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内外污泥预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立文  常亮 《水利水电快报》2009,30(7):13-14,30
为了提高城市剩余污泥的利用效率,污泥预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物理法和化学法等污染预处理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机械法、超声波法、热预处理法、微波法、冷冻法、辐射法、臭氧法、氯气法和酸碱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重介绍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历史流量法、阈值法、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生物量法和定额法等。对各种方法进行了适用范围、优缺点的评述。针对当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截渗墙的主要特点与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得到研究与实践的一些截渗墙质量检测技术,包括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面波法、浅层地震法、工程CT法、垂直反射法、同位素示踪法等,并对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对近年来国内截渗墙检测实践与研究进行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推荐了采用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主,配合地震映像法、垂直反射法或其他方法进行地面检测,以弹性波工程CT方法作为详测手段,条件允许时,用同位素示踪进行墙体渗漏或渗透系数检测的截渗墙质量检测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简要叙述了新奥法施工的特点、理论、施工要点、支护手段与施工顺序以及新奥法的适用范围,指出了新奥法施工的优、缺点,并对新奥法施工作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邓培德 《给水排水》2007,33(6):112-116
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上分析了城市雨水道设计流量的五种计算方法(最大径流量法、空隙容积利用法、滞流式法、芝加哥水文过程线法、容量平衡法),并对七个地区进行了对比计算,推荐采用容量平衡法.  相似文献   

6.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染料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法、吸附法、电化学法、氧化法(化学氧化,光催化法,微波协同法)、生物法以及膜法等,分别介绍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研究、应用及可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高原及其周边27个国家气象台站1981—2005年的降水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全局多项式法、局部多项式法、径向基函数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普通克里金法与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共8种插值方法进行了空间插值,使用留一法交叉检验了不同方法的插值精度,并分析了山西高原年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径向基函数法具有最佳的插值精度,其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1 mm、5.7%、31.4 mm;2各种插值方法按精度高低的排序依次为径向基函数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普通克里金法、局部多项式法、全局多项式法、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反距离权重法;3山西高原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规律,一方面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另一方面表现为东部太行山和西部吕梁山的降水量大于中部汾河谷地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宁安市小三家子村,为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利用核物理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分析各种方法的测量参数的共同点,取长补短,寻求共性确定井位。同时论述了核物理法的操作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去除地铁形变监测信号的噪声,提高形变监测精度,提出了一种以1/2噪声幅度为阈值的小波去噪算法,对地铁形变实时监测信号进行去噪。结果表明,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和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1/2阈值函数法去噪效果更好,平均SNR为24.627dB,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15%、3.12%、1.07%;平均RMSE为0.23mm,与硬阈值法、软阈值法、可调参数阈值函数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0.07%、6.47%、4.32%。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SSA)预测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精度,平均MAE为0.24mm、RMSE为0.26mm,就RMSE值而言,较BP神经网络提高了16.45%。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绿水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水分平衡法、植物生理学法、微气象学法、模型法、遥感法及仪器法的适用条件和特点,认为遥感信息支持下的微气象学法和模型法实际可操作性更大;提出了绿水计算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时间和空间尺度、生产性绿水与非生产性绿水的分离,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下垫面景观变化对绿水评估的影响,同时展望了绿水评估对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局部放电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脉冲电流法、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法、超声波法、无线电干扰电压(RIV)法、光测法、射频检测法及化学方法等。在上述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电晕放电的紫外光特性提出了用紫外脉冲检测变压器内部放电的新方法。分析了变压器电晕放电与紫外光特性的关系、紫外光在变压器内部的传播特性,论证了电晕放电的紫外脉冲法检测原理,提出了变压器内部电晕放电故障定位方法,设计了紫外脉冲监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紫外脉冲法可用于变压器电晕放电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改进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幂函数法、向量模法和加权平均法3种综合指数评价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模糊综合指数法和综合加权法对常州市区几条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实例分别对这两种方法的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最后,对比了模糊综合指数法与综合加权法两种指数法的优劣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5,(7):64-67
以位于永定河东岸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的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了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结合相乘相加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进行了权重与隶属度的模糊运算,与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均具有合理性;模糊运算中相乘相加法和相乘取大法重复考虑了污染物的浓度,结果不甚合理;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去除了隶属度和权重指标中的重复因素,分别削弱和突出了极值的作用,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山洪临界雨量确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山洪临界雨量确定的典型方法,如欧美地区FFG法,日本线性相关法,我国台湾地区的降雨驱动指标法、以及大陆地区的实测雨量统计法、水位/流量反推法、暴雨临界曲线法和比拟法等;探索了分布式方法确定临界雨量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以降雨强度、时段雨量、有效累积雨量为指标的山洪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法确定临界雨量的优缺点,提出了山洪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中规定水文分析计算采用P-Ⅲ型分布线型,一般采用矩法估计参数初值,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因Cv的估计与矩法的阶数有关,存在一定的估计偏差,给工程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探讨了极大似然法、概率权重矩法、权函数法、单权函数法、双权函数法、适线法等参数估计方法。以蔡家村水文站55a连续长系列年径流资料和洪峰流量资料为例探讨了7种参数估计方法的应用,并以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方法误差,提出根据抽样样本性质选择恰当的参数估计方法是目前提高设计成果精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实现途径的基础上,综述了流量在线监测中流速面积法和水力学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依据通过局部流速计算断面流量原理的不同,将基于流速面积法的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方法分为指标流速法、流速分布模型法和表面流速法3类。并对比分析H-ADCP法、V-ADCP法、二线能坡法、雷达法、粒子图像法、量水建筑物法及水工建筑物法的优缺点,指出在提高在线监测精度、改善稳定性和促进应用3方面应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乌鲁木齐市各排水系统的管道污水量,采用流速仪法对管道污水量进行了测验,分别采用流速仪法和重力流曼宁公式法进行了流速计算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对比分析,曼宁公式法、流速仪法流速计算成果存在系统误差。依据曼宁公式法、流速仪法流速误差分析结果,管道实测流速按照流速回归方程式进行了订正,订正后的结果误差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7,(3):119-122
将有限数量的传感器布置在适当位置,以获取全面而准确的结构动力响应信息,对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针对高拱坝动力响应监测点的优化布置,融合了MSE法、EI法和MAC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MSE-EI-MAC混合算法。以某高拱坝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拱坝模态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应用MAC法、EI法、MSE-EI法和MSEEI-MAC法计算分析了拱坝动力响应测点布置的优化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MSE-EI-MAC混合算法计算得出的优化方案优于其他方法的,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水电站基础中混凝土防渗墙接头方式的应用,主要包括双反弧法、单反弧法、套接法、置换法,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飞 《湖北水力发电》2023,(9):29-31+60
综合能源系统效益评估极为重要,其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涵盖了经济、安全、环境、社会、能耗等层面,评估方法包括了TOPSIS法、ANP法、AHP法、熵权法、灰色聚类法等方法。主要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已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方法,但是多数评估指标和方法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尚需进行针对具体实例的实用性验证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