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加快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2021年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21〕633号),明确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形成机制,为促进抽水蓄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对非电网投资主体意义重大.本文梳理了我国抽水蓄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抽水蓄能项目盈利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及区域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为投资建设抽蓄电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转型战略目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节和保障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抽水蓄能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抽水蓄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政策,为抽水蓄能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关于抽水蓄能电量电价仍有待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电价相关政策,解读新机制重要作用,重点分析新机制下抽水蓄能电量电价,建议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抽水蓄能标杆价、电力市场规则等因素,进一步完善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电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节能》2016,(3)
在全球日益关注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今天,对清洁能源进行合理开发已成为世界能源建设的共识,其中抽水蓄能电站因具备技术成熟,调峰、调压、调相功能强等特点,在世界清洁能源开发建设中得到认可。抽水蓄能电站开发与运营管理在面对气候变化多样、节煤减排要求高的新形势下,需科学合理安排抽水蓄能调度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安排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位置,更好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节煤减排作用。通过对抽水蓄能电站不同运行方案进行分析,分析不同负荷曲线特性下抽水蓄能工作位置的差异,分析随着抽水蓄能不同工作方式的改变,分析其对电力系统中其他电源运行方式的影响,进而分析电力系统的燃煤消耗。该研究成果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均很大,可为我国抽水蓄能科学可持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下,抽水蓄能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期,随着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抽水蓄能行业将出现井喷式发展,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抽水蓄能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本文详细阐述了抽水蓄能行业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作用,并对建立完备的抽水蓄能标准体系提出建议,最后通过展望为学者研判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功能作用的研究分析,对于更好地促进行业政策完善,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综合性保障作用和公共性服务作用,认为抽水蓄能本质上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就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配备大量的调节电源,而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绿色低碳高效灵活调节电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和工况转换迅速,能够快速响应负荷波动,可灵活平衡系统功率,持续提供调节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可在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备用及黑启动、支撑新能源消纳、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21年,我国抽水蓄能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仅1.4%,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可喜的是,从“十四五”开始我国抽水蓄能将会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在技术方面,应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向高水头、高转速、大容量和可调速方向发展,研究广泛应用地下和海洋抽水蓄能技术的可行性。在经济方面,要进一步理顺抽水蓄能电站的电价机制,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中长期合约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进一步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华北电网的供用电状况,提出了华北电网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的必要性,分析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对如何开发华北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工作和解决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导致新型电力系统惯性水平较低的问题,为满足电网准确、安全、快速的调频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含抽水蓄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惯性增强分布式控制方法。首先,研究电力系统发生暂态情况下抽水蓄能的转动惯量调节能力以及机组响应能力,从水力系统方向出发分析抽水蓄能调频能力,得到抽水蓄能的有功-频率特性;然后,采用频率变化率分别量化频率惯性,提出一种具有约束变化率的新型电力系统惯量完全分布式优化控制方法,可以在提高电网惯性的同时解决控制系统一致性问题;最后,以改进的IEEE34节点电力系统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抽水蓄能机组能够改善电网频率和电压特性,并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江西电网的调峰措施,进行了调峰容量平衡计算以及抽水蓄能替代火电装机的研究,从经济上、优化电源结构、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等多方面论证了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风、光等新能源快速大规模发展,核电并网、建设特高压通道,以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等能源转型进程中面临的任务,对抽水蓄能这种特殊的储能和电源形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要求。整体上,我国抽水蓄能发展面临着建设进度落后于规划、装机占比较低、价格机制不完善、精准规划难度增加等问题。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等相比,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上仍具有独特优势。建议改革完善抽水蓄能政策体系,精准规划并适时调整抽水蓄能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进一步发挥抽水蓄能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