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东  任赛  李家旺 《电子世界》2012,(22):131-132
本系统是由电源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电压放大模块、电压比较模块等组成。当系统的负载总电流低于1.7A时,并联双电源输出电流按照1:1的比例对负载供电。当系统的负载总电流超过1.7A时,并联双电源输出电流按照1:2的比例对负载供电。该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变频器世界》2007,(12):102-102
纽伦堡,2007年10月——对于发展迅猛的风力发电市场,赛米控可以提供SKiiPa模块,该模块是一个集成了冷却系统、栅极驱动器、电流传感器及保护功能智能功率模块(IPM)。具有专利的SKiiPa压接技术确保了它具有高负载和温度循环能力。对于兆瓦级的功率系统,该IGBT子系统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IPM。[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和预测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该方法消除了电源电流在负载电流发生突变处产生的锯齿抖动。实时检测负载电流的二阶导数,判断负载电流是否发生突变。发生突变则采用预测控制程序模块进行补偿电流控制。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单相、三相电力系统的滤波电路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峰值电流控制开关电源的反馈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流控制模式降压型开关电源芯片,探讨了输入电压的不同以及工作温度的差异造成对输出带负载能力和峰值电流的影响。在电流反馈回路的斜坡补偿模块中,加入随输入电压线性变化的基准电流源,以补偿不同输入电压对采样与斜坡补偿峰值电压造成的差异。此外,对反馈环中的比例电阻采用不同的工艺制作,通过电阻的温度系数补偿由采样电阻随温度变化所造成的采样电压的变化,减小温度对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和峰值电流的影响。改进后,在相同环境温度下,4.7V到30V输入时,输出最大负载电流差异由2A降为0.5A。电阻改进后,从27℃到150℃,输出最大负载电流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5.
雷宇  陈后鹏  金荣  胡佳俊  宋志棠 《微电子学》2015,45(3):335-339, 344
提出一种应用于相变存储器芯片的新型开关电容电荷泵。对于16 位的相变存储器芯片,系统擦写时间大于100 ns,电荷泵的驱动能力至少为60 mA。相比于传统开关电容电荷泵,该电荷泵根据负载电流大小自动生成一个使能信号,该信号通过控制升压模块功率管的开启与关断来调节输出电压,最终将输出电压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波动。采用40 nm CMOS工艺对电荷泵进行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在5 mA负载时,电源效率为87%,输出纹波为2.84 mV;负载电流从0 mA变化到60 mA时,电源效率皆高于82%;负载电流变化在300 mA/μs时,输出瞬态响应时间为1.63 μs,满足相变存储器芯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吕丽 《广播与电视技术》1998,25(10):113-116
全固态数字调幅DAM中波发射机的功率合成电路与全固态PDM发射机的功率合成电路,在合成方式上,应该说是基本类同的,两种发射机的功率模块也都工作于开关模式。但是,由于数字调幅DAM发射机中的功放模块是选通式导通,因而,在电流、电压、功率以及负载的分析上是不尽相同的。本文讨论功放模块瞬时开通个数、功放的瞬时输出电流、平均电流、功放的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以及功放的暧昧负载阴抗,平均阴抗与瞬时调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连接器     
配电连接器的负载电流提升超过20%以上MULTI-BEAMXLE配电连接器的负载电流较标准型MULTI-BEAMXL配电连接器提升20%以上,每个触点可负载高达50A的电流。其触点设计  相似文献   

8.
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型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和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消除了电源电流在负载电流发生突变处产生的锯齿抖动。这种方法实时检测负载电流的二阶导数,判断负载电流是否发生突变。发生突变则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程序模块进行补偿电流控制。神经网络模块采用离线训练方法,应用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选择前向三层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得以实现。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单相、三相电力系统的滤波电路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新  陆婷  景欣 《微电子学》2011,41(1):44-47,52
针对采用斜坡补偿的峰值电流控制Buck型DC-DC变换器设计,由输入电压及工作温度的差异造成的对输出带负载能力和峰值电流严重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可提高电路带载能力的补偿设计.通过在斜坡补偿模块中加入一个随输入电压线性变化的基准源,补偿输入电压变化对采样与斜坡补偿峰值电压的影响.同时,采用不同的工艺对反馈环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熊进  明鑫  王卓  张波 《微电子学》2023,53(4):661-667
设计了一种双相位峰值电流模控制、具有大负载能力的降压稳压芯片。通过双相位的工作,保证了芯片在重载下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为了防止在轻载下两个相位的工作引入额外的开关损耗,提出了一种轻载模式。通过利用电流模控制模式中电压环路内误差放大器产生的控制电压来检测实际负载的大小,实现相位的切换以及在更低负载下的断续导通降频工作模式。基于0.35μm BCD工艺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12 V,输出电压1 V,开关频率500 kHz,最大负载20 A下,与传统单通道峰值电流模比较,重载20 A下的效率可以提升3个百分点,轻载0.5 A下的效率可以提升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电子产品世界》2006,(3X):47-48
C&D Technologies推出一款新的电压调整模块(VRM)系列,其高效率、大电流密度和快速的瞬间负载反应满足AMD64处理器供电规范。80A电流的VRK81B080CS和VRK818080CU分别为2U和1U高度单位,100A的VRK8IBl00TH为水平封装,高度只有0.415英寸,可用在极小体积的应用中。三种模块据称都可达到85%的效率,如此高的效率可实现较低的器件温度,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款基于SMIC 0.35 μmBCD工艺的降压型DC-DC转换芯片,主 要应用于大 功率宽输入范围的电源管理系统。采用峰值电流型PWM控制方式提供优良的负载调整特 性和抗输入电源扰动能力;在电流采样的输出端添加斜坡补偿模块消除峰值电流模式引起 的次谐波振荡问题;设计高增益、大带宽的电压反馈误差放大器以提供大的负载调整率并 提高负载的瞬态响应能力;设计高单位增益带宽的PWM控制器以满足高开关频率工作的 要求,同时提高转换效率。此外,加入了一系列保护模块以维持芯片的正常工作。系统仿 真结果表明:在10 V的输入电压范围内, 稳定输出5.5 V电压,开关频率为330 kHz, 额定输出电流为1.5 A,在输入范围内的转换效率均在80%以上,典型应用下转换效率高 达90%。  相似文献   

