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当山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彧  刘英婕 《包装工程》2008,29(5):81-84
以"地方特色"为主线,以现阶段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研究了国内外旅游纪念品包装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武当山现有纪念品包装市场调研与问卷调查得到切入点,形成一套理性的设计方法.将武当文化,道教文化,武当风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之中.强调系列化设计与品牌形象塑造,对武当山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形成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天人合一"探究中国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家华 《包装工程》2006,27(1):170-172
从中国的传统意象图形符号入手,来研究包装设计对这些意象符号应用的象征意义.从这些图形的应用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东方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方、圆、葫芦形、方碑形、象形文字、书法文字"等图形元素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多传统化包装设计的构图、造型、图形元素的应用,深受"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王瑞 《包装工程》2019,40(6):62-67
目的研究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传统旗袍的文化及特征入手阐述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设计体现;对传统旗袍的图案元素、色彩元素、造型元素进行分类研究,分别归纳出应用于现代包装中的设计方法;以"糖人神"的包装设计为例,将传统旗袍元素融入包装设计,探讨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结论将传统旗袍元素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视觉审美表现,也促进了传统旗袍文化元素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包装设计中的"和而不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包装工程》2006,27(3):220-221,225
"和而不同"是包装设计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它不仅在传统文化上追求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感,而且与时代同步,成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中先从包装的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包装的文化优势和情感的运用,并举很多例子说明,使包装文化理念在设计思维中能有转变,进而阐述了包装设计的"和而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范瑞芳 《包装工程》2021,42(4):315-318
目的 探究书法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与策略.方法 结合当前产品包装设计中重视文化内涵这一现实,就包装设计的文化展现进行研究,并引出了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参与可能性,接着对包装设计中,书法元素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产品内涵的体现等方面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书法元素与文字、图形、色彩等方面的融合方式,总结书法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气息、意境营造、情感匹配等方面的具体路径,最终以酒、阿胶等包装设计中对书法元素的具体应用为例进行进一步论证,探索更加可行的融合发展策略.结论 书法元素与包装设计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并与现代文明进行融合.这让产品包装更富感染力、表现力和生命力,并凭借高水准的书法字体形象成为被大众广泛认可的优秀产品包装.  相似文献   

6.
张海彬  黎嘉珺  张海琳 《包装工程》2022,43(24):221-226
目的 以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设计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过程,探究地方性知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方法 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对接包装设计要素构建壮族文化元素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深描法及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壮族文化元素的民族基因、文化迷思、设计符号进行解读和阐释,探寻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挖掘和转化路径。结果 得出壮族文化元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身份,并运用于包装设计的定位、风格及特色之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想象和体验。结论 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包装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差异化发展,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与体验层面促进包装设计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化妆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品之一.当下,包装设计需要显示本土化妆品品牌的独特之处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亦如正在崛起的"国潮风"."国潮风"的兴起归根结底是民族自信的回归,也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再设计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新媒介推动消费模式,依托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诉...  相似文献   

8.
吴军 《绿色包装》2023,(4):50-53
OBE教育理念是需求导向教育,课程开设强调以学生实际就业岗位为方向,注重就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要求相一致。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主要以包装设计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开设依据。根据OBE教育理念对包装设计就业岗位进行相关调研,发现市场上急切需要应用地方文化进行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应用地方文化对地方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不仅能让学生迅速找到设计灵感和累积经验,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运用地区非遗文化为地区农产品文创包装设计,是当下地区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更快速的了解产品的特性,同时也可以了解地区的文化,带动旅游等产业.将河套非遗文化作为地区农产品"天赋河套"品牌包装设计元素,遵循现代非遗设计规律,创造出有鲜明特色的地区产品包装形象,从而传递出"天赋河套"农产品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各个企业更加注重所生产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在市场行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场上,相继推出越来越多别具风格的包装设计,各种文化元素的包装应用也逐渐多了起来.诸多包装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包装和产品通过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独特的视觉结合,不仅体现了商品的价值与定位,更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达凸显商品的理念内涵,同时起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重要性进行论述,通过图形、书法、色彩三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包装传统文化风格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杰 《包装工程》2021,42(16):286-292
目的 结合"河南非遗"文化元素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模型,研究"河南非遗"文化元素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以"河南非遗"文化资源为切入点,通过造型与色彩的提取、材质与工艺的结合、意境与情境的表达,提炼"河南非遗"视觉文化元素,运用文化元素的借鉴、解构、视觉化、科技融合等方法,在灯具设计中展开河南非遗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结果 根据"河南非遗"文化元素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模型,设计完成了2款河南非遗元素文创灯具.结论 河南非遗元素文创灯具的设计,验证了"河南非遗"文化元素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模型的可行性,为特色文创灯具的发展找到了方法与路径,也有助于河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涂欢  齐瑞文  赵芳 《包装工程》2014,35(2):4-6,19
目的研究提升赣南特产品牌竞争力的"红色包装"设计策略。方法结合设计实例,通过分析红色赣南历史背景与《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的文件,论述了使用"红色包装"提升赣南特产品牌竞争力的优势。结论提升赣南特产品牌竞争力的"红色包装"设计策略,包括应用红色文化符号、赣南地方特色化元素、贴合产品内容的包装形式、现代设计手法等。  相似文献   

