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多齿轮复合齿轮泵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齿轮泵的主要特点,提出并阐明了一种新型多齿轮复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推导了该种泵的流量公式,并对流量脉动和径向力做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外啮合齿轮复合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它由一个中心轮带动周围多个从动齿轮工作,结构对称,中心齿轮承受的总径向力为零。和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它的工作压力得到提高。该文以五极外啮合齿轮复合泵为例,介绍了它的结构原理,重点分析了它的流量脉动特性,并导出了流量脉动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普通齿轮泵流量品质差,径向力大,不宜在熔体挤出对流量品质要求高的场合中应用,提出了一种适用熔体挤出的齿轮泵。应用数学分析和举例进行MTLAB软件模拟的方法,理论分析了熔体齿轮泵在4种不同齿数特征条件下的啮合位移,叠加运动规律和相应条件下流量均匀性;利用MATLAB软件模拟4种齿数条件下,流量脉动系数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主动轮齿数Z1=4k时,其流量脉动系数及流量脉动频率与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相同;当主动轮齿数Z1=4k+1和Z1=4k+3时,其流量特性基本相同,并且其流量脉动系数较普通外啮合泵有明显提高,流量脉动频率大约是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的8倍;当主动轮齿数Z1=4k+2时,其流量脉动系数较普通外啮合泵有明显提高,流量脉动频率大约是普通外啮合齿轮泵的2倍。  相似文献   

4.
复合齿轮泵理论及应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内、外啮合齿轮泵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径向力平衡的齿轮泵-复合齿轮泵。从理论上推导了标准齿轮及变位齿轮时泵的瞬态流量特性,得出结论:标准齿轮复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远小同种类型的外啮合齿轮泵;变位齿轮复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较同种类型标准齿轮复合轮泵的流量脉动率为小。进而对该泵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瞬态流量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齿轮原脉动和容积率大小,齿轮泵瞬态流量以及齿轮泵困油容积和瞬态困油量等问题,得到了降低外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措施。通过建立齿轮泵间隙泄漏模型,优化得到齿轮泵轴向间隙补偿的最优值,为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四径向轮齿轮泵优化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齿轮泵流量脉动大、振动明显、噪声高等缺点,设计一种四径向轮齿轮泵。首先分析了四径向轮齿轮泵的瞬态流量特性,并建立了其流量、流量脉动系数和流量脉动频率等数学模型。然后,建立多目标函数并以MATLAB软件为平台对四径向轮齿轮泵进行参数优化。最后,分别对相同理论流量和额定压力的四径向轮齿轮泵、三径向轮齿轮泵及传统外啮合齿轮泵进行流量特性仿真,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径向轮齿轮泵在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对减小齿轮泵的流量脉动,从而减小齿轮泵振动和噪声和提高齿轮泵工作性能及降低成本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合齿轮泵具有径向液压力平衡、流量大、流量均匀性好等特点,可替代普通齿轮泵而广泛用于液压传动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齿轮的承载能力,减小复合齿轮泵的体积,以体积最小为目标建立复合齿轮泵的优化数学模型,得出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机械传动》2017,(12):124-128
分析了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内齿圈的径向力特性;研究了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特征;建立了其体积最小、流量脉动程度最小的双目标函数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内齿圈受到的径向力平衡;相较普通内啮合泵,四惰轮内啮合泵流量脉动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小,且流量脉动随着内齿圈齿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惰轮齿数增加而升高;优化结果达到了减小流量脉动、降低质量的要求,从而为四惰轮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Logix齿轮的多齿轮泵,并讨论其流量特性。Logix齿轮的无根切最少齿数小,容易小型化,适合于齿轮泵的应用。用2个Logix齿轮构成二齿轮泵,则脉动比较大,难以实用化。用3个Logix齿轮依次啮合构成多齿轮泵,位于中间的齿轮作为主动轮,与两侧的从动轮构成2个子泵。通过合适的管道配流,可以使得多齿轮泵的流量增大1倍。多齿轮泵中,主动轮的齿数决定了多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状况。主动轮的齿数为偶数情况下,子泵的流量变化情况相同,不能相互补偿,结果脉动与二齿轮泵相同;而主动轮的齿数为奇数情况下,子泵的流量变化能够相互补偿,脉动比二齿轮泵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渐开线齿轮泵流量脉动大、噪声大以及困油现象等问题,设计出一种以双圆弧斜齿轮为运动副的齿轮泵。对比分析啮合特性,得出双圆弧斜齿轮传动的优越性。以正弦曲线为过渡曲线,利用啮合共轭原理求解出双圆弧斜齿轮端面齿廓方程。采用等面积法求解了双圆弧斜齿齿轮泵的最大和最小瞬时排量,得出理论脉动趋于零的结论。利用FLUENT三维动网格技术,对比分析齿轮参数相同的双圆弧斜齿轮泵和渐开线斜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得出前者的流量脉动远小于后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