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塑料应用》2006,34(10):22-22
最近,德国Poloplast公司推出一种新型聚丙烯(PP)下水道输送管。这种管材刚性极强,在地下铺设一年后的变形率仅为2.3%,明显低于普通PP管。据实际测试结果,普通的PP下水管在地下铺设一年后变形率高达8%。而这种新型管材采用三层化技术,管内层和外层材料为一般PP,而中间层PP是由PP和硅酸镁组成的配混料,配混料发生交联后可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具有较高的刚性,可长时间耐地下高负荷。另外这种三层PP下水管连接处采用橡胶密封卡环,即使受外力和负荷作用导致变形30%,连接插口处也不会断开分离。  相似文献   

2.
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校改性聚丙烯(PP-g-MAH),研究了PP-g-PMAH增容PP/PA6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未甩PP-g-MAH增容的PP/PA66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而用PP-g-MAH增容的PP/PA66共混物虽是两相结构,但分散相粒子尺寸大大减小,PP-g-FMAH对PP/PA66共混物实现了反应性增容。与不合PP.rMAH的PP/PA66共混物相比,PP-g-MAH增容的PP/PA6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约10MPa,弯曲强度提高约10MPa,弯曲模量增加10%,缺口冲击强度和伸长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将自制的PP—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PP—g—GMA(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PP/PA6共混体系的相容剂,研究了加入聚丙烯接枝物后PP,PA6塑料合金的各种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物中加入PP—g—MAH后,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添加PP—g—MAH对不同比例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用PP—g—MAH和PP—g—GMA两种接枝物共同作为相容剂加入到PP/PA6共混物中比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要好。共混物的SEM照片表明。PP—g—MAH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相似文献   

4.
王元荪 《橡胶工业》2005,52(7):447-447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化工设计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专利号03159163.9,公开日期2004—04—21)“一种改性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兼具橡胶和塑料特性的改性热塑性高分子弹性材料。该弹性体由EPDM、聚丙烯树脂、氢化饱和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硫化促进剂、流动性调节剂、补强填充剂和软化剂组成。制备方法是将PP树脂投入170~190℃的密闭式炼胶机中熔融,再加入EPDM共混2~3min,随后加入润滑剂、活性剂和填充剂,  相似文献   

5.
LST 《国外塑料》2004,22(8):63-63
[美国《塑料技术》2004年5月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的PolyOne公司新出了一系列PP/纳米粘土混合物,据说优于玻纤增强型PP、PC、ABS、PC/ABS和缩醛类材料,其可减轻部件重量并提高性价比。该公司的Maxxam LST混配料(轻—柔—韧)系列是一种冲击改性型产品,添加了少量美国伊里诺伊州  相似文献   

6.
POE-g-MAH对PP/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相容剂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POE-g-MAH,不仅能够显著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降低分散相的粒径,而且能够使PP/PA6共混物在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纯PP相比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98.3%和778.8%.POE-g-MAH增容PP/PA6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PA6作为成核剂使PP的结晶温度提高,POE-g-MAH的加入能进一步促进PA6对PP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塑料》2013,(1):50-50
通过采用Milliken公司先进的.Millad NX 8000K透明剂,台塑聚丙烯(PP)(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塑PP宁波公司”)开发出了新型透明PP5200XT。这款新型透明PP树脂5200XT由台塑PP宁波公司位于中国宁波的工厂生产,可为广大塑料加工商提供出众的外观、稳定性和质量,同时能耗可降低3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和两种牌号的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HYBRAR的共混物。通过观察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研究共混物结晶性能以及测试共混物的透光率,结果表明:加入HYBRAR后,PP的主要晶型(α晶)不变,结晶温度升高,同时结晶尺寸变小,结晶度显著提高;PP/HYBRAR7125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呈现不规律变化,而PP/HYBRAR7311体系则先降低再升高;加入HYBRAR后,PP的透光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国外塑料》2004,22(9):77-77
Rexam Pharma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透明PP着色剂.用于生产PP药片瓶,对比传统生产的PP药片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PA6用量对PP、PP/SiO2拉伸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相容剂PP-g-MAH、POE-g—MAH对PP/PA6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结构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观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6的加入可以提高PP、PP/SiO2体系的拉伸强度;两种相容剂的加入都可使PP/PA6体系的相容性增加,但PP-g—MAH的加入主要表现为增强效果,而PP—MAH的加入主要表现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酐接枝物对PE/PA6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PA6/POE-g-MAH和PP/PA6/PP-g-MAH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增容剂POE-g-MAH和PP-g-MAH对PP/PA6共混物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PA6共混体系中分别加入POE-g-MAH和PP-g-MAH不仅能显著改善两相界面的相容性,减小分散相的粒径,而且能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当增容剂的用量为5份时,PP/PA6共混物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POE-g-MAH和PP-g-MAH增容PP/PA6共混体系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POE-g-MAH和PP-g-MAH均能促进PA6对PP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广西东油沥青有限公司的气分聚丙烯(PP)联合装置由100kt/a气体分馏装置、30kt/a PP装置和2000m^3/h循环水装置组成。气体分馏装置生产工艺为三塔流程.PP装置采用国内自己开发的间歇式液相本体聚合工艺。联合装置由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完成基础和施工图设计,并于2005年8月破土动工,2006年4月进行了装置的中间交接。经过容器除锈、工业风吹扫、单机试运和氮气置换,7月4日气体分馏装置进液化气试车,7月12日PP装置试投第1釜并生产出合格的PP粉料,联合装置试车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3.
唐伟家 《国外塑料》2004,22(7):73-73
美国PolyOne(普立万)公司根据与西班牙Merguinsa公司的合同,计划生产一种新型TPU(热塑性聚氨酯)混配料.基础树脂为Merguinsa公司的TPU树脂.商品名为Pearlthane.并由该公司在欧洲以“On-Flex U”的商品名称销售,这种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是与聚己酸内酯(Polycaprolactone)共聚的TPU,特  相似文献   

