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使T10A和40cr钢在空气炉中实现超塑性压接,压接温度760~780℃、变形速率2×10 ̄(-4)s ̄(-1)、压力50~90MPa、时间5~10min,接头可获得与基材40Cr一致的强度。研究了压接区的显微组织,测定了碳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2.
钢恒温超塑焊接后的热处理及其冲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40Cr与40Cr,40Cr与T10钢的同种材料及异种材料恒温超塑焊接后的热处理及冲击试验,分析了热处理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恒温超塑焊接接头有相当好的抗冲击性能,钢在恒温超塑焊接后根据不同要求可采取整体或局部热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90℃含Cl-碱性溶液中所研究钢种的电化学行为表明:00Cr18Ni5Mo3Si2(18-5)双相不锈钢耐一般腐蚀和孔蚀性能较0Cr18Ni9Ti(18-STi)奥氏体不锈钢更佳.碱液中的游离NH3、CO32-和HCO3-有缓蚀作用,S2-促使材料活化.EDAX、XPS及TEM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的表面膜均为多价的复杂氧化物膜,以CrOOH、Cr2O3为主要成分.18-5钢表面膜中Cr富集程度较18-8Ti钢高,膜的致密度及稳定性亦高,膜中的MoO3能有效提高钢的耐孔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马氏体与贝氏体组织GC—4超高强度钢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马氏体组织与贝氏体组织40CrMnSiMoVA(GC-4)超高强度钢的腐蚀疲劳(CF)裂纹扩展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不显微组织状态下,GC-4钢在3.5NaCl溶液中的CF裂纹扩展曲线上,都出现了类似于应力腐蚀的平台区,而且马氏体组织GC-4钢的平台区裂纹扩展速度远大于贝氏体组织。断口分析与理论研究表明,氢脆在GC-4钢的腐蚀疲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长娥 《钢管》1999,28(2):57-61
开发了在CO2环境下使用的0.01C-11Cr-1.5Ni-0.5Cu-0.01N及在CO2+微量H2S环境下使用的0.01C-12Cr-5Ni-2Mo-0.01N管道管用马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该两种钢管的强度都是X80级,夏氏冲击值在100J(-40℃,焊接状态)以上,具有无需预热及焊后不作处理也不会产生裂纹的优异焊接性能。指出CO2环境用11Cr钢比0.2C-13Cr钢具有更优异的耐CO2腐蚀性能,并显示了CO2+微量H2S环境用12Cr钢管在10%NaCl水溶液、pH4.0,0.002MPaH2S条件下的耐SSC性能。此类钢管适于替代过去输送管道管使用的靠腐蚀抑制剂防腐的管材,以及双相不锈钢等高价耐蚀材料。  相似文献   

6.
王殿芬  王亚勤 《铸造》1997,(11):30-33
针对低碳Cr-Ni-Mn不锈铸钢,通过改变钢中锰含量,使其强、韧性配合良好。结果表明,含3%~5%Mn时,效果较佳;适量的锰利于改善钢的热裂和冷裂敏感性;焊接后淬硬性不突出、冷裂纹敏感性极小,该钢具有良好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7.
异种钢材的恒温超塑性扩散焊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利用恒温超塑性实现W6Mo5Cr4V2钢和451风的扩散焊接的可行必琢影响因素。通过电镜分析以及蜀机处显微硬度等的测试,对超塑性焊接接头及其界面组织进行了观念与分析。试验表明,经超细化预处理后的W6Mo5Cr4V2钢与45钢,在变形温度Ts=750℃~780℃、预压应力σ0=80~100MPA,压接前保温时间t=-10~15min及接头强度达到母材(45钢)的超塑性扩散焊接。  相似文献   

8.
高慧玲  赵钰 《焊接》1994,(2):9-13
对齿轮用钢30CrMo,40CrNi2Mo,40CrMnMo钢进行了焊接性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冷裂倾向严重,过热区易淬硬,冲击韧性差,预热及焊后热处理,,选择药芯焊丝E70T-5CO2焊及MAG焊,接头性能可满足技术要求。还介绍了齿轮的制造工艺装焊胎卡具。  相似文献   

9.
高强钢应力腐蚀门槛值随强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恒位移试样测量表明,40CrMo钢在3.5%NaCl水溶液中应力腐蚀(SCC)门槛应力强度因子KISCC随屈服强度σs指数下降、即KISCC=1.38×106exp(-8.26×10-3σs).动态充氢时氢致开裂(HIC)门槛应力强度因子KIH随试样中可扩散氢浓度C0(10-6)的对数而线性下降,即KIH=31.1-9.11nC0. SCC时也遵循这个规律.发生HIC型SCC的临界氢浓度Cth随σs指数下降,从而可导出KISCC=ak1exp(-k2σs);其中a=3RT /2(1+ν)VH,RT是热能,ρ是裂纹止裂时的曲率半径,VH是氢在钢中的偏摩尔体积,ν为Poission比,k1和k2则是和成分及组织有关的常数.  相似文献   

