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黏度、高黏度指数加氢基础油存在浊点偏高的问题,以此为原料采用单段贵金属加氢精制难以获得固态石蜡指标合格的食品级白油,在实验室里开展了低温贵金属脱蜡催化剂与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组合催化剂生产低浊点食品级白油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复合分子筛AEL-MCM、MFI-MCM制得的两种贵金属脱蜡催化剂和以无定型硅铝制得的贵金属精制催化剂形成的组合催化剂,采用浊点达18℃的300N和浊点达12℃的600N加氢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一段加氢工艺,在总体积空速与单段贵金属精制相同的情况下,脱蜡催化剂反应温度在240℃以上、后精制催化剂温度在220℃以上即可获得浊点低于-10℃且固态石蜡合格的大黏度食品级白油;得到的食品级白油收率超过99%,产品分馏只需要采用200℃常压汽提即可。  相似文献   

2.
加氢脱蜡催化技术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筠 《当代化工》2006,35(4):239-242
以石蜡基各类蜡油馏分油为原料,应用加氢处理(RLT)、临氢降凝技术(RIW)、异构脱蜡(RIW)组合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通过对不同工艺的特点、产品分布、产品性能进行分析比较。为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提供依据。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工艺,产品可达APIⅡ类基础油,但产品收率低,加工流程长,加工成本高,不适合以大规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装置。脱蜡油:加氢精制-临氢降凝工艺,临氢降凝反应主要体现在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中,粘度指数的提高受到局限,不适合生产APIⅡ、APIⅢ基础油,该工艺适合重质脱蜡油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过程,尤其适宜生产白矿油原料。脱蜡油、蜡下油:异构脱蜡工艺,蜡下油具有凝点高,蜡含量高的特点,成为异构脱蜡技术的较理想原料,采用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生产通过调整原料质量和控制反应深度可生产满足VHVI基础油,满足APIⅢ类基础油标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及含硫油润滑油馏分为原料 ,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 /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异构脱蜡 /补充精制工艺制取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的中型试验 ,结果表明 ,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 ,加氢法具有目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中海油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石蜡基VGO4为原料,经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得到收率为38%、黏度指数为112、倾点为-15℃、氧化安定性时长为398 min的HVIP 10润滑油基础油;以石蜡基VGO4为原料,经酮苯脱蜡-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条件更为苛刻,且目标产品收率较直接采用三段加氢工艺的实验结果低11%。  相似文献   

5.
蒋立敬  牛景弘 《沈阳化工》2000,29(2):115-117
介绍了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及含硫油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制取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的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加氢法具有目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刘林东  全辉  姚春雷 《当代化工》2021,50(6):1379-1382,1386
介绍了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减压蜡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加氢工艺以及催化剂级配技术在某石化企业80万t·a-1特种油品生产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此工艺具有流程简洁、原料适应性强、产品种类多且生产方案灵活等特点,可以高效稳定生产性能优异的轻质白油、APIⅡ类、III类润滑油基础油和食品/医药级白油,实现了对重质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山东清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特种油加氢装置生产出HVIⅢ+类润滑油基础油以及医药食品级白油产品,标志着该公司高端特种油项目试生产成功。VI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属于高端润滑油,具有高黏度指数、高收率和相对偏低倾点等特点,受到国际高端润滑油市场的青睐。目前国内仅有茂名石化等少数炼厂能够生产HVI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小试催化剂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异构脱蜡及补充精制催化剂工业放大。依托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万t/a润滑油基础油装置,进行了自制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催化剂的工业侧线试验,考察了液时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时体积空速为1.0~1.3 h-1、反应温度为320~335 ℃、反应压力为12 ~14.5 MPa、氢油体积比为590:1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液收(液体产物的收率)>98%,比工业装置高3.4%,润滑油基础油总收率为76%,比工业装置高1%~2%,产品各项指标合格。侧线催化剂性能稳定,1 500 h运行过程中,反应温度仅提高1 ℃。催化剂整体性能与参比催化剂相当,侧线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王士新 《工业催化》2015,23(1):50-53
介绍了使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FV-10型石蜡加氢催化剂进行高压加氢制取食品级微晶蜡、医药及食品级凡士林和润滑油基础油的试验情况。其中,微晶蜡和凡士林加氢试验采用高压一段串联工艺,轻脱沥青油脱蜡油加氢制取润滑油基础油试验采用高压一段加氢工艺。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微晶蜡加氢产品质量符合GB22160-2008食品级微晶蜡标准;凡士林加氢产品质量分别符合GB1790-2003医药白凡士林标准和SH/T0767-2005食品级凡士林标准;轻脱沥青油脱蜡油加氢产品质量符合中国石化HVIⅠa润滑油基础油标准。  相似文献   

