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影片<赵氏孤儿>是陈凯歌导演根据历史题材改编的电影作品.通过讲述程婴为报仇雪恨.而将赵氏孤儿养大成人,并最终杀死仇人屠岸贾的故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人性的深层发掘与演绎,通过影片主题的层层深入,揭示出在亲情与复仇的碰撞下,人物的人性、尊严与信仰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人物品评这种文化现象的溯源,理清了《文心雕龙》之前的人物品评的脉络,并且结合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文心雕龙》中的人物品评方法,最后略述了人物品评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3.
人物塑造在剧作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物心理的典型细节在人物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剧作心理细节包括人物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它应该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电影导演对剧作心理细节的表现必须坚持人物心理细节与人物性格相契合、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相协调、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三原则。萨姆.门德斯在《美国丽人》中对主人公心理细节的处理,正是这种心理细节电影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解读《儿子与情人》的所有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问世以来,对于作品申的“儿子”、“情人”的人物关系学术界有不同解读。根据不同解读将《儿子与情人》的所有格形式归纳为6种:狭义“俄狄普斯情结”型、广义“俄狄普斯情结”型、泛指型、庄陶型、结构型、女人悲剧型。劳伦斯三易其稿,将原名《保罗·莫瑞尔》改为《儿子与情人》,有意识地模糊人物关系使不同的读者获得不同的阅读效果。《儿子与情人》所有格的不确定性可以导致不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剧本创作作为动画前期创意的核心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将从动画剧本的故事题材,戏剧性冲突的安排,以及剧本对于人物角色性格的塑造三个方面来分析国产动画剧本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人物教学问卷调查分析,从历史人物入手,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学生以鲜活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对<绿野仙踪>与<红楼梦>中金钟儿与尤二姐的相似之处,评论家多从人物自身所属类型、性格的逆转变化、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等角度着手予以阐释,本文另辟蹊径,试从作品中相关人物以及所在的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部《誓言无声》又使谍战题材重新回归荧屏。2006年的《暗算》三部曲的出现,让谍战剧摈弃了以往叙事的俗套路,开启了叙事手段的新篇章。2009年《潜伏》的出现使谍战剧达到了巅峰时刻,全国掀起了一阵谍战狂潮。谍战剧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的打动着观众的心。人物是谍战剧的灵魂所在。本文通过研究新时期谍战剧塑造人物的特点,剖析究其内在的特色和走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推动谍战剧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剧目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戏曲表演程式的基本功,学会运用唱腔、念白、舞蹈、身段等艺术表现手法,将每出剧目的中心事件和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行动等完整地表现出来。创作上没有固定的训练模式,掌据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戏曲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消化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功,就能够把它们化做我们所需要的技巧和工具,能够很好地随心所欲地使用,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10.
指出要想把科研人物写出特色 ,首先要写出科研活动的本质特点 ,然后突出科研人物的主体个性 ,同时增加通俗易懂的科技知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冶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金属学会和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金属学会会刊和冶金行业综合类科技期刊,由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创刊于1991年,现为月刊。《中国冶金》已正式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专访栏目内容形式广告宣传形式和正文报道形式为主的两种专访。2专访类型(1)人物专访。以结合社会热点及时报道为冶金行业做出贡献的精英人物为宗旨,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对人物的要求和关注程度高,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专访案例     
正为了推动中国冶金行业的高速发展,更高效地向钢铁企业推荐先进、更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作为中国金属学会的唯一会刊《中国冶金》杂志,在学会及杂志编委领导的共同关怀和支持下,将于2015年以专访的形式隆重推出《中国冶金》"冶金精英人物/企业风采"推荐活动,计划在采矿、焦化、烧结和球团,大、小高炉、炼铁、炉外处理、转炉、电炉炼钢、连铸、加热炉、轧机、检测、压力加工、材料研究、能源环保等钢铁工业的每一个技术领域重点推荐"冶金精英人物/风采企业"的活动。并将在中国金属学会2015年的150多场、高达2万人次的专业技术会议中以会刊的形式向与会代表推荐,同时通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安娜·卡列尼娜自身的悲剧境遇入手,探悉体现在她的悲剧命运形成过程中的人物的心理历程,从而更直观的体现这一人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秋园是我国近代山水画坛上的"非学院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生未得名师指点,全靠自学成材,而且还是业余作画,由于聪明好学又功底深厚,作出了很大成就.本文将对他的山水画绘画风格与形式语言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电影,尤其是长久不衰的经典电影早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活跃在荧幕上,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其中,<阿甘正传>的人物语言尤其具有代表意义,本文从人物话语进行挖掘,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人物语言的特点加以分析,去揭示阿甘近乎于痴的语言和直线思维给他带来了谁都意料不到的精彩结局.  相似文献   

16.
儒法思想之融通,在历史渊源上呈现为"儒法同宗"的命题.管仲的思想是其实质依据,后来稷下学官的<管子>将其文本化.李悝、吴起师儒而任法,开"儒家"向"法家"转变之先河."杂家"尸佼曾为商鞅之师,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杂以法家思想,亦体现了儒法思想的融通."转关人物"的思想不但从学术源流上印证了法家出于儒家的命题,且揭示了法家的"政治家"本质,蕴涵了对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人物思想矛盾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看成是一种聚合着个人与历史色彩的想象上海的方式,这部小说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上海式的"启蒙".通过赋予小说中诸多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状况,以种种关乎日常生活话语的阐释,想象性地介入到小说所虚构的主体,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的言说和遭际,传达他们对人生现实和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及在不断地探求中所滋生的困惑和痛苦,并最终透过隐藏在种种表层之下的城市形态、时代幻想和精神迷茫,揭示作者所表现的现实审视和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18.
在<大瀑布>中,欧茨以史诗手笔勾画了美国传统的男权世界,将上世纪美国男性的群生相展现在读者眼前.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沦为男权体系的受害者,传统男性气质导致男性自身的迷失和毁灭,只有抗争和解构男权思想才能赢得男性的救赎和重塑.  相似文献   

19.
八大山人,作为中国画历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世人,得到社会的肯定,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将自己前朝遗民的思想充分表现在画幅之上,以及开创了自己特有的"廉"的构图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性别、种族、阶级的角度揭示了人物孤独的根源,分析了错位的性别意识导致个体的自我迷失、内心的孤独感无可去除,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不仅是黑人们苦难的根源,还麻木了他们的灵魂,是他们之间自由交流的障碍,使人物陷入精神隔绝的鸿沟,而人物的阶级意识和他的共产主义的理论主张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内心被绝望和巨大孤独感占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