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吊脚楼作为鄂西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本文从吊脚楼的乡土建筑生态艺术传承和山地建筑生态艺术传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挖掘出更多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价值,更好的传承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2.
崇明生态艺术展示馆绿色创作是建筑绿色本体设计模式的再次实践,倡导绿色建筑设计从建筑本体出发,利用基地自然环境资源,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和建筑构件,而不仅是依靠设备,最大化地实现并加强节能效果;并对建筑节能构件的产业化提出倡议,推动节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要讨论的不完全是建筑学,而应称为建筑哲学,这种说法听起来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强调如何去理解建筑作品,就像我们欣赏艺术品或文学作品时,不能仅从表面和审美观来评判它们的价值而应该去理解它们的内涵。一般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批评往往显示出与特定建筑思潮或流派的联系,但论评本自却并不从属于建筑思潮或流派。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批评,说到底总要归结为建筑意义的阐释和建筑价值的判断问题。一件建筑作品,一种建筑思想或现象出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要我们去分析,去判别,去评说其优劣得失,关键显然在于批评所持的立场和依据的标准,而立场和标准本身又决定于我们设定立场和标准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决定于我们关于建筑的价值观和发展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建筑的发展看作是一种思潮代替另一种思潮的更迭式的嬗变.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的建筑史…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今建筑环境的个性匮乏,设计者应该努力从装饰审美方面去寻求建筑的精神;强调建筑的个性、民族、与地方性;体现出对人的情感的关注;保持与传统的连续性;使建筑成为一种精神产品而不是"遮蔽物".  相似文献   

6.
张兵 《建筑与文化》2011,(5):75-77,74
作为地域建筑之魂魄的人文精神,既需要从外在去呈现,更需要从内在去把握。符号化的民俗、民族传统是人文传统的表层形式,要真正成为承担传承地区文脉的地域建筑,对本地区内在精神传统的梳理、总结、创新,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艺术展示馆是绿色建筑本体设计的典型实践。设计从建筑空间、平面、细节等要点出发,将绿色技术要求当作设计要素融合于建筑中,并在建筑与环境、绿色建筑与本体设计、功能与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8.
汪利  方法菊 《安徽建筑》2010,(6):22+28-22,28
光赋予现代建筑室内空间以极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从整体中去把握光,了解建筑空间,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现代光设计。  相似文献   

9.
常钟隽 《新建筑》1997,(2):64-64
理解建筑的完整意义——评《建筑体验》常钟隽理解建筑并不等于能从某些外部特征去确定建筑物所属的风格,只看建筑物是不够的,必须去体验建筑。你必须去观察建筑是如何为特殊目的而设计的,建筑又是如何与某个时代的全部观念和韵律一致的。——SE拉斯姆森伴随着人类文...  相似文献   

10.
李卫兵 《四川建筑》2007,27(2):55-57
西双版纳的傣族建筑是云南建筑的一块瑰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洪市的建筑一直游离于民族文化的表面,摆脱不了民族的束缚,不自觉地陷入“形似”“神似”的旋涡之中。文中试图从“建筑符号———文化”的角度浅析景洪市的建筑现象,对该地区建筑符号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最后提出要把握建筑地区文化特征,就一定要去它生长的土壤里寻根,即“自然环境之根、文化生活之根、经济技术之根”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王振华 《山西建筑》2010,36(11):31-32
介绍了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建筑师不仅要研究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并在建筑形式上创新,而且还要努力去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从城市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促进建筑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布正伟 《建筑创作》2005,(12):139-139
把建筑和电影联系在一起,最终目的还是要落脚于建筑创作表现什么?如何更好地去表现?——这确实是我们可以从电影艺术中得到某些启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蔡志成 《建筑》2001,(8):22-23
东阳建筑业是东阳的传统产业 ;是具有东阳乡土气息的一大特色产业 ;也是提高东阳知名度的一大品牌产业。东阳闻名全国 ,建筑业功不可没 ,“建筑之乡”的美誉闻名遐尔。有人把中国的企业与外国的企业作了一番比较后 ,得出一个结论 :认为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是有战无略。我们不去分析这个结论的对与错 ,但是 ,建筑业在决定自己的战略时 ,不仅需要站在建筑业自身的角度考虑对策 ,而且要“跳出建筑看建筑” ,从大背景下审视建筑 ,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增强信心 ,迎接挑战。主要有来自三方面的“三大挑战” :第一方面 ,来自竞争加剧的市场挑战 ;第…  相似文献   

14.
李先逵 《华中建筑》1997,15(2):46-46,48
建筑·文化·教育李先逵1建筑的涵意建筑,这个词的使用是近代从日本传入加以普及的,在中国古代则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多义词。一是,直接指房屋某建造物;二是,指施工的工程行为;三是,指建筑术;四是,指建筑学这门学问。不过,要作为对...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中的结构表现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富红  杜佳 《山西建筑》2011,37(24):1-2
介绍了在大跨度建筑方案创作中用结构形态去构筑建筑形象的设计方法:从结构的力学规律和自然界中获得结构构思的启发;将结构构件视为表现建筑形象的"符号"和"语言";指出利用数学中的几何形可以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曲面空间,其产生的结构形式理性、纯净。  相似文献   

16.
缪昌文 《建筑》2014,(5):25-25
<正>推进工业化建筑只有被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推进,才能得到发展,而一旦国家战略定下来,相应的措施都要跟上并且持续下去。另外,在计算建筑成本的时候,要考虑长远利益,一味降低成本,会使得各方面受到限制和影响,所以,国家也要从政策上引导,给予企业补偿。同时,要加大工业化建筑的创新力度,重视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从专业角度说,如果在模块方面考虑不完全,会带  相似文献   

17.
赵冰 《建筑安全》2004,19(4):1-1
感悟建筑就是从心灵上去把握建筑。一般来说,我们做建筑通常都是沉醉于对形态、对空间造型的分析,我们很少把建筑作为一种心灵的感受来做。  相似文献   

18.
严毅 《江西建材》2014,(11):270-270
将创新理念纳入到建筑个性化设计过程中去,不仅仅是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和进步的需求,也是对于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建筑空间需求的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有必要积极去探析创新理念在建筑个性化方面的作用,为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建筑师要善于学习.要掌握新技本新材料,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新的工业建筑形象;要钻研形式美学。努力提高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水平,为工业建筑探美,把“美”带到工厂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去,焕发他们的积极精神,以利提高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学校始终是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由于校园建筑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很大,故要考虑气候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并利用设计手段去调节.文章结合气候缓冲相关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针对校园建筑气候缓冲层的设计思路.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出发,以沈丘县东城实验学校项目为例进行气候缓冲层的设计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