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威 《中国消防》2011,(14):44-45
古建筑是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北京是著名的“北京猿人”的故乡,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建城史已有3000多年,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北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等名胜古迹。其中,故宫、长城、周口店猿人遗址、天坛和颐和园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据统计,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2个。此外,  相似文献   

2.
北京,这座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处处都有文物古迹。过去,人们只注意到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等这些久负盛名的古建筑,近些年,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关注的内容也不断增加。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始终紧闭着神秘的大门,以至于人们对它知之甚少,这就是散布在北京城内的一批辉煌的建筑——王府。  相似文献   

3.
说到老北京,除了故宫、天坛、颐和园这些皇家的建筑群,人们再想到的就是平房四合院以及它们围合而成的胡同了.胡同是有别于实体建筑的街巷空间,是构成市廓街坊的基本架构,具有不可或缺的编织经纬和空间组织功能.深深的胡同里埋藏着老北京过去的故事,饱含着市井的生活,是北京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毛云章 《石材》2005,(6):15-15
北京为落实“人文奥运”,目前已有32个文物项目列入2005~2006年修整计划,2005年北京将再投入3亿元。除此之外,故宫百年大修2005年又将投入1亿元,修缮面积将达到31万平方米。目前天坛祈年殿、地坛古建筑、颐和园佛香阁景区、孔庙、国子监等数10项修缮工程都已开工。故宫太和门、神武门、牛街清真寺、天坛宰牲亭、方泽坛等维修工程的前期准备工程也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2015年11月3日地点:北京·清华大学1颐和园研究简述|丁垚|贾老师好,大家都知道,自梁思成先生以来,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成为颐和园研究的重镇。不仅有上世纪末出版的专著,而且您近年参与编写的《北京古建筑五书》中也包含《北京颐和园》这本。所以这次来主要是想请您,作为古代园林史研究的一线学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清华学人对颐和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21,51(5):204-211,203
土作一般指我国古建筑地基施工中与土相关的技艺。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以紫禁城古建筑地基为对象,基于现场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禁城古建筑的土作技术,探讨了紫禁城古建筑地基的做法、地下水处理及胶凝材料的运用。结果表明:紫禁城古建筑地基多采用碎砖、灰土交替分层或分层灰土做法,其工序复杂,工艺要求苛刻;对有地下水的位置,主要采用竖向木桩来穿透含水层,且重要宫殿建筑采用了卵石层;紫禁城古建筑地基层中掺入了生石灰、糯米、桐油、白矾等胶凝材料,有利于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黏性和防水性能。此外,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紫禁城古建筑地基的土作技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下)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马炳坚蒋涛唐婧持二、砖雕题材和纹饰特点北京四合院的砖雕,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自然花草类:这类以自然界的花草为主要内容,经常入画的种类有:牡丹、菊花、松、竹...  相似文献   

8.
人不免怀旧、惜别、伤逝。这两年北京拆除了一部分旧四合院,不少人产生惋惜、伤感之情,引出怀疑、批评与责难,这是正常的。有人为反对拆四合院而奔走呼号,也是容易理解的。还有位先生说,英语中的China,现在可读作“拆哪”,这是戏言,也反映了不满的情绪。我的看法是:北京的故宫、天坛等许多国家级、世界级文物建筑当然保护之外,对于北京的一般老房子,要区别对待,拆,不可全拆;留,不能全留。有所留,有所拆,为什么不能把北京的原有四合院通通保留下来呢?原因简单,是因为其中一大部分,主要是百年甚而是数百年前建造,存留至今的老四合院房子,到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1)
<正>1.Beijing北京Historical sites:the Great Wall of China,the Forbidden City,the Temple of Heaven,the Summer Palace,Tian’anmen Square,the Ming Tombs,and the Hutong neighborhoods.古迹:长城、紫禁城、天坛、颐和园、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和胡同社区。2.Xi’an西安Historical sites:the Terracotta Army,the City Wall,the First Emperor’s Tomb,Shaanxi History Museum,  相似文献   

10.
《世界建筑导报》2003,(4):116-119
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的设计目标是成为北京首屈一指的高尔夫球场。俱乐部位于名的海淀区,与举世闻名的颐和园相邻,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西山成为球场极为美丽的背景和西侧的边界,是引人入胜的远景。西山为观赏球场提供了有利的地点,特别是在日落时分。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市街道名称录》载,北京有9条胡同称老虎洞。其中,位于东城区的2个、位于西城区的2个、位于崇交区的3个,位于朝阳区、海淀区的各1个。另外,在紫禁城内和天坛内还各有一个老虎洞(图1)。  相似文献   

12.
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形式,适用于各类型的建筑群。院落,即由四栋房屋围合成院,又称为四合院[1]。小到普通人家的宅子,大到紫禁城的皇宫内院,都是由四合院组合起来的。四合院又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其空间构成布局体现着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四合院体形多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体量也不大,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合艺术,更能够体现中国传统居住观念[2]。  相似文献   

13.
傅立 《古建园林技术》1996,(3):14-18,42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傅立北京的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杆...  相似文献   

14.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艺术性的发挥,留给人们的观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材料的制约,尤其受到当代称之为“装修材料”的制约。 中国的古代建筑,早以金碧辉煌、色彩瑰丽著称于世。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的古建筑好象是丹青妙手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使人百看不厌、赞誉不绝。而这一切,又  相似文献   

15.
火地是紫禁城古建筑在冬天御寒的主要措施。它是一种地下供暖系统,主要由室外操作口、室内地下炉腔、地下烟道和出烟口组成。热量由地下往上传递,有利于保持室内空间在冬天的温暖。紫禁城古建筑的暖阁和火炕均为利用火地系统的热量而建造。除了火地系统外,紫禁城古建筑厚重的屋顶及墙体、起翘的屋檐、多重宫墙等措施均有利于建筑本身的防寒。有关于紫禁城内有"火墙"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果北京没有了四合院,没有了由四合院组成的巷子,没有了那些管巷子叫胡同的人和不时由胡同深处传出的长短不一叫卖声,那时的北京,还能叫北京吗?北京,历史这里居住过皇帝,今天已经没有了。  相似文献   

17.
四院记     
胡同与四合院的两难 和紫禁城一样,北京四合院一般被当成中国历史建筑的象征.然而,作为一个因拥有悠久历史而自豪的文明古国,“天子脚下”北京胡同片区四合院目前的建筑状态,却成了21世纪进步中国的尴尬.北京四合院从元大都和明清皇威贵族大宅邸开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到民国时期商贾和中产阶级的城市住宅,接着是1949年解放重新社会分配的大杂院,到今天成为北京核心城区被高层办公楼环绕的“城中村”.  相似文献   

18.
读书     
《建造师》2008,(10):74-75
《谁把孔雀变黑白》——企业与员工的创新之路;《反热钱战争》——中国人财富保卫方略;《中华名寺大观》;《当代北京四合院史话》;《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宫》。  相似文献   

19.
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要保护古都风貌,必须认真保护北京四合院.以南池子试点改造为例,对比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结合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分析了四合院保护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初步探索了北京旧城保护的出路,试图为保护北京四合院提供另外一种思路,希望对四合院的保护、修缮提供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四合院的钟情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北京,看到了北京的变化。看到了四合院的变迁,虽然很多像我一样喜欢四合院的人都努力保护原有的四合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