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志 《佛山陶瓷》2004,14(11):33-36
伴随着现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陶艺以其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各种领域。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是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体现.也使得环境陶艺的本体性语言得到更好的诠释。本文从现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特性及环境陶艺创作应重视的公共语言表述等方面.探讨环境陶艺的发展现状与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陶艺具有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聚集了人类的情感与泥土的原始性.环境陶艺存在于公共环境空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来自新艺术的感觉组合.本文结合狼山环境创作来谈陶艺在公共环境艺术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公共空间作为丰富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建设目标在不断被规划发展。公共空间的定义比较广泛,狭义的公共空间是指存在于公共环境中的共同空间。环境陶艺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被呈现在公共空间中。朱乐耕的环境陶艺作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空间视觉体验。本文以朱乐耕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来分析环境陶艺在公共空间的表现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陶艺与环境设计的保持协调,陶艺在环境空间的多样性和陶艺在环境设计运用中要把握的时代精神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艺在环境空间中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邓芳 《陶瓷研究》2010,(2):67-68
环境陶艺真正出现在现代公共空间大约在20世纪末,它是陶艺家利用陶瓷为主要媒介材料,借助特定环境空间进行创作的现代陶艺作品。凶其介入环境空间的特性具有了公共性、文化性、审美性等基本社会属性,然而环境陶艺在依附环境的同时又由于其本身的材料属性使其在公共艺术空间中独具特色。本人认为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对造型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王亚红  黄焕义 《中国陶瓷》2006,42(6):50-50,71
环境陶艺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陶艺介入公共艺术的必然结果。影响环境陶艺设计的要素有很多,其中地理环境要素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分析了地理环境要素中的区位条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对环境陶艺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为环境陶艺设计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袁乐辉 《江苏陶瓷》2010,43(1):9-11
分析了环境陶艺的材料特性,传统手工业制作的方式,对人性空间的宜人性、人性空间的个性化进行了探讨,并从环境陶艺与人性化设计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环境陶艺人性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陶艺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及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定因数,使其有别于传统概念上架上艺术。同时因其是三维的实体艺术,这就使得陶艺作品自身内在的实体空间与作品外在诸多元素所构成的“外空间”发生密切的“交融”和“对话”。展台,光影,环境色彩,或外空间的体量和性质等元素构成的外空间与作品的“互融”程度直接关系到现代陶艺作品自身的完整性与其整体艺术表现力。作品与空间的互融不仅仅是对空间形式的简单再现或把玩。而是创作者基于对作品自身材料特性、表现主题及外空间诸多元素的把握和理解的程度上,使一作品被置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中时,充分自觉的融入和吸纳外空间。使陶艺作品在这互融中达到最终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鸿喜 《陶瓷学报》2003,24(4):250-253
探讨了现代陶艺在建筑及环境装饰中的表现形式,认为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装饰中具有朴素自然的质感,可体现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感;论述了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应用的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现代陶艺这一要素的运用较之以前已明显增多,为城市景观设计的艺术内容与形式增添着眩目的光彩。在各类景观环境中,现代陶艺的身姿如影随形;这些现代陶艺作品正以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存在于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而这一语言形式的存在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的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具体的物理空间环境中进行环境陶艺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其中对于室内外环境区别引起的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就是从客观的环境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着眼于陶艺因素的表现形态、陶艺与环境构成因素的结合、光与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环境障涂层专利数据为基础,从趋势、技术、地域、申请人四个维度研究分析了环境障涂层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展趋势方面环境障涂层正处于较为活跃的研究发展阶段,并且随着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将具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在技术构成方面陶瓷涂层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是环境障涂层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并且从2014年开始环境障涂层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地域分布方面环境障涂层技术的技术主导国是中国和美国,国外在材料、结构、工艺、应用等多个领域均有专利申请和布局,并且对于环境障涂层在航空发动机的应用更为关注,而中国目前主要集中于陶瓷涂层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在申请人方面,国外申请人主要集中在GE、R-R等主流航空发动机公司,而国内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对环境障涂层技术持续研究和创新缺乏合理的规划,同时申请专利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洪梅 《陶瓷研究》2020,(1):105-107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筑迅速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到处都是新的建筑,很遗憾的是把大量的历史建筑物拆了,建造了大量毫无特点的新建筑,破坏了城市环境。多少城市都是千城一面,是混凝土的森林,城市的诗意在哪里呢?如果我们的城市建筑中有陶艺作品,我们可能就领略到城市的诗意,现在我们的城市环境非常需要好的陶艺作品。而且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空间的环境陶艺也各具特色,都需符合其安放的环境,使得陶艺与环境空间达到协调与融合,不会出现格格不入的视觉。其实我国自古就有环境陶艺的出现,比如秦始皇墓室的兵马俑、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当代陶艺家朱乐耕先生创作的韩国音乐厅和生命之绽放、南昌万达广场的青花瓷元素等等。朱乐耕先生把当代陶艺与公共空间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贡献不仅是中国的当代陶艺界,他我国环境陶艺对我国现代城市影响巨大,乃至对世界的当代陶艺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环境陶艺的提出为现代陶艺本体语言形态的探索也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环境意识和新的审美观念的注入也使得环境陶艺在形式上不断有新的追求。环境陶艺本体语言的材质肌理、工艺技术和表现形态三方面是互相联系、各有侧重地构成环境陶艺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5.
在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今天,环境竞争力已逐渐成为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陶瓷产品对外贸易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陶瓷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已陷入环境困境,并对其原因给予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陶瓷产品环境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陶瓷产品设计中,空间作为形体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设计师赋予产品的各种内涵意义。形体上的实空间为产品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条件,虚空间的出现让产品具备了其基本的物质功能,而心理空间的存在又把陶瓷产品推向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研究和把握陶瓷产品中的空间要素有利于了解产品形体构造,更深入理解产品含义,可为未来陶瓷产品设计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朱金华  黄焕义 《中国陶瓷》2006,42(11):56-57
借景手法运用于室外环境陶艺设计,是对环境陶艺环境观念的强化。设计室外环境陶艺作品时,结合陶艺的材料特点和成型手段,采用不同的借景手法,使陶艺与其所处的自然空间相互延伸与渗透,以达到最佳化的艺术效果,形成深远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陶瓷的摇篮,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积淀,使陶瓷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陶瓷艺术迎合了时代的精神特点,从传统陶瓷艺术走向现当代陶瓷艺术;从架上陶艺的形式到陶瓷介入社会公共空间的表达,再到人文空间,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不断地改头换面,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环境陶瓷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远方 《硅酸盐通报》2003,22(6):3-6,30
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国内外环境陶瓷材料的基本情况,重点针对几种环境陶瓷材料在降低污染和消费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