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只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高校德育科学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高校德育发展现,就是要把德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高校德育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础.从实践层面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不断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道路、提供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内在活力、提供强大动力。只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实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理论架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重视人,尊重人的个性,努力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通过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充分继承和创造性运用,它为今天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人是社会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和发展目的,用以人为本思想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用以人为本思想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6.
实践理念与基础理论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人的全面发展由理论到现实必须经过实践理念这个环节,而科学的实践理念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对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仍然是推进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科学的实践理念,为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和"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基本方针,切实有效地开辟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非对抗性的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形成过程,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全面彰显执政能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巩固执政基础;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现实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根据.西方的人本主义恩想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为"以人为本"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从出发点、目标、现实根据以及实现路径上,党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这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人为本"思想既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