13.
包装设计中书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书法艺术为引导,对其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希望运用"书法艺术"这一文化元素,获得一条改善当前包装设计的新途径,指导我们进行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14.
唐甜 《包装工程》2017,38(8):88-91
目的探讨宋代"对钱"文化对中国风系列化包装的影响,提炼"对钱"文化与传统元素,归纳其哲理思想运用于系列化包装设计中,强化品牌意识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宋代"对钱"形制、文化、书法艺术等进行探究,结合中国风系列化包装设计,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结果宋代"对钱"所反映出的传统文化与哲理思想在诸多方面影响中国风系列化包装设计。结论中国特色的系列化包装设计应当汲取中国元素,发展中国风格,弘扬中国文化,最终形成具有典型的文化特色的中国风系列化包装,应用于中国品牌,增强品牌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文瑞 《包装工程》2014,35(18):112-115
目的探讨具有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使用举例的方法对各种不同特色的茶包装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分析法从美学的角度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特点。结论认识到基于中国绘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存在"不时髦"、"老气"的问题,只有在设计中关注消费者对美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然后基于中国绘画元素对茶包装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满足现代人对视觉、味觉及对茶包装文化的全方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古老而又神秘,其文化积淀深厚,绚丽多姿,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可谓是独树一帜。白族的视觉文化元素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视觉冲击力,为地方特产包装设计提供绝佳的设计素材。论文分析了大理白族视觉文化的艺术形式,就白族视觉文化元素如何在特产包装设计中运用进行了集中阐释,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义,同时对地方特产包装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静 《包装工程》2018,39(18):270-275
目的研究湘西民族文化元素在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湘西民族文化元素的特征分析着手,并重点对其具有代表性的银饰、背篓、建筑、蓝印花布文化元素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提炼。以千年湘西酒系列包装设计为例,将湘西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充分发挥这些元素的民族文化特性,探讨湘西民族文化元素在酒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结论将湘西民族文化元素与酒包装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提升了湘西酒业的民族品牌价值,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同时,将湘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传承和创新,使之与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相融合,拓展了其商业价值的同时,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使商品包装更具生机和活力,也促使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乌日勒 《包装工程》2021,42(12):289-291, 297
目的 探索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融合策略.方法 从包装设计在时代发展中的突破与创新谈起,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包装的自身发展,引出包装设计对文化与审美的追求以及对独特性的突出,从而将地域文化作为重要的关注点,分析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分别列举了图形、色彩、符号等细节的渗透可能性与价值,接着分旅游产品包装、地方特产包装、文创产品包装三方面就具体的渗透方式与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以印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结论 包装设计以使用价值和视觉价值为主要目标,而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恰恰可以赋予包装以个性化的艺术魅力与价值,让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从而在美化产品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将竹编文化与包装设计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本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之在现代社会得以活化传承,同时也能够丰富现代设计元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市场潜力。探讨了非遗竹编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意义和路径,以期对培养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包装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包装工程》2020,41(10):280-283
目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是先人在造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积累出来的设计经验、方法、思想,以及审美思想的结晶。有许多经典的设计理念、方法、思想,值得学习、借鉴,并将之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包装的产品融入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并将包装设计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外界进行民族文化输出。方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出新的文化韵味,从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写意、传统故事中的意念和神韵等方面分析传统元素与包装设计的联系。并从抽象化传统艺术形态、简化传统图案、精炼传统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传统艺术元素与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设计原则。结论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探究在其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传播力,而且还赋予了商品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理念来传播并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精神,使传统设计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化,让国内的包装设计走向前沿,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