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以及砂浆制品一样,表面很容易产生一种白色物质,俗称"泛碱"。文章主要分析透水混凝土表面泛碱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针对透水混凝土发生泛碱现象后如何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制品的表面很容易产生一种白色物质,在此,我们称之为泛碱。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表面泛碱现象产生的机理和针对泛碱现象要如保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用防霜剂防治水泥制品表面泛霜水泥强碱性材料,配制的砂浆或混凝土表面易产生盐析(俗称泛霜)。表面泛霜迄今仍为影响装饰砂浆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一大缺陷,有必要加以防治。我们针对水泥制品泛用的原因,配制了一种新型防霜剂,能长期有效防治水泥制品表面泛霜现象。水...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混凝土是粒径和比重不同的材料的混合物。因此,在运输和浇灌过程中,容易产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这是混凝土的最大缺点。它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同时,在拌制混凝土时,随着砂子表面含水量不同,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流动性也就不同,从而给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带来困难。最近日本开始采用一种新研究出来的拌制方  相似文献   

5.
加气混凝土墙体由于以下四个原因最容易遭到破坏: 1.冻融作用:加气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有两个弱点:一是经过几次冻融后表面开始明显裂纹、剥落,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发展;二是其局部抗冻性比整体抗冻性差,破坏现象较为严重。 2.盐析作用:加气制品含有可溶性盐和碱,析盐现象较严重。当制品处于干燥状态时,其盐分和碱分呈结晶状态,并相对稳定。但当室温和湿度大于室外时,就会形成蒸汽压力差,致使室内湿汽不断透过墙身向外散发。水分迁移的过程能溶解盐分并将其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泛碱现象经常发生于混凝土构件中,影响工程的外观及验收。针对中憬濠庭工程混凝土泛碱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混凝土一次泛碱产生的机理及因素,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混凝土一次泛碱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在该工程中进行了实际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脆性非均质的工程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微细裂缝和不同大小的孔隙,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混凝土结构物很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不但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防水性,而且也给结构整体性和外观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表面贴布试验,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种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在初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表面养护,可以很好地改善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由于高支模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施工中还存在支撑体系失稳坍塌的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技术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固碱厂房建设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确保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秸秆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秸秆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小,在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为5%,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宜在10%以下;秸秆灰不宜在高强混凝土中使用。秸秆灰中钾、钙、钠、镁、磷元素含量较大和未燃烧的固定碳一起作用会加速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盐析"现象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层薄膜,硬化后期产生一层"白斑",致使混凝土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建筑装饰工程的基层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穗宁 《建筑技术》2003,34(9):679-680
不少装饰工程完成时间不长,表面就开始出现裂纹、起鼓、剥落、褪色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装饰工程的工期短;大量新型材料的使用,施工时对建筑物的基层未能做适当处理,造成表面装饰材料与基层材料不适应。1建筑物基层的常见问题(1)建筑装饰工程与主体工程最大的不同,是施工周期短,往往未待基层材料性能稳定,基层材料的碱含量和含水率都很高时已开展表面装饰。由于碱会严重侵蚀装饰材料,使表面泛碱析白、剥落、变色,故须对基层进行耐碱和防水处理。易发生此类问题的基层有新砌的普通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及新浇混凝土、混凝…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成品的表面有一种白色松软如絮毛物质俗称泛碱。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碱絮毛长期残留在结构物表面上,影响了结构表面的色泽,装饰性混凝土的外观会受到不良影响。随着对建筑产品的性能和对外观装饰的需要,对结构外部有彩色要求的混凝土来说,重视防治泛白的出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杨秀昌 《建筑工人》2001,(12):40-41
近些年来,从一些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拆除与维修中经常可以发现,混凝土结构物有膨胀、剥裂等现象。分析原因多因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致。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在国外早有报道,近些年来我国对此也引起重视,然而对此课题的  相似文献   

13.
