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问1:液晶彩电有哪些单元电路?它们有哪些作用?答:液晶彩电主要由:模拟电视信号处理模块、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模块、隔行/逐行转换模块、模拟VGA/数字VGA信号转换模块、数字视频信号转换模块、LCD图像信号处理模块、数字视频信号输入模块、LCD显示模块、CPU模块和供电模块等部分组成。图1为典型的液晶彩电整机原理框图。其具体作用分  相似文献   

2.
朱勇 《电测与仪表》1999,36(7):51-53
论述了利用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双口RAM逻辑,实现了显示存储器地,使数字视频信号可被计算机接收、处理和显示。不须任何专用视频IC便可对共享存储器中的视频数字信号进行存盘、放大、滤波等处理。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DM6446处理器通过USB接口采集数字视频并通过模拟输出接口实现视频显示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V4L2编程框架和采集数据的YUV格式转换,实现了USB Camera到LCD的动态数字视频显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软硬件工作状况良好,完全能满足系统需求,既弥补了单纯ARM核处理器在实时性和高吞吐量上能力较差的缺点,也弥补了单纯FPGA核处理器在任务调度和网络协议等问题上比较复杂的不足,使得整个系统在数字视频处理领域更加高效实用。而且设计方案也克服了以往对DM6446视频开发平台基本用来处理模拟视频输入的局限性,这对其他嵌入式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为了对不同型号的电视机主板进行测试,需要一种能同时输出不同格式、多种接口、多种分辨率的视频测试信号源。通过对多媒体视频传输原理及不同格式视频接口信号的研究,在一片先进的Artix-7系大规模可编程XC7A100T芯片上,实现了超高清、高清的数字视频HDMI接口信号和模拟标清视频VGA、CVBS、YPRPB格式的信号同时输出。首先,根据视频显示的基本原理,产生对应不同分辨率、不同场频的并行数字视频基带信号。然后,将并行的超高清、高清分辨率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并串转化,成为串行的TMDS信号,送到HDMI接口显示;将并行标清分辨率的信号送入调制模块及数模转换转器成为CVBS、VGA、YPRPB格式的模拟视频信号。在一片XC7A100T芯片内将并行的超高清、高清数字信号转换成串行差分TMDS信号,节省了视频信号的并串转换处理芯片,节约了成本。整个系统提高了产生视频测试信号的集成度,减小了测试装备的体积,方便生产视频设备的厂家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5.
《家电科技》2004,(9):23-24
小灵通手机显示故障表现通常是字符缺划、显示黑屏或淡屏、无显示,解决办法大多以更换LCD为主,如果更换LCD后不能排除故障,则检查是否是显示接口下方的电阻、电容,以及码片、字库数据资料丢失造成的,其中电容漏电引起的故障率相对较高,其次是码片、字库等。  相似文献   

6.
简述LCD的DVI     
1.DVI的构成DVI(数字视频接口)。图1是按照英特尔、康柏、惠普、富士通等公司共同推出的接口标准,以Siliconl mage公司的Panal 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以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方式的显示系统。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一般建立在显卡芯片中;接收器实际上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收数字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再传送给数字显示电路。通过传送器和接收器,使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赵望达 《电测与仪表》1995,32(5):31-32,45
本文介绍一种在单回路测控仪上实现的数码显示和模拟光柱显示的统一接口。它是将光柱显示的发光二极管看成是数码管上的“一段”,而用键盘显示控制器8279设计成一致的接口,去同时驱动两种显示方式。  相似文献   

