcal/mol)。  相似文献   

16.
辐射法合成亲水性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辐射聚合的各种反应条件,如辐照剂量、剂量率、温度及气氛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与化学引发聚合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辐射法工艺简单易控制,材料质纯并有好的光学性能及透气性。用本法合成的材料是制作较接触镜及药物慢释放基质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利用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进行苯乙烯辐射乳液聚合,制备粒度单分散的聚合物胶乳。发现聚合条件(单体浓度、剂量率、乳化剂浓度、温度)对胶乳的粒子直径影响很大,合成出的胶乳粒子直径一般在600×10~(-10)m~4000×10~(-10)m范围内,通过聚合条件可以控制所获得的聚合物胶乳粒子的直径。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得到一个胶乳粒子直径与聚合条件的关系式:logD=0.28[log([M]/(E~(2.14)I~(0.5)+0.0143T]+2.03  相似文献   

18.
利用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分别制备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acid,MAA)和甲基丙烯酸酯(Methylmethacrylate,MMA)两种单体接枝星型SBS聚合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FT?IR)、差示扫描热分析(Differentailscanningcalorimetry,DSC)、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核磁共振谱(13C{1H}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等手段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单体成功地引入SBS链上,同时发现SBS接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着重对敏化剂提高接枝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液固相接枝体系中,溶剂水的辐解产物·OH自由基对接枝率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分别制备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和甲基丙烯酸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两种单体接枝星型SBS聚合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差示扫描热分析(Difierentai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核磁共振谱(^13C{^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手段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单体成功地引入SBS链上,同时发现SBS接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着重对敏化剂提高接枝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液固相接枝体系中,溶剂水的辐解产物*OH自由基对接枝率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共辐射接枝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在低密度聚乙烯基材上的接枝聚合,结果表明,聚乙烯的接枝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辐照剂量率的增加而下降,随阻聚剂Cu~(2+)浓度的增加而出现峰值。在本实验范围内,HEMA单体浓度对聚乙烯幅照接枝的影响不明显。接枝共聚物的电容量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