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及中频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和电针治疗,两组采用相同护理措施,10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3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中频电治疗及护理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消炎,止痛,改善颞颌关节和恢复咀嚼肌功能的作用,且优于单纯中频电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He-Ne激光等物理疗法结合抗菌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菌素(头孢菌素和灭滴灵)治疗,治疗组在抗菌素治疗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超短波、电脑中频等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e-Ne激光等物理疗法结合药物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涛  马素兰 《激光杂志》2015,(2):155-156,159
目的:观察半导体低强度激光联合电针及康复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电针加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仪照射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及治疗后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53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电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和穴位敷贴治疗,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观察组为96.23%,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7.31±6.62)d,观察组为(26.23±4.61)d,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并伐昔洛韦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并确诊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干预组使用氦氖激光并伐昔洛韦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后4周观察其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及疼痛解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总愈显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随访干预组患者无遗留神经痛。结论:氦氖激光并伐昔洛韦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炎症反应和渗出时间,促使局部蛋白质更新,加速组织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及护理干预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强化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时间为2个月。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双侧胫后神经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双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足部护理干预有利于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能有效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观察地奥司明、苦参汤联合TDP照射治疗66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的疗效.随机将66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地奥司明、苦参汤熏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DP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天肛缘水肿和疼痛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4日及第6日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试验组,平均水肿和疼痛缓解时间也显著长于试验组,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地奥司明、苦参汤联合TDP照射治疗,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程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此类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用更昔洛韦加泼尼松、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两组护理干预方法保持一致,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32.1%,总愈显率为60.7%,观察组上述数据分别为64.3%、89.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光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TDP照射及喜辽妥联合尿激酶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6例动静脉内瘘由于穿刺失败等原因所致皮下血肿伴疼痛等并发症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TDP照射及喜辽妥联合尿激酶局部注射,对照组采取单纯湿热敷后涂抹喜辽妥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肿胀、内瘘狭窄、栓塞、血管硬化等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管弹性、血管杂音、血流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照射及喜辽妥联合尿激酶治疗对动静脉内瘘保护作用较强,能明显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腰椎牵引理疗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并联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纯腰椎牵引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骶管注射。两组均采取每周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3次后、治疗3月后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次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能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袁红梅  何增义 《激光杂志》2014,(4):53-53,55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结合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观察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半导体激光结合运动疗法并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能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影响。方法:将92例CSA患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CSA,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Barthel(BI)指数、改良的Fulg-Meyer(FMA)法评定患侧上肢手指水肿、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水肿、肩痛、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及FMA-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74.07%),P0.05。结论: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43处)晚期恶性肿瘤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21处)和实验组21例(22处);对照组采取0.5%碘伏纱布持续湿敷,2次/d,实验组则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压疮;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压疮创面的愈合和好转情况。结果:评价两组疗效,显示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2.73%,平均治愈时间为(20.5±10.1)d,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愈率为33.33%,平均治愈时间为(42.7±11.2)d,总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压疮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