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配电线路是电网的基础设施,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是10 kV配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过阐述10 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校园网络主干通讯状态自动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金辉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5):113-116,226
要确认星型结构的以太网所构建的校园网中众多的交换以及它们之间的光连接线路运行是否正常,往往通过查看基于SNMP的网管软件或者采用单一的测试方法解决,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很好满足运行管理的要求.在分析了校园以太网络的连接方式和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光连接线路和网络交换形成的单链表数据模型.通过对所有处于管理VLAN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配电线路都是暴露在外面,在露天的环境下运行很容易出现一些事故,影响配电线路正常运行,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决定供电效果,也会影响人们的用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平时,工作人员要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测,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本篇文章主要以配电线路为中心展开论述,分析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升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企业也要对配电线路加以重视,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养护,对现有的线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根据时代的变化,融入新型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保障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换机流量和网络线路的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网络数据包捕获、TCP/IP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交换机流量和网络线路的监控系统,通过执行snamping.exe、ping.exe使所有运行SNMP协议的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与交换机建立连接,获取各种流量数据及各种网络线路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提取和规范,建立数据库,并以HTML文档方式显示及报警给管理用户.该系统通过测试,达到了预定要求,为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线路运行状态及网络运行状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煤矿输电线路防雷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阳煤集团35kV供电线路的运行概况,从地形地势的影响、现有防雷措施和线路绝缘配置等方面分析了线路雷害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拆除消雷器、两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配置和加装线路避雷器等防雷措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线路防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配网线路正在不断完善。10 kV配网线路具有面积广、线路长、结构复杂等特点。10 kV配网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因此,做好10 kV配网线路的设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就城市10 kV配网线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高,电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运作、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输电线路是电力网络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维护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与网络》2012,(2):38-38
无线路由器可谓是网络的核心人物,它如果出现问题就肯定会导致网络运行不畅。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无线路由器故障问题,看看我们遇到下列的无线路由器故障应该如何解决。无线路由器故障1:连接错误线路不通网络线路不通有很多原因造成,但首先要检查的是连接配置上有无错误。在确保路由器电源正常的前提下首先查看宽带接入端。路由器上的指示灯可以说明宽带线路接入端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智能电网中关键性步骤,输配电线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输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远及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隐患,增加了对其运行维护的难度。如何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供电的可靠性,是线路管理工作的难度和重点。本文旨在探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南方地区冬季输电线路容易受到自然覆冰的影响,出现输电线路断线、覆冰闪络和倒塔等电力事故,因此冬季输电线路覆冰情况已经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观察OPGW传感覆冰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结果,将系统挂网后的真实检测情况和输电线路上实际覆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论证OPGW传感覆冰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