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不溶性含钾岩石和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硅钙钾肥中含有水溶性硫酸根离子,其含量是影响硅钙钾肥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钙钾肥中的水溶性的硫酸根含量.于420hm波长处,硫酸根浓度在20~160μg· mL-1范围内与铬酸根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5.6815x-0.0242,r=0.9...  相似文献   

2.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为了快速准确大量地测定土壤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微量的硫酸根离子进行测定,获得了有意义的实验结果,于420 nm波长处,硫酸根浓度在1.00~40.00!g·m L-1范围内与硫酸钡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079x+0.0069,R2=0.9994;加标回收率达95%;值得指出的是温度对稳定剂的影响较为突出。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3.
赤泥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其含量对赤泥的回收利用过程带来麻烦,也对回收产品的质量有影响.本文用2种方法测定赤泥中的硫酸根并进行对比,希望找到简便、快捷、准确、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在410nm硫酸根在0~6.00mg·(50mL)-1范围内与铬酸根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1747x-0.00...  相似文献   

4.
涂悦鸿 《广州化工》2011,39(23):100-102
在pH=5.0的乙酸-乙酸钠条件下,铝-铬天青S-乙二醇形成三元配合物。测定在最的吸收波长为549 nm处,对浓度在0~7μg/mL范围内的铝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吸光度与铝标准溶液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0.1519x-0.0371,线性相关系数R2=0.99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1%。该法操作简单,显色灵敏、稳定、精密度高。适用于茶叶中铝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钙渣中含有杂质硫酸根,其含量给磷石膏钙渣制备轻质碳酸钙工艺中除杂过程带来负担,同时是影响轻质碳酸钙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石膏钙渣中的硫酸根,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较好的钙渣中硫酸根的测定方法。在410 nm波长处,硫酸根为0.00~6.00 mg/mL时与铬酸根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168 4x+0.003 2,r=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6%~102%。该法可用于测定钙渣中硫酸根含量,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以满足测定要求并应用于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6.
氧化铝冶炼排出的固体粉状废弃物(赤泥)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赤泥中的水溶性硫酸根,在波长420nm处,硫酸根在0~0.12mg/mL范围内与铬酸根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98%~106%。该法可用于测定赤泥中水溶性硫酸根含量。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果柑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果柑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维生素C标准品为对照品,采用固蓝盐B分光光度法于4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表明:维生素C标准浓度在0.0~20.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557x-0.0083,R~2=0.9996;黄果柑中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27.6mg·100g~(-1);精密度为S=0.515,RSD=1.87%;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2%。固蓝盐B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回收率好,适用于黄果柑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赛北紫堇中总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0 nm处测定赛北紫堇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测定在6.48~38.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0825x-0.00200,R2=0.99979(n=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9%。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赛北紫堇总生物碱含量具有稳定性好、方法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浓硫酸为干燥剂进行干燥净化的氯气中会夹带微量硫酸根离子,其含量直接影响后续用氯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能。本文采用硫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气中的微量硫酸根含量,于430nm波长处,硫酸根浓度在2.53×10-6~523.93×10-6范围内与硫酸钡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3.56x+0.007,R=0.999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8.2%~102.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简化RP-HPLC法同时测定茶碱和可可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同时测定茶碱和可可碱含量的HPLC条件:Symmetry C18柱,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流速1 mL/min。在此条件下茶碱(TH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186×106x-1.025×105,r=0.999 9);可可碱(TB)回归方程:y=3.011×106x-4.092×104(r=0.999 8),进样量分别在0.09~1.35μg和0.036~0.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待测水样中若残留过硫酸盐会对COD的测定产生干扰。考察了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情况,分析干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干扰措施。研究表明,残留的K2S2O8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从而使COD测定值高于实际值,其浓度与COD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1 mg K2S2O8对COD变化值的贡献约为0.029 79 mg。在COD标准溶液体系中,ΔCOD1(COD测定值与原水实际COD的差值)和线性方程计算的ΔCOD2(K2S2O8对COD的贡献值)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0.88%~1.99%;在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体系中,ΔCOD1与ΔCOD2的差值为原水实际COD的1.23%~7.18%。该线性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水样的COD,借此可消除残留K2S2O8对COD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李广超  吴宏  卢菊生 《工业水处理》2011,31(2):69-70,88
通过测定Cr3+、Cr2O72-和Ni2+ 的吸收曲线及标准水样的COD,研究了Ni2+对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中Ni2+质量浓度<100 mg/L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若水样中Ni2+质量浓度>100 mg/L时,应将水样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分析测定三氧化铬中氯离子和硫酸根含量的方法。选用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将铬酸根还原成氢氧化铬沉淀,分离除去后,以5.0 mmol/L Na_2CO_3/1.0 mmol/L NaHCO_3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 L/min的条件下分离测定。在0.1~20.0μg/m L的范围内,氯离子线性方程为y=0.300 3x+0.051 5,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016μg/m L;硫酸根线性方程为y=0.177 2x-0.000 5,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29μg/m L。经过方法学考察,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均5%,样品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回收率在81.4%~101.8%。  相似文献   

