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分步氧化-还原法将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硫化合物分离成硫醚和噻吩,用两步络合法将基础油中的氮化合物分离成碱性氮和非碱性氮。采用差热分析方法考察上述分离出的各类原子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用热流梯度表示原子化合物的对饱和烃氧化的抑制和促进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在差热分析条件下,除噻吩外,氮化合物和硫醚均使饱和烃的初始氧化温度降低。从热流梯度来看,碱性氮促进饱和烃氧化的能力强于非碱性氮,硫醚能抑制泡和烃的氧化,噻吩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亚砜和砜是硫化合物起抑制作用的中间体,当它们在饱和烃中的含量达2000μg/g时,对饱和烃氧化有很抑制作用。当硫、氮化合物共存时,所考察的硫、氮含量范围内,非碱性氮的含量变化对饱和烃氧化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硫醚次之,碱性氮和噻吩最弱。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用喹啉、吲哚、甲基苄基硫醚及二苯并噻吩作为润滑油基础油中碱性氮、非碱性氮、硫醚类及噻吩类模型化合物,以饱和烃为主的白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替代物,研究这些杂原子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性能的影响。为了模拟润滑油实际使用情况,同时考察了金属铜和环烷酸铜在与硫、氮化合物共存时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金属鲷强化了喹啉对白油的氧化催化作用;环烷酸酮由于与喹啉之间存在络合效应,抑制了喹啉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用喹啉、吲哚、甲基苄基硫醚及二苯并噻吩作为润滑油基础油中碱性氮、非碱性氮、硫醚类及噻吩类模型化合物 ,以饱和烃为主的白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替代物 ,研究这些杂原子化合物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性能的影响。为了模拟润滑油实际使用情况 ,同时考察了金属铜和环烷酸铜在与硫、氮化合物共存时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 ,金属铜强化了喹啉对白油的氧化催化作用 ;环烷酸铜由于与喹啉之间存在络合效应 ,抑制了喹啉对白油的氧化催化作用。吲哚加入量大于 5 0 0 μg/ g时 ,能抑制白油氧化 ,在环烷酸铜存在时 ,抑制作用更为突出 ;而有金属铜存在时 ,吲哚则没有抑制氧化作用。当二苯并噻吩加入量为 2 0 0 μg/ g左右 ,且与金属铜共存时 ,能抑制白油氧化 ,而与环烷酸铜共存时 ,则完全没有抑制氧化的作用。以金属铜或环烷酸铜为催化剂时 ,甲基苄基硫醚对白油均表现了很强的抑制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回归及动态吸氧的方法研究了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对润滑油基础油氧化性能的影响,线性回归处理结果表明,非碱性氮对基础油的氧化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动态吸氧的结果表明,低含量时氮化物促进饱和烃氧化,高氮含量时氮化物抑制饱和烃氧化,饱和烃的氧化性能能随非碱性氮含量的改变显著大于碱性氮,从而揭示了非碱性氮是影响基础油氧化性能最显著的组成因素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用动态循环吸氧的方法研究了吲哚和喹啉对饱和烃氧化特征的影响 ;通过分析饱和烃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探讨了氮化合物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本质。结果表明 ,不同氧化条件下 ,吲哚和喹啉对饱和烃氧化性能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 ,低氮含量时吲哚和喹啉均具有促进饱和烃氧化的作用 ,而高氮含量时则延长了饱和烃氧化的诱导期 ,且吲哚的作用明显强于喹啉。金属铜和环烷酸铜对饱和烃氧化的影响与氮含量有关 ,低氮含量(w N=1 0 0μg/g)时金属铜促进加有吲哚的饱和烃的氧化 ;高氮含量 (w N=4 50μg/g)时金属铜和环烷酸铜均促进饱和烃的氧化。氮化合物在饱和烃氧化的初始阶段 ,通过其氧化产物胺降低氢过氧化物含量 ,从而延长了氧化诱导期 ,而低氮含量时或氧化诱导期结束后 ,氮化合物则促进饱和烃氧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外光谱和色谱 -质谱对含硫、氮模型化合物——甲基苄基硫醚、二苯并噻吩、喹啉和吲哚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氧化条件下 ,喹啉单独存在时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部分氧化后的产物为酮亚胺 ,与在白油中喹啉的氧化产物一致 ;吲哚的氧化活性比喹啉强 ,除了自身氧化生成酰胺外 ,极易发生缩合反应。从所推测的氧化历程来看 ,喹啉和吲哚在烃类氧化过程中起引发剂的作用 ,一个喹啉分子可以诱导产生 3个烃自由基 ;而吲哚只能诱导产生 2个烃自由基 ,且由于易缩合 ,故促进氧化的能力比喹啉弱 ;甲基苄基硫醚具有很高的氧化活性 ,氧化生成砜 ,砜分子中临近硫原子的 α-仲碳受 S=O基团的吸电子作用易氧化为酮 ;二苯并噻吩在有氧环境下 ,比甲基苄基硫醚要稳定得多 ,其氧化产物主要是砜。  相似文献   

7.
采用烃类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浓度分析,动态吸氧研究烃类氧化特征及氮化合物氧化产物结构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化合物影响烃类氧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氧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性能关系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氮化合物在烃类初始氧化过程中起降低氢过氧化物浓度的作用,氮化合物本身通过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而加速烃类氧化,氮化合物的氧化物则起抑制烃类氧化的作用,两种作用互为竞争。氮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安全性的关系比较复杂,受氮化合物含量,氧化时间,催化剂形态及其油中氮化合物组成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改善大庆500SN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银坤  祖德光 《润滑油》1995,10(2):13-18,30
从加工工艺出发,探讨了糠醛精制、加氢补充精制、白土补充精制、酸精制、馏分切割等对大庆500SN基础油组成及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大庆500SN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差的原因为硫含量低、氮含量及极性化合物含量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及验证了各单独组分的作用,并将组分与氧化安定性进行了关联,得到各组分的影响大小秩序为:碱性氮化物>硫化物>胶质>饱和烃>芳烃。为改善大庆500SN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9.
基础油的分类标准及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石油学会,Shell公司,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基础油分类标准.阐述了饱和烃,硫和氮对基础油质量的影响.提高基础油中的饱和烃含量并降低硫、氮含量可以改善基础油的质量和对添加剂的感受性.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法分离润滑油基础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氧化还原法分离润滑油基础油中各类硫化物的方案,选择氧化剂TBAPI和MCPBA分别对模型 经物环戊硫醚、二苯并噻吩进行氧化并选择还原剂LiAlH4对各自的氧化产物进行还原,利用红外分析法考察了氧化,还原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采用氧化还原法对高硫润滑油基础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考察了氧化和氧化剂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GC/MS鉴定出的硫化物的结构和类型。结果表明,硫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