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周德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7):750-752,760
针对火场待疏散人员的快速撤离问题提出基于结构化方法的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基本思想,将火灾现场抽象分解为三个子系统,通过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以及各子系统内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模型进行火灾逃生路径及时间的规划。以某高校教学楼内人员撤离实例进行模型的应用探索,得到用于评价建筑物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最短疏散时间,并通过分析疏散过程参数得出具体可行的撤离方案,为火灾发生时指挥人员安全疏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应急疏散仿真模型存在的可操作性、复用性、可扩展性不足的问题,将多范式建模理论与应急疏散系统相结合,基于Anylogic 平台提出一种应急疏散多范式建模方法。基于元模型的多范式建模思想,整个多范式疏散模型由疏散个体元模型、疏散环境元模型,以及应急离散事件元模型构成,并分别利用Agent 智能体、微分方程以及离散事件对三者进行建模。进行了以火灾为应急情景的建筑内人员疏散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多范式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Pathfinder 仿真软件,从安全疏散角度研究养老建筑中护理人员人力配置问题,为养老建筑人员疏散配置提供理论基础,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力供应阶段,随着护理人员数量增加,疏散所用的时间减少,但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外部人力再供应阶段,消防救援人员人数增加,疏散所用的时间减少,同样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护理人员与消防救援人员配置都存在最优配置点,最优配置点处总体疏散时间下降最明显,人数超过最优配置点后,辅助救护人员数量的增加对介护老人安全疏散效果提升不明显,甚至会由于辅助救护人员过多引起疏散中的拥堵造成疏散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校综合教学楼的应急疏散能力,结合某高校综合教学楼的实际情况,利用Pathfinder和FDS对其进行建模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只使用教学楼的楼梯,借助体育楼的楼梯,并设定人员路径以及限定人员数量时,人员的疏散时间从870s缩短到283s。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认为,综合教学楼单一功能区的应急疏散可以依靠其他功能区的安全疏散通道,不应锁闭连通各区域的通道以及疏散门;提高人员应急疏散能力、限定人员的数量可以提高综合教学楼的应急疏散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FDS+EVAC的应急演练过程人员疏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DS+EVAC结合中庭式建筑工程算例,计算得出建筑物空间发生火灾后的空气流速、烟气运动、温度场等情况,通过Smokeview展示火灾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人员安全疏散相关控制指标进行讨论,着重分析应急演练过程中人员疏散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发现演练过程中人员疏散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基于人员疏散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科学合理组织和规划消防应急演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观察者能够借助计算机模拟增强对危险场景的理解与认识。本文针对火灾场景下的人员疏散,结合虚拟现实与数值模拟开发了原型系统AutoEscape。系统采用FDS对火场的发生发展进行模拟,基于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疏散计算引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现实表现模块,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场景各要素的分布状况及行为特征进行综合描述。应用实例表明,系统有助于观察者对火场人员疏散形成深入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应急疏散演习、消防救援指挥等提供虚拟训练环境。  相似文献   

7.
万展志  周铁军  罗能 《建筑科学》2020,36(8):160-168
会展建筑展厅在展览时展出类型多、布展复杂、人员密集。若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需依靠应急疏散标识的有效指引。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受标识可视性影响,实际情况中展厅内的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大都未随展览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标识被遮挡、不易识别等情况,导致人员对逃生方向与路径的选择产生困难,影响安全疏散。本文首先对不同位置的应急疏散标识可视性作用与标识可视性量化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以真人实验与计算机仿真模拟2种标识布局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会展建筑展厅布置多样化的特殊性,提出应急疏散标识布局的研究展望,以期充分发挥会展建筑展厅内应急疏散标识的作用,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大型建筑应急疏散救援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GIS的大型建筑应急疏散救援系统的结构设计、疏散建模和应用案例等技术内容,通过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和功能设计,基于系统的危险源分析和最优应急疏散策略分析,实现人员在疏散通道上的合理分配、组织人员及时疏导阻塞路段等功能,并以可视化、具有真实感的模拟仿真测试对系统功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以求能够为大型建...  相似文献   

9.
