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重复法向载荷下的软土承压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及程序实现,求解重复加载下软土的压力沉陷关系。以沉陷量、接触面积及加载次数为自变量,土壤变形力为因变量,推导任意位置土壤变形力的微积分方程。沿沉陷方向将土壤分段离散,施加对应分段的分段承载系数,并在卸载-加载期间,给出对应的稳定点计算公式和土壤反弹线刚度,编制松软土壤的载荷沉陷程序。将土壤刚度值代入微积分方程,利用C/C++语言对Adams进行二次开发,获得载荷沉陷曲线。在软土地形上,利用直径为6,8,10 cm的3种平板,实施压板贯入试验获得对应的压力-沉陷曲线,模型的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2.
通过十三根钢筋砼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分析和探讨了钢筋砼受弯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提出了钢筋砼受弯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截面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建议公式并与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公式形成统一的计算体系,且计算值能与实验值符合.  相似文献   

3.
路基永久变形影响沥青路面的车辙,经详细分析推荐出路基土永久变形试验方案,对粘土进行了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建立了塑性应变和荷载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式,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该式中的系数与含水量和回弹模量之间的回归公式.采用扩展的Drunker-prager土体本构模型,对于粘土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试验曲线或有限元仿真曲线与预估模型均比较吻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模型参数的回归公式的相关系数R2最小值为0.53,大于临界值0.50.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粘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可靠性较高,可以用有限元仿真来代替部分室内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GDS静三轴仪,对西安重塑饱和黄土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连续加载K0固结试验,研究分析了K0固结过程中加载和孔压消散两个阶段土体的变形特性。通过总结分析相关的经验模型,利用参数变异法推导出重塑饱和黄土在K0固结过程中两个阶段的应变-加载速率-时间关系计算模型,模型中参数均可由室内GDS静三轴试验得到。研究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引入加载速率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得结果相吻合,为研究K0固结过程饱和土的变形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月球车不等径车轮在土壤上滚动的力学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车车轮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对月球车的运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研制了一种具有抗侧滑特性的月球车不等径刚性车轮.基于车辆地面力学中车轮与土壤间的承压、剪切特性理论,提出了该不等径刚性车轮与松软土壤上滚动作用的修正模型,并采用迭代算法对车轮外形参数与力学特性参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利用Reece强制滑转原理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进行了不等径刚性车轮在松软土壤上滚动的力学特性参量测试,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索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也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支护形式。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ADINA软件。岩体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其力学特性有本质的区别。文中重点分析了在卸荷条件下,预应力锚索同一数量不同倾角的变化对岩体变形参数如变形模量E和泊松比v的影响。不同倾角对岩体位移变形量的约束程度。文中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方法,等效变形参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算出含有节理的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加有锚索后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时参数的选取,研究Kaiser点测试时表现的模式,得出了重复加载条件下Kaiser点的确定方法,分析了Kaiser点的误差。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Kaiser效应测试地应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RSA公钥算法和算法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用非因子分解的重复加密攻击RSA公钥密码体制的方法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压路机安全驾驶室式翻车保护结构,针对该翻车保护结构前后安装点存在高度差的特点,通过极限承载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改进了减振装置和后立柱结构。给出了压路机翻车保护结构塑性大变形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方法对该压路机的安全驾驶室翻车保护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侧向加载、垂直加载及其纵向加载的实验室试验。二者结果对比表明:作者研制的压路机安全驾驶室侧向、垂直和纵向加载工况的保护特性均可满足国际标准ISO3471的要求,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徐变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基于三维黏弹性理论,采用三参数线性黏弹性模型,提出了核心混凝土徐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在对两组RC梁长期加载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拟合了模型中的三个参数,并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徐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中通过离散时间,采用切线模量法迭代计算得到徐变与持荷时间的关系,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以典型截面形式压弯构件为例,研究了轴压比、长细比和偏心率等因素对钢管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供工程实践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有冻土试验资料,建立描述冻土粘弹塑性特征的本构模型,给出本构参数的确定方法。首先,推导本构模型的微分列式并根据不同加载条件求解微分方程。其次,设计不同加载条件的冻土试验,以测定应力应变曲线,或应力随时间、或应变随时间曲线。然后,根据以等应变率下的试验曲线为例研究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确定本构参数的方法。