碱矿渣混凝土是以细磨矿渣和碱性激发剂为胶凝材料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与目前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碱矿渣水泥混凝土具有高强、耐久、节能、水化热低、抗化学腐蚀性强、抗冻融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工程抢修、抗腐蚀混凝土建设、含有毒金属离子的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治理和处置等工程领域。也可有效解决我国特性胶凝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并产生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该文详细论述了碱矿渣混凝土施工工艺,解决了碱矿渣混凝土批量生产及现场施工技术的许多难题,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等作用,造成服役结构过早破坏,带来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硫酸盐、碱骨料双重因素作用会加重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两种作用相互促进,加剧混凝土开裂。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界永恒的主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分析硫酸盐、碱骨料双重作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以供类似工程借鉴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表面泛碱生成的白色胶凝物质在潮湿环境下吸水膨胀,造成混凝土结构从内部胀裂,甚至破坏。预制拼装箱梁湿接缝处常出现表面泛碱质量通病,通常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预防泛碱质量通病。通过对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的预制拼装箱梁湿接缝和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的预制拼装箱梁湿接缝分别进行收缩变形监测和外观检查,分析微膨胀混凝土对预制箱梁湿接缝泛碱质量通病预防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彩色水泥混凝土制品,本文专指彩色水泥混凝土砌块(以下简称砌块)和彩色水泥混凝土地面砖(以下简称地面砖)。砌块和地面砖的着色方法不尽一样,地面砖是表面一层着色,而砌块是整体着色,但也有单独做装饰层的。不管怎样着色,都要求着色均匀,色彩艳丽,起到五彩缤纷的装饰作用。然而目前生产的砌块和地面砖,大多数装饰面不够光滑、颜色深浅不一,还存在返碱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装饰效果。本文就影响砌块和地面砖表面色彩质量的因素和治理措施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表征混凝土在工程环境中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抗冻性近年来也成为碱激发胶材混凝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碱激发胶材混凝土的水化机理和微观结构出发,综述了碱激发胶材混凝土的抗冻性有关研究结果,以及相关的混凝土冻融劣化模型。提出了碱激发胶材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氯离子参与的钢筋电化学反应是海工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的直接原因,而氯离子是通过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通过长期的物理化学过程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阻断氯离子渗入途径是解决海工混凝土腐蚀问题的有效途径。大量文献显示,处于浪溅区和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由于干湿交替,其渗入内部的海水浓度较高,容易发生盐析现象,结晶应力与二次钙矾石产生的应力会使混凝土破坏,裂缝增加,氯离子不断向混凝土内部迁移。出于消除氯离子渗入途径的考虑,在循环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通过聚合物水泥浆喷涂堵塞混凝土表面孔隙;通过喷涂微膨胀水泥砂浆得到致密的保护层;通过表层喷洒有机硅形成憎水表面,使盐析和二次钙矾石难以形成,从而保护了既成水泥石,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郭宁  封卫江 《建筑》2009,(16):74-75
干粉砂浆虽然优势很大,但其在长期应用中会出现开裂、渗漏、空鼓、泛碱等质量问题,其中,干粉砂浆泛碱现象非常普遍而且难以治理。泛碱现象俗称“析白”或“起霜”,是建筑物表面经常发生的现象,其中包括砂浆表面、混凝土表面、黏土砖表面和瓷砖表面等。泛碱一般呈白色粉末、絮团或絮片状。在许多建筑物墙面,尤其是雨篷和墙连接处、屋面排水口处及许多抹灰砂浆表面处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尿素包装厂房结构混凝土损伤调查与损伤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庆石化尿素包装厂房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面积的破坏现象,为评定其结构使用状况,对其混凝土结构进行现场调查和试验室测试。现场检查发现该厂房混凝土已发生严重的腐蚀,这些损伤大多伴随着尿素结晶存在。用体视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现场钻取的芯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混凝土表面逐步向内约40mm范围内混凝土基本上被尿素腐蚀,并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分析混凝土损伤的主要原因既有物理作用,也有化学作用。物理作用是尿素在混凝土中的结晶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化学作用则主要是尿素与混凝土中的碱作用加速了混凝土碳化。尿素分解的氨与混凝土中的碱作用也加剧混凝土的碳化,并且产生的水分引起进一步的腐蚀,特别是加剧钢筋腐蚀。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共同作用下导致混凝土损伤腐蚀;环境湿度对腐蚀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