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本文从尼采美学的非理性特征入手,探讨了理性主义存在的弊病,借用尼采的酒神精神重点探讨了尼采的审美思想,介绍了艺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尼采主张用艺术拯救人生,赞颂艺术给人生带来的美化,使生命从痛苦之中解救出来,认为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伽达默尔关于艺术的经验与真理的追寻相同一的观点展开论述,阐述美学 与诠释学的互动与相通关系;就艺术作品而言,游戏、象征和节庆构成伽氏运用现 象学方法作出艺术本体的描述和分析,这种分析体现了伽氏美学的重要特征,对 于艺术作品意义的理解,更能体现诠释学美学的理论特征,理解者的“偏见”,艺术 作品与理解者之间的“时间距离”,作品视界与理解者视界的融合、“效果历史”的 构成、理解的循环等构成其艺术理解论的基本观点。最后作者简述伽氏美学对今 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主义自叔本华、尼采以来,渐进形成西方哲学一个声势浩大的派别,而存在主义是这一洪流中的中坚力量。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中最著名的思想家,以"存在"作为其哲学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讨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从"此在"、"烦"、"畏"来梳理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内在逻辑理路,理解其哲学对人的意义价值的追问与界定。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主义自叔本华、尼采以来,渐进形成西方哲学一个声势浩大的派别,而存在主义是这一洪流中的中坚力量.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中最著名的思想家,以"存在"作为其哲学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讨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从"此在"、"烦"、"畏"来梳理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内在逻辑理路,理解其哲学对人的意义价值的追问与界定.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是我国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古典的私家园林,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私家园林,它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它的美学特征主要有3点:一是自然之美;二是艺术手法之美;三是意境之美。这3种美学特征相互结合,共同创造了苏州园林之美。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某一顷刻写道: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后来它一度成为美学领域的流行话语而被无数次地重复。这至少寄寓了三重的象征意义:一是这句话昭示出深刻的美学真理——人对于世界的本能性和必然性的依恋,因为“大地”隐喻着人的生命存在的还乡性和回归母体的深厚情感;其二是,人永远是自然中的一个可能性结构,他在山水之中充分展示自我生命活动中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心理距离”论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一种著名理论。1912年,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明确系统地阐释了这一理论。30年代初,在欧洲留学的朱光潜先生对它作了评介申说,并把它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的理论支点。从此,这一学说便对我国美学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真髓是把美感看作是人们与现实生活拉开了一定的“心理距离”,以某种超然的态度观照事物(主要是艺术品)时的产物,布洛把所谓“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与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即“心理距离”)作为艺术创…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不是一个科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对海德格尔而言,成为一个人就是简单地对存在敞开,一个人对存在敞开的标志是对存在的惊讶。去存在就是存在于一个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界,把世界中的事物经验为预备上手的,以各种方式与之打交道、去感知对它们的焦虑和关注、寻找它们的意义。存在是此在存在模式的一个方面,“事实性”和“沉沦”则是此在另外两个“基本本体论的特征”,对它们的审视,使人类困境———人生存的重负———突现出来。因此,此在存在模式有三个方面:存在、被抛和沉沦。在存在哲学的基本阶段,海德格尔把实体论和本体论区别开来,并从实体论研究转移到本体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语言本质的探讨始终是在“语言与存在相互归属”这一洞察的指引下发生的。对语言之本质的考察首先需要清理出一条通向语言自身的道路,然后在这条道路上追问语言之本质。在语言本质之揭示中,本质被转换为同一与差异之根据,如此,语言之本质即是本质之语言,存在与语言在本有之真理中相互共属。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代哲学“虚与实”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士园林的美学特征;运用了一些哲学与美学的观点对已经熟知的园林进行了美学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之美”、“运动之美”、“空间之美”和“意境之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阐释,证明了“虚与实”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试图透过中国古典园林表面的形式美,发现其内质的美。  相似文献   

11.
减速式低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小直径下可获得很低的转速,以往主要用于控制仪表等小扭矩驱动场所.为了将其用于小直径大扭矩的低速直接驱动场所,需要研究在细长结构的电机中如何才能获得大的力矩.首先从理论上定性分析气隙大小、永磁体厚度及定子电流等设计参数与转矩的关系,然后在采用三维有限元准确计算磁场及转矩的基础上,逐一定量研究了这...  相似文献   

