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军方目前正在使用和即将发射的几个军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国防卫星通信(DSCS)系统、全球广播业务(GBS)系统、宽带全球卫星(WGS)系统、转型通信卫星(TSAT)系统及先进宽带系统(AWS)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线电视》2014,(2):200-2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印发《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联合开展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工作。根据《办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按年度接受申报,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于每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间,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创建方案等申报材料报送工信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将在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务试点、示范项目等方面,优先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3.
沈毅 《中国新通信》2007,9(24):92-93
一、宽带网络市场与宽带消费者行为 从网络市场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网络使用人口已日趋饱和,但使用宽带上网的人口仍持续增长。从用户总量来看,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宽带用户数最多的国家,约有8,400万,其次依序是中国大陆(5,600万)、日本(2,300万)和韩国(1,200万)。若以地区来说,亚洲则是全世界宽带人口数最多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热词     
HbbTV混合广播宽带电视
  混合广播宽带电视(HbbTV:Hybrid Broadcast Broadband TV)是一种端到端的系统,它涵盖了广播(如地面、有线和卫星)和宽带(开放互联网)两个领域,使用有宽带连接的电子设备,如机顶盒或内嵌接收功能的电视机作为服务的接收设备。  相似文献   

5.
张力平 《现代通信》2006,(12):62-62
近年来,我国宽带业务发展突飞猛进。然而,与亚洲邻国韩国和日本相比,我国宽带普及率差距明显,主要瓶颈是驻地网(用户接入网)建设和宽带业务的服务质量(带宽保证、网络可靠性、可用性等)。  相似文献   

6.
NSR(Northern Sky Research)公司为评估宽带卫星服务发展趋势,分别从企业IPVSAT宽带网络应用、单点接收用户(卫星宽带典型应用)和卫星IP中继应用这3部分进行了考察。这些应用都来自基于IP的典型用户。包括大型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中小型企业、个人用户、SOHO一族和ISP服务商。以下市场趋势的调查研究来源于NSR公司的《全球卫星需求调查(第4版)》和《宽带卫星市场研究(第6版)》。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介了宽带通信业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提供宽带通信业务的手段。综述了支持宽带通信业务的新技术。对支持宽带通信的网络进行了前景预测和标准化情况介绍。另外,还介绍了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发展、虚通道(VP)的应用以及异步转移模式(ATM)为基础建立全国性B-ISDN等开发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要闻·国内     
《世界电信》2014,(10):9-11
宽带示范城市名单出炉“宽带中国”向纵深推进 近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名单正式出炉,39个城市(城市群)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9.
10月9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名单正式出炉,39个城市(城市群)榜上有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创建朗为3年。  相似文献   

10.
南方通信(惠州)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20日在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召开宽带接人技术交流会。 南方通信(惠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香港)鸿年电子有限公司、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股东于 1992年创办的。会上南方通信公司交流了宽带综合接入系统、无线光纤接入系统、宽带无线接人系统和无线接入系统的技术及其设备。 HAX-AN宽带综合接人系统用光纤或微波作传输媒质,提供基于STM的窄带综合数字业务(如电话、计算机和数据等)和基于ATM的宽带综合数字业务(如点播电视、交互式视频、高速数据和高速Inter…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频率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硬件以ARM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和10/100M bit/s自适应的以太网接口DM9000为核心.主要包括信号采集、频率测量、嵌入式处理系统、以太网接口等部分.软件采用嵌入式μCLinux操作系统,通信使用TCP协议.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数据可通过以太网与远程故障诊断中心进行传输.  相似文献   

12.
得益于移动宽带业务的强劲增长,许多移动网络运营商已经或正在把移动回传网络从传统同步传输(如SONET/SDH和T1/E1)迁移到运营级以太网。传统TDM网络不仅提供数据传输,而且能实现频率同步。这样,原来由TDM网络提供的时钟同步也同样必须在以太网络中实现,并且同步的质量和网络性能不能受到影响。再者,3G/LTE无线网络不仅需要频率同步,还需要时间/相位的同步。所以,在部署前对以太网络各个部件作同步性能的验证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实现以太网同步的各种方式和原理、同步精度测量面临的挑战。结合IXIA业界领先的同步测试工具Anue 3500,重点对PTP技术中的路径支持设备(如边界时钟和透明时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郑玉洁 《无线电工程》2007,37(6):3-5,22
随着声音和图像压缩编码效率的提高和宽带化IP网络设备的发展,在中小型新建小区及大型宾馆、饭店中用宽带以太网传输直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网络化电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出一种基于MPEG-4和以太网组播技术的电视直播系统解决方案。提出电视直播系统通过以太网传输实现的目标。分析了实现该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太网的环路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城域网应用领域中仍需要解决网络环路的相关问题。根据不同的以太网应用领域,文章分析了几种环路检测的解决方案,包括生成树协议(STP)、以太网环路保护切换协议(ERPS)、环回检测和成环点定位技术。其中,成环点定位技术新颖实用,非常适合各种以太网局域网和城域网,对于以太网的运行和维护都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全球的标准组织均正在积极对以太网环路检测技术进行标准化,随着标准的不断成熟,以太网的环路检测技术将逐步降低以太网的环路风险,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便于网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EoC的HFC接入网络双向改造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通过EoC(Ethernet over Coax)技术对现有HFC(Hybrid Fiber-Coaxial)接入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建设一个双向、宽带、数字化的用户接入网络,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的各自优势,逐步向网络多业务运营方向发展。通过对各种EoC技术的分析,提出基于EoC的HFC接入网络双向改造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千兆以太网业务在SDH网络上的传输(EOS),可以利用FPGA将以太网MAC数据帧在SDH数据帧中进行封装和映射处理。介绍了GFP封装协议以及虚级联技术,给出了FPGA内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利用FPGA的强大功能和内部的丰富资源,简化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千兆以太网在SDH中的传输增强了SDH设备的业务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以太网端口的用户访问控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IEEE 802.1×这一基于以太网端口的用户访问控制协议的内容和特点,论述了采用以太网接入时在以太网交换机上实现用户认证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宽带城域网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方法来实现以太网通信的确定性,应用多个媒体访问控制器组成半双工以太网用于模拟实时通信网络;通过分析和探讨最小退让时间对数据传输方面(主要是冲突、抖动和延时)性能的影响,提出在时间槽内传输帧数据并随机指定最小退让时间;应用二进制指数退让算法(BEB)改善带宽利用率,来提高以太网传输时间的确定性(实时性)。在这个仿真实验中,为每个基于CSMA/CD协议的控制器单元分配不同的最小退让时间(指定的范围),来减少数据包的冲突、抖动和延时。测试表明,随机分配的最小退让时间,整个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大大(确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宽带以太网的发展,原有的认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用户多方面的需求。新的访问控制技术应运而生,介绍了一种802.1x协议及其在以太网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雷达信号处理器通过串口实现参数控制的方式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C的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利用FPGA内部逻辑资源搭建嵌入式系统,移植实时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实现对雷达发射脉冲信号的控制与监控。整个系统在Xilinx的ML507评估板上实现并通过验证,实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