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带电检测逐渐应用于移动作业平台,通过研究电力系统安全接入平台的技术原理及其终端接入方式,提出了基于PC终端安全接入方式的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方案,采用3G接入方式解决电力系统内网信息阻隔问题,实现现场终端与内网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通过计算被测设备检测指标的正常率综合判断被测设备的健康状态.系统能有效规范现场工作流程,提高带电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数字沈阳的背景,提出了数字沈阳公共交互平台的物理结构,并说明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其中重点介绍了数字接入平台、Web Services整合平台和模拟语音平台.最后,对平台接入的稳定性和计费的准确性做了大容量测试并分析了系统的性能,从而得出了数字沈阳公共交互平台不仅在理论上是可实现的,而且接入稳定、计费准确,可以进一步推向市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架构的Web服务组合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SOA架构是构建松散耦合Web服务组合系统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研究Web服务组合系统一般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OA架构和分层协议栈机制构建Web服务组合系统的方法,给出了服务分层模型和分层协议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OA架构的松耦合原型系统来实现Web服务组合,可为Web服务组合的研究和企业应用提供灵活的实验及应用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4.
服务组合一直是Web服务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并采用具有能力、意图、信念、愿望等Agent特性的标志语言WAML(Web Agent Marked Language)作为服务描述语言,用WAML语义生成Web服务组合链的方法实现服务组合.并对组合算法的实现中出现图的修正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证明,基于WAML的服务组合算法可行,所得到的服务调用链符合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适应性、接入方式多样性、接入平台多种类的移动接入需求入手,针对移动安全接入现有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用户的接入控制和管理技术,给出了接入认证方案.并采用一体化的方法,设计了移动安全接入的体系结构,实现了一种新的一体化移动安全接入系统,解决了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接入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参考现有认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可信接入认证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及时发现待接入设备是否是安全可信,然后进行正确处理.在确定接入的设备是安全可信后,考虑到下一步此设备需要使用认证授权协议OIAP向服务资源发出申请,但是OIAP协议本身存在基于口令机制的缺陷,为此本文还提出增强OIAP协议安全性的方法.在"八六三"项目"可信计算系统平台"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上述的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孙强  马炳先  孙华强 《计算机科学》2016,43(11):117-120, 134
针对Petri网在服务组合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尤其是如何构建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软件平台,在服务组合的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具体领域中服务的语义功能体系;然后进行原子服务的注册及发布,将各具体服务绑定到语义功能体系中的某一功能;其次实现了基于视图的服务组合构建,用户可在相应视图中通过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方便的服务组合构建,并得到相应的服务组合功能流程;最后进一步将相关功能转换为绑定具体服务实例的Petri网模型,并交由相应的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执行引擎实现执行。实现了从服务组合构建到执行实现的完整功能流程,为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动态执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提供了软件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体的语义Web服务自动组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语义Web服务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服务组合自动化.主体技术因其智能性、自主性等特点在解决语义Web服务组合问题中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分析语义Web服务组合研究现状,分析主体、语义Web与Web服务的紧密关系,论证了基于主体的语义Web服务的可行性并描述了基于多主体的Web服务组合平台架构.介绍了基于主体技术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技术,将服务组合看成是一个多主体环境下的规划问题,给出语义Web服务作为主体动作子类的形式化定义,并针对服务组合问题增加限定条件,定义服务之间的5种关系,试图从逻辑角度,以描述逻辑为基本工具,突出服务的动态性与交互性.最后利用主体的目标规划以及基于描述逻辑的有效推理,给出了服务的自动组合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Web服务组合,提出一种使用动作时序逻辑TLA(Temporal Logic of Actions)进行Web服务组合的方法.Web服务组合与工作流有着共同特征,首先根据工作流的基本控制模式,将服务之间的关系用TLA进行描述,然后提出了基于图的宽度优先搜索的Web服务自动组合算法,并采用TLA模型检验器TLC验证组合逻辑的正确性以及是否存在死锁问题,最后给出了现有的Web服务组合平台BPEL4WS向TLA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Agent的移动Web服务集成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茹蓓  肖云鹏  张俊鹏 《计算机工程》2012,38(9):49-50,54
结合Aglets平台和J2EE servlet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J2ME移动Web服务3层集成方案。在终端层,使用轻量级代理接入方式减少移动设备资源受限系统的负载需求。在Web接入层,采用Web服务标准接入方式确保异构移动平台的统一接入。在移动Agent层,通过多Agent协同工作保证系统高效性与灵活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个移动进货比价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提高无线环境下J2ME设备发现、访问Web服务的效率与健壮性。  相似文献   

11.
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是宝信软件研发部自主开发的基于微软.Net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作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然后讨论了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思想及架构,最后结合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说明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典型企业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是宝信软件研发部自主开发的基于微软.Net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作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然后讨论了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思想及架构,最后结合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说明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典型企业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对比已有教学平台的不足之处,在J2EE架构的基础上,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并运用Struts框架结构.同时结合了Hibernate的持久层数据访M方式,提出了符合新疆高校现状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系跣整体构架,阐述了如何利用J2EE的各项技术开发跨平台、稳定实用、更好的贴近师生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并对该系统中一些主要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对比已有教学平台的不足之处,在J2EE架构的基础上,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并运用Struts框架结构,同时结合了Hibernate的持久层数据访问方式,提出了符合新疆高校现状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系统整体构架,阐述了如何利用J2EE的各项技术开发跨平台、稳定实用、更好的贴近师生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并对该系统中一些主要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RBAC模型中用户代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ASP服务平台用户和服务之间权限分配日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角色访问控制(A_RBAC)模型,利用代理层将平台服务与企业级用户关联,采用分级授权的用户角色访问控制运行机制,实现了用户代理机制下权限访问的区域自治性,并应用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和J2EE技术将其设计实现于合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托管平台。实践证明,该模型有效地降低了权限分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人脸识别智能考勤是教育培训机构实现互联网+转型的一个标志,它为教育培训机构改变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人脸识别的培训机构智慧教务平台的设计过程。平台实现了智能考勤、智能排课、人员管理、试课管理、综合统计等重要模块,可以帮助培训机构实施更高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介绍了一个单一登录平台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实现技术,该系统使用IBMTivoliAccessManagerfore-Business(TAMeb)开发,其安全性较高,目前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可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希望能为实际开发带来具体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吕伟  刘海堂  喻鸣  毛宁 《自动化应用》2012,(6):27-29,31
根据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试验台的功能及要求,应用Matlab/Simulink系统建模方法,搭建了基于PHS总线的软硬件平台综合仿真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依据软件的"高内聚、低耦合"理念,实现了系统信息的可自由配置,同时对待测设备进行了模拟故障注入,得到了准确的试验参数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系统操作方便,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组网实验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网络结构的多样性和网络设备的昂贵价格,真实的组网实验环境通常很难获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用软件模拟网环境的设想。为此对虚拟计算机网络组网平台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系统结构设计。通过采用Form++提供的基础类库,搭建了组网平台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融合VRML技术成功地将网络组网、软件配置和设备三维展示集成起来,最终实现虚拟计算机网络组网平台。该平台成功应用于本科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体现出了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和通信终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系统数据共享、终端互相通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统一通信平台理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本文描述了教育统一通信平台的概念、功能及部署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