14.
黄兴 《塑料加工》2006,41(6):26-28
本文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对PP/CaCO3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MPP(马来酸酐接PP)对CaCO3有较好的偶联作用,与其它偶联剂有协同作用,通过复合MPP与其它偶联剂或可反应性助剂是无机刚性粒子获得增韧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共混工艺条件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不能采用弹性体增韧时常用的母料法共混工艺。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化学工程进展》报道.今后2年内巴斯夫公司将扩增亚太地区工程塑料混配料生产能力.届时巴斯夫在该地区的工程塑料混配料生产能力将超过10万t/a,2005年6月,巴斯夫已将马来西亚关丹的混配料生产能力从3万t/a扩增至约4.5万t/a。此外,巴斯夫正在上海浦东建设4.5万t/a混配料生产装置,并将于2006年底投产。  相似文献   

16.
文泊 《国外塑料》2011,(11):28-35
PP发明于50多年前.现继续发现其新的用途,特别是在汽车行业,PP已成为最常用的热塑性塑料,可用于减轻汽车重量和改善环境性能。PP在汽车行业以外也越来越多地获得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包装领域.玻璃和金属也不断地被PP所替代。中国继续成为全球PP需求增长的发动机,但消费越来越多地将由国内生产商来供应,进口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黄昊鹏 《国外塑料》2004,22(7):72-72
美国Cascade工程公司最近推出了Forte品级纳米PP复合材料.可替代高填充材料(玻纤增强PP)用于成型汽车部件。这种Forte品级纳米PP复合物具有密度低(0.928g/cm^3)、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表面性能等特点.由Cascade公司和Acura公司经过2年的共同开发努九.首次商业化应用在Acura公司出产的2004款旅行车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PP)、二元乙丙橡胶(EPM),并加入一定量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增塑剂,熔融共混制备PP/EPM共混体系,并对体系进行力学性能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加入EPM可以降低PP的拉伸屈服强度,共混时螺杆转速对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的影响不大;在PP/EPM=40/60的共混体系中,加入16%的LDPE后,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可降低到4.59MPa;在PP/EPM/LDPE=30/50/20的共混体系中,加入3%的DOP或4.5%的ATBC后,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分别降低至4、08MPa和4.05MPa,组份粒径细化,可以用作易开启式输液瓶外盖用料。  相似文献   

19.
《塑料加工》2004,39(4):17-17
近年来我国塑料工业飞速发展,在塑料制品中,聚丙烯制品已超过PVC制品仅低于PE制品而居第二位。2002年我国市场对PP的需求量约达580万t,其中塑料制品工业对PP需求量约540万t,其他领域约40万t。与此同时,虽然我国PP工业也发展很快,产量已由1995年的107.3万t增加到2002年的374.17万t,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我国加快了大型PP装置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抗静电聚丙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运生  王僧山  汪涛 《塑料工业》2004,32(5):37-38,52
通过共混复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丙烯(PP)。考察了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抗静电剂与PP的混合方式及冷却方式对抗静电PP表面电阻的影响;探讨了抗静电剂在聚合物中的抗静电机理。结果表明,抗静电剂HKD-151与HKD.520的质量比为1:1,且其用量分别为PP质量的1.5%时,PP的抗静电性能较好;与高搅混合方式相比,冷辊混合有助于抗静电PP性能的提高;骤冷优于逐渐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