12.
A drive and control method is put forward for a variable diameter capsule micro robot to screw forward in intestine using 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an inner actuator inside the robot and the rotational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a rotating outer actuator. The structures of the outer and inner actuators are magnet cylinders with multiple magnetic poles in tegular shape alternating with dissimilar radial magnetization. An univers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magnetic torque at eccentric stat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magnetic charge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torque with respect to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actuators are theoretically studi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riving method features advantages such as powerful magnetic torque, high safety, reliability, etc. The driving ability of the variable diameter capsule micro robot is greatly improved by its automatic radial clearance compensation. The magnetic drive system has a promising prospect of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intestine.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Grant No. 20082171)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60675054,60275034,60875064)  相似文献   

13.
Polarized magnetic system has a series of features, such as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low power consumption, high sensitivity, quick movement and so on, w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s of the military aerospa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e typical polarized magnetic system has mainly four structures and its simplified equivalent magnetic circuits model is the base of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permanent magnet. In the past, the analysis method that people used was difficult to build the unified mathematical models, which divided the work gap magnetic flux into "permanent magnet flux" and "electromagnetic flux". 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work gap magnetic voltage, this paper founds the un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olarized magnetic system and divides the attractive torque into permanent magnet torque, polarized torque and electromagnetic torque through the energy balance formula. It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permanent magnet sizes on permanent magnet torque, polarized torque and electromagnetic torque through the energy balance formula and the conclusions can direct the design of aerospa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permanent magnet.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电磁学与力学理论,推导出电机气隙与电磁转矩的关系,即改变气隙大小可以改变电磁转矩大小。根据该关系式利用曲柄滑块机构设计了自动变力矩机构,该机构可以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自动改变电机转子结构,改变合成磁密,改变了电磁转矩。最终实现了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自动变力矩,大大节约了能量,改善了电动机的性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硬盘的转矩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磁悬浮系统的转矩耦合问题,转矩耦合对于磁悬浮硬盘系统的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推导出了磁悬浮主轴耦合转矩的计算公式,并对磁悬浮硬盘的转矩耦合的影响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永磁传动技术在抽油机系统中应用的节能效果,首先阐述了永磁传动器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根据其安装前后所采集的抽油机系统的生产参数对电机的转差率进行叠加并绘出其转矩特性曲线,分析悬点载荷和曲柄轴的运动规律,并研究抽油机系统的光杆功率和有功功率的变化特点,数据比对与分析结果表明,永磁传动器改善了抽油系统的动力性能,减少载荷和扭矩波动,降低了抽油机的驱动电机的装机功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两方面证实了永磁传动技术在抽油机系统应用中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极化磁系统副极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极化磁系统工作气隙磁通时,采用简化等效磁路来考虑因设置副极面而导致工作气隙磁通变化的因素,用麦克斯韦电磁吸力公式来计算其闭合气隙的力与力矩,建立了考虑设置副极面磁阻变化和主极面收缩段铁芯磁阻的数学,报各参数的影响,从而论上证实设置副极面可以明显改变闭合气隙的保持力矩,并得到存在最优的主、副极面宽度比以及在较大的kR=R2/R1(工作气隙磁阻之比)时存在最优β(副极面、主极面的气隙长度之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研究中单层结构永磁转子三自由度电机转矩特性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永磁"蝶形"转子偏转式三自由度运动电机,采用球坐标系下分离变量法和洛伦兹力法分别对电机气隙磁场和转矩进行解析建模,确定气隙磁场空间谐波含量和结构参数对基波磁通密度和转矩幅值的影响,同时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研究两种计算方法下气隙磁场、自转和偏转转矩的特点及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蝶形"永磁转子结构的气隙磁通密度分布和转矩特性优于单层结构,气隙磁通密度径向分量空间分布近似平顶波,转子中间层磁极的气隙磁通密度幅值最大,解析法与有限元法的计算误差均小于6.7%.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磁流变传动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工作间隙磁场分布不均和单位体积可传递扭矩较小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层间隙以及沿周向配置多个线圈的新型磁流变制动器。根据结构尺寸,推导了制动力矩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磁路分析模型来估算间隙中的磁场强度大小。采用基于自由梯度的BOBYQA优化方法对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结构的磁场强度分布。将间隙磁流变液中磁场强度的仿真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磁路建模方法可以指导结构设计,结构可产生的单位体积力矩值约为2.3×104Nm/m3。其研究成果为双层多线圈磁流变制动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具有低速大转矩特性的电动汽车用转子双边永磁型游标电机,结构上采用双定子、中间转子形式.内、外定子设计有能够完成磁通调制作用的调磁齿,转子磁极直接面向两侧气隙,实现了磁场内、外侧的双重调制,增强了电机转矩的输出能力.阐述了该电机的工作原理、说明了设计方法,给出电机设计参数及结构、装配示意图,以转矩的最大输出为目标,对内、外定子调磁齿周向宽度、径向高度及极弧系数等对电机性能有较大影响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建立该电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该电机的电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