10.
3万t/a白油加氢装置采用异构脱蜡催化剂FIW-12U和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FHDA-1,以10万t/a加氢减底油组分为原料,通过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工艺,可以生产符合国家标准GB1886.215—2016的食品添加剂白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连石化公司大庆/尼罗(体积比为1∶1)减三线脱蜡油糠醛精制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HVI400SN酸值不合格,以减三线脱蜡油为原料油,进行糠醛脱酸研究,考察剂油体积比、抽提温度对精制油酸值和收率的影响,运用数学方法求出精制油酸值合格的最优操作条件,并采用假二段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剂油体积比为5∶1,塔顶温度120℃,塔底温度80℃的条件下,对减三线脱蜡油进行糠醛精制脱酸,精制油收率为65.32%,粘度指数为104,酸值能够达到集团公司通用润滑油基础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减压蜡油VGO作为原料,在贵金属作用下,进行加氢预处理(脱硫、脱氮、脱金属、脱氧)-高压临氢异构降凝-高压加氢补充精制,制备润滑油基础油与白油。通过过设计实验表明,该工艺可以得到饱和烃量大于99.99%的氧化安定性和较高的色度绿色环保的白油。  相似文献   

13.
以中海油石蜡基减压渣油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结果研究表明:通过该组合工艺,得到了运动黏度(100℃)分别为20.7和13.88 mm2/s,黏度指数分别为114和100,倾点分别为-12和-18℃,氧化安定性时长分别为392和392 min的90BS光亮油和650N,且目标产品与市售同类产品性质相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烷烃转化新催化材料及新过程研究组研究员田志坚团队开发的煤基费托合成蜡加氢异构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技术,在新疆克拉玛依白碱滩区中试装置上开展生产试验,以国产费托合成蜡为原料,高收率批量生产出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产品。生产试验中,2 cSt产品粘度指数达到112,倾点-60℃;4 cSt产品粘度指数达到140,倾点-46℃;6 cSt、8 cSt和10 cSt产品粘度指数均超过152,倾点低于-30℃。其中,4~10 cSt产品达到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可作为超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应用于各类发动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压缩机油、润滑脂等。与目前市场上主要润滑油基础油产品Ⅰ、Ⅱ类油相比,该类产品具有更好的黏温特性,在节能减排、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等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除主产品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之外,该技术还副产无芳烃溶剂油、钻井液、工业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15.
减三线生产润滑油基础油优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庆鑫  陈树群  李少萍 《广东化工》2009,36(6):43-45,253
由于原油价格高,企业原油加工量不断提高,炼厂生产润滑油的原料变化频繁,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基础油的质量和收率,基础油生产工艺优化选择对指导工业生产极其重要。文章以卡宾达与阿曼1:1混合原油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实验室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过程,进行最优生产工艺条件筛选,采用优化工艺条件能够生产出符合HVI la250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6.
冯全 《化工中间体》2023,(22):161-163
文章对中海油泰州石化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生产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时催化剂性能、产品收率与品质、氢耗和能耗等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泰州石蜡基装置的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加氢裂化处理温度380~385℃,异构脱蜡处理温度355~365℃,加氢精制温度245~255℃,装置采用雪佛龙工艺包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氮活性,原料氮含量的平均值由1144.24mg/kg脱除至1.67mg/kg,脱硫率均达到99.8%以上,脱氮合格率达100%;产品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所产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较高的黏度指数、饱和烃含量>99%、硫和氮含量低、良好的低温动力黏度、低倾点,相关性质参数与同类进口主流产品相近,部分性能指标优于进口产品,较好的满足本地化供应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采用Pt-Pd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在连续加氢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生产工业白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低氮油品加氢精制后的芳烃转化率均高于80%,2~#高氮油品加氢精制后芳烃转化率不到10%;温度、压力、空速的变化对芳烃转化率有较大影响,在反应压力15 MPa、反应温度220℃、体积空速0.6 h-1的条件下,1~#产品油中的芳烃质量分数为3.3%,芳烃转化率为89.56%;1#产品油在实沸点蒸馏装置上经过切割后,280℃~300℃、300℃~320℃馏分段油基本能满足5号、7号工业白油(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异构脱蜡基础油与进口白油对氯化镁载体型高效球形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并用蒸馏法、密度计法和黏度指数计算法等分析了两种油的组成和基本物性,同时利用SEM和GPC表征了催化剂和聚合物。结果表明,与进口白油相比,异构脱蜡基础油的基本组成与进口白油接近;采用异构脱蜡基础油配制催化剂在技术路线上可行,经济上优于进口白油;异构脱蜡基础油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丙烯的堆积密度、熔体流动速率和等规指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大庆和涠洲混炼油(体积比为1∶1)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糠醛为溶剂,考察了剂油比、抽提温度对润滑油基础油糠醛精制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精制油的粘度指数随剂油比的增加和精制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精制油的收率随剂油比的增加和精制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温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精制油收率有变化,而粘度指数与折光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套异构脱蜡装置在大庆油田化工总厂试车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高档润滑油基础油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投资5.6亿元的异构脱蜡装置于1997年4月破土动工,装置采用美国雪佛隆公司异构脱蜡专利技术,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收率高、安全性好等特点,且整套装置均采用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其产品粘度指数高、倾点低,技术含量高,所以被定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今年重点开发项目。我国首套异构脱蜡装置试车成功@李纪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