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福州罗源湾鲁能2×5万t级码头软土地基处理场地施工监测的实测数据资料以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应用改进高木俊介法对软土地基土层在堆载预压条件下不同时刻的固结度进行推算和预测以及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软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找到了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中估算地基稳定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加速地基沉降,减小工后沉降,结合潮汕机场软土地基处理,在试验区不同位置分别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和砂井堆载预压法3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软土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潮汕机场软土地基处理采用堆载排水固结法明显改善了软土层的排水固结过程,技术可靠。并通过堆载预压试验和计算分析对比,对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潮汕机场软土地基处理沉降估算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州罗源湾鲁能2×5万t级码头软土地基处理场地施工监测的实测数据资料以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应用改进高木俊介法对软土地基土层在堆载预压条件下不同时刻的固结度进行推算和预测以及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软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找到了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中估算地基稳定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颖  王德锋 《浙江建筑》2004,21(4):37-39
结合现场塑料排水板施工情况,从场地的最终沉降量、地基土的固结度、地基土的强度增长、工后沉降及实测沉降资料对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的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证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对于加速软土的固结、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场道软土地基处理现场监测及检测结果,对机场场道堆载预压加固施工全过程中地基土体的孔压变化、地表和分层沉降、地表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载预压能较好促进场道地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提升土体固结度,并能提前大幅消除软基沉降量,减少了工后沉降的风险。研究有效地验证了堆载预压技术的处理效果,能较好地指导软土地基施工,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固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排水固结法加固某软土地基工程实际,用三维固结理论求解土层固结度,又用根据实测孔隙水压力消散曲线推算的固结度加以验证.证明三维固结理论求解设置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加固地基的土层固结度的适用性,并对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时间加以预测,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因结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排水固结法加固某软土地基工程实际,用三维固结理论求解土层固结度,又用根据实测孔隙水压力消散曲线推算的固结度加以验证。证明三维固结理论求解设置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加固地基础的土层固结度的适用性,并对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时间加以预测,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太沙基固结理论以及砂井地基巴隆解析解,在不考虑涂抹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电算,分析了大连港搬迁改造项目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堆载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规律,并与实测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并预测了大连港搬迁项目排水板处理软基沉降量及固结度变化规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堆载预压下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项目,为缩小路堤形变量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开展对其路堤形变量预测研究.通过确定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形变影响因子、堆载预压下路堤沉降板与分层沉降仪观测、基于双曲线模型的路堤最终形变量推算,提出一种全新的预测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新的预测方法在应用到实际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下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其路堤变形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形变量相差不超过0.4 mm,具有极高预测精度,可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提供高精度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连云港近海道路拓宽工程地基处理的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作用下地表沉降、静力触探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能有效加固沿海深厚软土地基,且能极大降低地基失稳的概率。其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535 d时,实测平均沉降量Sm为1 385.5 mm,预估沉降量S∞为1 488.0 mm,基于沉降量计算得到平均固结度Us为93.1%。静力触探结果表明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在各深度处较处理前均增加了约2~10倍;尽管如此,无论实测沉降量还是根据沉降资料推算的最终沉降量均表明向海侧(靠近现有路基)和背海侧路基(远离现有路基)存在较大的沉降差异。在设计及施工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