8.
数字传输     
叶开 《电器评介》2004,(2):58-61
今年初,DVD市场开始出观新的亮点——配备DVI(数字视频接口dignal Visual interface)的DVD机。从此,视听产品又完成了一个新的飞跃:视频信号的传输从模拟时代开始进入数字时代。把DVD或者以后的新格式数字视频信号完全“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你面前,你能不心动?从此,模拟传输导致的传输距离、信号质量下降、干扰等诸多难题迎刀而解。由于新技术的采用,数字传输的革命将让你不再为昂贵的“发烧”线心痛.新技术=更便宜 更高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Creator3.3平台上采用原理图编程及C语言编程的方法,设计了检测信号发生模块,序列检测模块,计数驱动模块及LCD显示模块。通过系统联调,编译下载到PSo C开发板上,从硬件上实现了对1001序列检测、计数及在LCD上显示结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家用电器科技》2014,(6):36-37
<正>1、冰箱内部温度高低提醒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发明人:马骏专利号:ZL200910032857.0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内部温度高低提醒控制方法,通过包括冷冻室温度传感器、冷藏室温度传感器、MCU芯片、感光传感器和LCD显示板的装置进行冰箱内部温度高低提醒控制,包含以下信号采集,模数转换,信号比对判断,温度显示、温度范围值对应颜色值分配和闪烁,LCD背光亮度调整等功能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用户可以看到冰箱内部的温度值,通过LCD显示板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异常、突发、瞬态信号一直是测量的难题,在传统的信号测量方法中往往采用扫频的方式来检测信号,而这种测量方式最大的缺点在于测量的非实时性,它以一定的步进通过一系列频率段,这样通常会漏掉当前扫描频段之外发生的重要瞬态事件.设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信号测量方式-数字荧光显示测量,以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为平台,充分利用FPGA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现场可编程特性,通过高速的频谱变换将一段时间内的所有频谱信息压缩成一个数据位图矩阵,然后将位图数据配色并显示.通过这些配色后的频谱信息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在传统测量方法中被漏掉的异常、突发和瞬态信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 EP2C35F672的数字视频转换接口的设计及实现方法。重点描述了系统硬件的设计以及FPGA内部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串转并、隔行变逐行和颜色空间转换等模块。实现了DVD播放器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ADV7181电视解码芯片解码后,在VGA显示器上播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数字示波器的便携化和模块化,基于FPGA设计了1款VGA显示的简易数字示波器.利用FPGA芯片将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融合代替了传统的单片机控制单元,减小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示波器的性能.同时,根据具体指标和软件性能选用了合适的ADC等芯片对信号前级调理做了优化,利用程控放大电路实现了对信号的增益控制.显示部分则选用了VGA显示器,用VGA标准接口连接FPGA,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模块化程度,使整个系统的成本降低,维护性提高.经过相关实验检测,系统工作稳定,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大,显示清晰,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接近传感器可以在不与目标实物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到靠近传感器的金属物体位移。该系统以C8051F310为主控制器,通过连接接近传感器,实现非接触式距离测量。接近传感器的模拟输出信号经过信号调理、ADC转换,变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检出物体的距离关系,通过计算处理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获得检出物体的位移距离,并在显示屏实时显示检出物体的位移距离。本系统经过测试和实验,实现了非接触式距离测量,并设计了高精度显示和全量程显示2种界面。  相似文献   

15.
本设计采用典型芯片AT89C51为核心,通过选择相应光源及色彩传感器,并设计和光电检测元器件相适应的信号检测电路,利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将检测结果通过液晶显示(LCD1602)和语音播报(ISD1420)输出,实现了便携式颜色检测仪的设计。本设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智能化等特点,且现场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一种将FFT算法移植到单片机上运行,通过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音乐频谱实时显示和声音输出的系统。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声音输入、单片机模数转换、由LED组成的点阵单元以及声音信号放大输出等电路组成。利用高性能STC12C5A60S2单片机内建的模数转换功能,先将输入的音频信号采样、量化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软件编程进行FFT运算。输出处理结果点亮LED点阵,完成频谱显示。LED的明暗由音乐的频率变化决定。通过LM386运放芯片及外围电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由喇叭或者外接音箱输出。该设计不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性,而且硬件电路结构简洁,开发、制作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以设计的便携式逻辑分析仪是以FPGA芯片作为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核心,使用FPGA片内双口RAM进行数据存储、有限状态机实现触发控制和显示驱动,再用LCD12864液晶模块完成终端的输出图形显示.在DE0-Nano FPGA (Altera Cyclone Ⅳ)开发板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低成本便携式逻辑分析仪可以实现8通道逻辑组合触发或4级序列触发的工作模式,也具有8级采样率预置调节和被测信号频率直接读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a 10 b 25 MS/s 4.8 mW 0.13 µm CMO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for high‐performance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ch as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and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DMB) systems, simultaneously requiring a low‐voltage, low‐power, and small chip area. A two‐stage pipeline architecture optimizes the overall chip area and power dissipation of the proposed ADC at the target resolution and sampling rate, while switched‐bias power‐reduction techniques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power‐hungry analog amplifiers. Low‐noise reference currents and voltages are implemented on chip with optional off‐chip voltage references for low‐power system‐on‐a‐chip applications. An optional down‐sampling clock signal selects a sampling rate of 25 or 10 MS/s depending on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he power dissipation. The prototype ADC fabricated in a 0.13 µm 1P8M CMOS technology demonstrates a measured peak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and integral non‐linearity within 0.42 LSB and 0.91 LSB and shows a maximum signal‐to‐noise‐and‐distortion ratio and 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 of 56 and 65 dB at all sampling frequencies up to 25 MHz, respectively. The ADC with an active die area of 0.8 mm2 consumes 4.8 and 2.4 mW at 25 and 10 MS/s, respectively, with a 1.2 V supply.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