14.
热活化过硫酸盐是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有机物。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 H以及过渡金属(Fe2+)对丁基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系统反应温度能够增加丁基黄药的降解率,热激活过硫酸盐降解丁基黄药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898 9),温度对丁基黄药降解速率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R20.960 5)。当温度为20~50℃时,计算出的反应活化能为69 k J/mol。随着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常数增加,并与过硫酸盐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利于丁基黄药的降解,此外,Fe2+的添加可以大幅度促进丁基黄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王彦 《广州化工》2011,39(13):108-109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中的砷。在酸性介质中,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通过载气导入仪器,在波长193.7 nm处进行测定。线性方程为y=3.011x-0.0002,R=0.9992。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活化过硫酸盐对破乳后的金属切削废液进行氧化处理,研究了温度、热活化时间、过硫酸盐投加量和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阴阳离子、官能团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作条件为:S_2O~(2-)_8∶12COD_0=2.4,pH=5,活化温度100℃,热活化3 h,COD去除率达到96.89%,出水COD=193.6 mg/L。金属切削废液中的Cl~-被SO~-_4·氧化生成Cl_2,Ca~(2+)、Mg~(2+)与反应产生的SO~(2-)_4生成白色沉淀,含有苯、酰胺、羧酸、醇类、胺类、卤化物以及芳烃类有机物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有机物含量浓度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盐酸肼屈嗪在碱性条件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建立了碱性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肼屈嗪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该体系的反应条件。实验发现最大显色波长分别在420 nm和600 nm处,最大褪色波长在530 nm处,在此三波长处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1.566×106、3.40×106和2.43×106L/(mol·cm),盐酸肼屈嗪浓度均在0.01~0.07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是A=7.903 6C+0.030 9、A=12.368C+0.062 4和A=17.311C-0.144 1,相关系数R分别是0.999 5、0.999 8和0.999 4,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回收率均在98%~102%之间。所拟方法成功地用于盐酸肼屈嗪片剂中盐酸肼屈嗪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硼酸催化茚三酮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刘清华 《广东化工》2013,(19):158-159,167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建立测定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采用离心的方法提取样品中的咖啡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 nm处测含量。结果:咖啡因浓度在5~50μg/mL范围内与紫外吸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y=0.0489x-0.0084,R2=0.9991)。可口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为93.5μg/mL,回收率为99.1%,RSD%为0.94%;百事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为101.0μg/mL,回收率为100.4%,RSD%为0.64%。结论:此方法准确、简单、快速,适合可乐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李敬良 《河北化工》2012,35(2):30-31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己唑醇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条件为:采用ODS2 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3∶2),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结果表明,己唑醇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线性相关y=21 471x-113 689(R=0.999 9),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建立怀牛膝和川牛膝中的杯苋甾酮和β-蜕皮甾酮的HPLC的分离条件,并用于同时测定杯苋甾酮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使用CN色谱柱和安捷伦LC1200仪器,确定以色谱纯的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 L/min,柱温30℃,通过仪器的全波长扫描确定242 nm为最佳检测波长。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杯苋甾酮浓度在9.4~47.0 ppm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8x-21.14,R~2=0.9992;β-蜕皮甾酮浓度在99.64~169.6 ppm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843x-462.17,R~2=0.9894。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可用于同时测定两者中的杯苋甾酮及β-蜕皮甾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