包括:在等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或应力时间曲线确定本构参数;在等应力加载条件下,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或应变时间曲线确定本构参数;在应变率为零时,利用松弛曲线确定本构参数;在应力率为零的条件下,利用蠕变曲线确定本构参数。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原桥涵设计方法中利用CPT 测试结果求基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后, 认为用可靠性理论分析桩的承载力时, 宜用随机场模型来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用CPT 资料求算的基桩承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极限承载力校正, 并对其进行了可靠度分析. 方法可行, 对检验利用CPT 资料所确定的基桩承载力的可靠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层各向异性地基的初参数解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推导了多层各向异性地基在轴对称表面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初参数解法。所用的方法是Fourier-Bessel积分变换和矩阵递推法。并已将多层各向异性地基的位移和应力的一般表达式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这一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解决其承载力计算方法问题.方法首先从试验出发,全面分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在此基础上,引进圆孔扩张理论,充分考虑散体材料桩与桩土间相互作用.结果导出了桩体与土体承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并针对以往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观参数众多难以确定以及未能考虑布桩方式影响的缺陷,提出了一套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面积比承载力计算方法.结论通过工程算例,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调研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测试方法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试探性试验,建立考虑行车荷载加卸载时长影响的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测试方法;选取两种典型的路基土,开展考虑行车荷载加卸载时长的动态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质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随循环偏应力、加载时长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载时长的增加,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减小可达34.6%,加载时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不同加载时长下,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循环偏应力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土的单屈服面模型,其屈服函数为一个光滑的封闭空间曲面,避免了屈服面上出现奇异点,以及多重屈服面模型的跟踪记忆,有限元的数值实现相对简单.当加荷应力点位于屈服面上时,其塑性模量应用连续性条件求得,否则塑性模量由屈服面上应力映射点的塑性模量和插值函数计算得到.联合等效塑性偏应变和体应变构造硬化函数.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确定方法.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系统,通过对硬黏土和软黏土P—Y曲线的计算发现,该曲线在现场试验的统计曲线之内,单桩和群桩计算结果与试验的拟合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于软土地区修建的工程,软基的最终沉降量对施工有指导意义。由于土体性质和状态的复杂性,以及勘测、施工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有差异。反演分析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因此在现场实测的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太沙基的土体理论建立了计算最终沉降量的反演计算模型,该模型既适用于一次加栽,也适用于分级加栽。根据广梧高速公路某断面实测的沉降资料反演计算有关参数,并将理论计算模型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二者符合较好.证明该理论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螺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使之与压缩模量建立一定的关系;通过进行深度对地基土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随深度加深而增大;通过进行载荷板面积对变形模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变形模量随着载荷板宽度和载荷大小而变化.同时对等效变形模量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4个参数,从而为盘锦地区的勘察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螺旋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使之与压缩模量建立一定的关系;通过进行深度对地基土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随深度加深而增大;通过进行载荷板面积对变形模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变形模量随着载荷板宽度和载荷大小而变化.同时对等效变形模量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4个参数,从而为盘锦地区的勘察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因地制宜选取粉土作为道基填料,在机场的服役过程中,“锅盖效应”或降雨入渗等易引发局部积水而使粉土道基湿化。在飞机荷载作用下,粉土湿化对不同跑道结构参数的道基荷载响应影响显著。本文通过自研的湿化粉土道基加载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粉土不同湿化程度的土体应力响应特征,并且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道面板相互作用机制,面层和基层厚度、刚度等不同跑道结构参数下湿化对道基敏感区域应力响应以及荷载响应深度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道面板间接缝传荷能力对道基应力响应的影响较小。粉土湿化促进了道基中的应力叠加效应,也增加了道基应力响应对跑道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但降低了荷载响应深度对跑道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在受荷较大的道面板中心点下,粉土湿化下水泥道面板刚度对道基应力响应的影响较小,基层弹性模量是道基应力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面层厚度和基层厚度是受荷道面板外侧角点下道基应力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的基层参数能有效降低湿化对道基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成果能为机场工程跑道结构设计、优化以及道基病害处理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