王启虎 《建筑知识》2014,(2):219-219
地下商场建筑结构特殊、人员密集、可燃物多,应急疏散和救援困难,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在详细分析地下商场火灾特点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消防安全研究,针对防火防烟分区、安全出口数量、疏散距离、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和水泵选型、布置、最不利点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BS 5839-9:2011     
BS 5839-9:2011是一个针对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急语音通信系统的标准。应急语音通信系统(EVC)用于协助消防员和其他负责建筑物疏散的人员通信联系,从而保证疏散有序进行,减少现场的惊慌情绪和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11.
建筑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利用疏散指示装置占据的有利空间位置和其不间断电源的有利条件,使其具备场景抓取、获取人员数量与特征等数据信息的功能,为搜救人员更便捷、精确地提供建筑内每楼层的具体人数、位置,避免救援人员盲目搜寻导致的救援延缓和遗漏,从而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伤亡数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商场火灾特点并进行商场火灾风险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某商场为原型,建立基于 Dijkstra 算法的商场疏散模型,计算疏散时间,分析影响应急疏散的关键因素,从商场环境布局与管理、人员疏散指挥、火灾应急演练等三个方面优化商场火灾应急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商场三个楼层的最短疏散时间分别为 83.1、85.5、145.6 s,采取优化措施后示例区域的平均疏散时间减少了 8.9 s,优化率 18.6%。研究可为商场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地铁列车中部(3~4节车厢处)起火且失去前进动力停于区间隧道中点为研究重点,分析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救援行动的难点,研究火灾初起时车厢内乘客自救疏散、地铁运营控制中心指挥疏散及消防应急指战员强力疏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型公众聚集场所应急疏散预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急疏散预案制订中发挥现场工作人员的组织、引导作用,落实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人员疏散路线的设计原则,以及使用功能变更时人员疏散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管理,可根据火灾发生地情况动态引导人员进行疏散,具有集中化、智能化、灯具多样化等特点,实现“安全、准确、迅速”地引导人员避烟逃生,较以往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地铁应急疏散效率,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路径选择策略、启发函数和信息素更新策略进行改进,为整个疏散群体求解更优的疏散路径。以西安某地铁站为例,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站内人员的数量、密度、事件发生位置等基本参数不变,分别运用基本蚁群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证实,在解决地铁站乘客疏散路径问题方面,改进蚁群算法较基本蚁群算法不论是在乘客整体疏散效率还是疏散成功率上都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7.
美国“9·11灾难”给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美国“9.11灾难”中人员逃生的事例 ,阐述了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的重要性 ,明确了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应急疏散指示灯及光致发光型标志在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下商业街疏散楼梯的问题,以某地下商业街为例,对于地下商业街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地下商业街防火分区划分、防火分隔措施、人员安全疏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方面的防火优化设计。针对下沉广场结合避难走道的疏散设计方案,通过Pathfinder进行人员疏散模拟,结果表明,在消防灭火设施及应急疏散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该地下商业街完成疏散的时间为297.53 s。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斯模型中有毒气体瞬间泄漏模型,采用动态计算方法,在有毒气体扩散和人员动态疏散过程中,以毒负荷为伤亡基准,研究有毒气体发生瞬间泄漏时,逃跑速度、毒源高度和泄漏量对毒气造成的致死区域、重伤区域和轻伤区域大小的影响.为毒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应急响应部门的疏散指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立氨气泄漏扩散事故模型,通过CFD大涡模拟以及三维动态仿真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区域范围内氨气发生泄漏事故后区域内人员应急疏散过程及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所选的事故案例,研究表明:CFD大涡模拟技术可以预测不同伤害分区范围以及整体危险来临时间,为人员应急疏散提供技术参数。合理规划应急疏散路线,人员疏散至避难点的时间要缩短近11min,疏散效率可以提高25%。不同危险区域内可容许的最长报警时间对于人员安全疏散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