10.
012Al钢在气门热精锻模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芬  潘振鹏 《锻压技术》1997,22(3):60-63
气门热精锻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热磨损和压塌。012Al钢(5Cr4Mo3SiMnVAl)的室温及高温的硬度、磨损抗力、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以及氮化能力比3Cr2W8V较高,因此用012Al钢替代传统应用的3Cr2W8V钢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再者,由于气门热精锻模具甚少因数断裂失效,而且012Al钢比3Cr2W8V钢有较高的韧性,因而可以较大地提高012Al钢的淬火温度(约50℃),适当地降低回火温度  相似文献   

11.
12.
谢群集 《电焊机》2007,37(6):106-109
在概要介绍当前华南地区船舶行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回顾了二十多年来华南地区船舶焊接工艺技术与装备应用的基本情况,展望了今后一段时期华南地区船舶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有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焊接科学与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元良 《电焊机》2003,33(7):1-5
阐述焊接科学与焊接工程有关问题,从其内含和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鄢志勇  范潇  冯涛  林松  严靖  金宝  王能庆 《电焊机》2017,(11):45-51
介绍大型水电部件的结构特点和智能机器人焊接技术的特点,智能机器人焊接技术应用于发电设备行业,在焊接效率和质量、制造成本和周期、操作安全环境、特殊位置焊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基础装备制造业提升焊接技术水平的关键,推广智能化机器人焊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威  王旭友  秦国梁  雷震  林尚扬  杜兵 《焊接学报》2007,28(8):37-40,61
针对5A06铝合金,通过一系列对比数据综合分析了MIG焊和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在焊缝熔深、焊缝成形、焊接速度、焊接热输入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MIG平均电流小于200 A的小功率脉冲MIG电弧区域内,等热输入且等焊接速度条件下,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与MIG相比可以提高焊缝深宽比1~2倍,增加焊缝熔深0.43~2.5倍;等热输入且等平均焊接电流条件下,与MIG相比,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可以提高焊接速度0.6~1.5倍,增加焊缝熔深0.5~5.9倍;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可以用高于MIG焊0.6~6.5倍的焊接速度和更小的焊接热输入获得与MIG同样的焊缝熔深;与MIG焊相比,激光MIG复合热源焊缝的铺展性更好,更适合于高速焊接;MIG复合2 kW的激光能量后会增加平均电弧电压、减小平均电流.  相似文献   

16.
裴峰  王平  董力莎 《电焊机》2002,32(4):27-28,31
MAG焊因其高效受到焊接界的青睐,但因飞溅大和形差有其引起机械性能下降等原因,在压力容器焊接上一直受到限制。随着国内外MAG焊设备、工艺和焊接材料的技术进步,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观。介绍了聚酯反应器夹套封头/端盖焊接上采用MAG焊的一些情况,着重介绍了如何从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材料方面解决飞溅和成形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DH36船用钢材编制了垂直气电自动焊焊接工艺,并进行焊接工艺认可试验。以垂直气电焊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焊接技术,实现了DH36船用厚板立缝的一次焊接成形,它凭借焊接速度快、焊缝质量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STT根焊技术的特点、原理,阐述了STT焊接坡口形式,焊接工艺参数中送丝速度、基值电流、峰值电流等对焊道成形的影响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设置。针对STT焊接操作技术,详细介绍了STT根焊在不同焊接位置时的后拖角、焊接干伸长的控制、熔合性能的保证、焊接熔池的控制以及焊接运弧、错口技术的处理技巧等,并总结了焊接飞溅过大、焊接密集气孔、焊道熔合不良等常见焊接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喜亮  廖辉江 《电焊机》2006,36(6):63-65
针对三菱越野后桥的结构特点和特殊的性能要求,主要从后桥壳母体材料、焊接方法、焊熊及焊接参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汽车后桥的焊接工艺。采用该焊接工艺能可靠地保证后桥壳4环焊缝各项性能要求,成功避免了桥壳断裂等不良现象,并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厚板,常用的焊接方法需要开大角度坡口,焊接时采用多层多道焊,焊件往往内部应力较大,变形严重。而窄间隙焊接采用窄而深的坡口,在厚板焊接中具有效率高等优势。针对当前常用的厚板窄间隙焊接技术,本文中主要总结了国内近几年在激光窄间隙焊接,电弧窄间隙焊接和超窄间隙焊接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