13.
俞德军  孙明远  宁宁  刘洋 《半导体技术》2017,42(12):888-891,92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输入电压调整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在TSMC 0.25 μm BCD工艺平台进行验证.电路包括两个参考电压模块、两级调整电路和一个关断信号产生模块.介绍了初级电压调整和精确电压调整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精确的输出电压,同时也提高了低输入电源电压时的输出电流能力.通过两级电源调整电路可以实现软启动功能,减小启动浪涌电压,提高启动性能.此外,关断模块产生可以可靠关闭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的两种控制信号,使得在待机模式下高压直流转换系统仅消耗极低的待机电流.该电路结构的输入电压可以在2.5~45 V宽幅范围内变化.在待机模式下,高压直流转换系统的待机电流最低仅300 nA,电源调整电路可以输出最高60 mA的负载电流.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马新敏  王超  郭飞 《激光技术》2015,39(3):386-390
为了提高传统线性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电能转换效率、输出电流的动态响应以及对负载电压的自适应能力,采用两相两重斩波变换技术,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用2kW直流驱动电源。测试并分析了该电源在激光系统中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两相两重斩波变换电流源的效率。结果表明,电源对负载电压自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矩形输出特性;直接驱动激光二极管模块时,该电流源的电能转换效率高达93%,输出电流0A~100A的上升、下降时间仅为0.5ms,电流纹波系数小于0.03%。  相似文献   

15.
陈吹信 《无线电》2009,(5):33-33
功率放大器的最后一级需要有较大的电流才能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但当电流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扬声器又会烧毁,所以很有必要设计一个负载保护电路。图1所示的是一款为功放电路制作的保护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源接通时,C2来不及充电。  相似文献   

16.
刘凡  廖鹏飞  杨丰  罗萍 《微电子学》2022,52(5):832-836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比较的无基准电压型Cap-less LDO。将输出电压转换为电流后与参考电流比较,无需独立的基准电压模块,可降低功耗。在环路中插入了一个带有源反馈补偿网络的误差放大器,可增加环路增益,从而提升精度,在减少片上补偿电容的同时维持宽负载范围内的环路稳定性。该LDO采用65 nm标准CMOS工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当负载电容为100 pF时,静态电流为9.4μA,片上补偿电容仅需0.25 pF,当输出负载在100μA和50 mA之间处切换时,恢复时间小于1μs,带有源反馈LDO的上冲和下冲分别为94 mV和21 mV,和不带有源反馈的LDO相比,上冲和下冲分别减少了28%和79%。  相似文献   

17.
《今日电子》2013,(12):51-51
最近,两家公司推出了符合中国本土化需求的4个系列8款新产品,具体包括了:2款PA8131通用继电器模块、1款PA8528高密度电磁继电器矩阵模块、3款PA8635电磁继电器多路复用器、2款PA8872射频多路复用器。其中,PA8131具有{6XSPDT或26XsPDT两种配置,PA8528是PXI单刀高密度矩阵模块,它们最高可切换150VDC/1OOVAC的电压或2A的电流。这两款产品适用于舌簧继电器电压或电流切换能力不能满足的场合,包括中等功率的AC和DC负载,切换大型继电器、接触器或线圈。PA8635有3种配置结构,适用于自动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软起动装置中,半导体必须经受很大的温度波动,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有良好的负载循环能力。使用赛米控专门开发的可控硅模块,可以开发出满足这种要求的、性价比很高的、超紧凑的软起动器。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分部(A&D)选择半导体制造商赛米控为其新一代软起动器Sirius开发合适的可控硅模块。开发的结果是反并联可控硅模块SEMiSTART:由于采用了双面芯片冷却,该模块热阻只有常规模块的一半,并且结构非常紧凑。良好的冷却性能意味着该模块能在短时间内承受更大的过载电流。此外,新模块采用压接技术,从而保证了高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芯片内部电路由误差放大模块和PWM波形产生模块组成,外部电路为一个BUCK型恒流电路。误差放大模块中采用了一个跨导放大器,将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做比较,产生误差电流,反馈电容作为跨导放大器的负载,产生了误差电压信号。误差信号与锯齿波相比较产生PWM信号,控制外部BUCK电路的开关管对LED电流进行平衡。采用CSMC0.5μm的标准CMOS工艺库进行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本电路电流平衡的稳定度较高,满足中小功率的LED串并联的驱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光伏电池的收集效率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带有MPPT功能的高效率光伏电池升压转换器芯片。该电路系统包括新型四相高效电荷泵模块、扰动观察法MPPT控制电路模块、反馈控制模块、纳安级电流基准、检测电路模块等。该芯片采用0.35μm BCD工艺设计、仿真并流片。芯片尺寸为3.15 mm×2.43 mm。测试结果表明,当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大于0.5 V时,升压转换器芯片输出电压提升到3Vin,电压转换效率可达99.4%。MPPT算法使输出功率提升8.53%。当输出负载电流为297μA时,最宽输出PCE达到85.1%。该芯片实现了高效升压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