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水嘴重金属析出指标和水嘴原材料中重金属质量百分比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别,并对国内水嘴重金属析出相关标准从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三个层次进行了检测方法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对QB/T 1334和GB 18145新版和原版标准中铅析出指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电镀装饰铬对铜合金陶瓷片密封水嘴六价铬析出量的影响,按照标准规定方法对水嘴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电镀前后的水嘴六价铬析出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水嘴用原材料HPb59-1铜合金中的铬含量非常低,电镀装饰铬对铜合金陶瓷片密封水嘴六价铬的析出量有很大影响,会增加六价铬的析出量.  相似文献   

3.
IF钢中的析出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财年  王作成  韩福涛 《材料导报》2005,19(5):50-52,64
概述了不同IF钢中析出物的种类、特征和析出规律,介绍了不同元素对析出物种类和析出过程的影响,轧制和退火过程中析出物演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析出物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嘴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145-2014中首次对水嘴中的金属污染物析出做出规定,并作为强制性指标执行。通过结合澳大利亚的水嘴标准——AS/NZS 4020-2005,对两个地区的标准在限值要求、测试方法、检测结果等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用ICP—MS法测定了电缆用铅防护套管的化学成分,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铅防护套管的微观组织、基体中析出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及其基体中析出相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缆用铅防护套管基体中有孪晶组织存在,添加铜和锑元素后存在偏析现象,在基体的晶粒内部及晶界有细小均匀的Cu2Sb析出相。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陶瓷片密封水嘴》(GB18145-2014)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水嘴的重金属析出、密封性能、流量、寿命作为强制性条款,其中重金属析出一款对17种重金属析出规定了严格的限量值,新标准将于2014年12月1日实施。据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对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健康安全需求,国家标准委高度重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将代替原有的标准CB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标准将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同前,新国标的实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将对陶瓷片密封水嘴实施“陶瓷片密封水嘴金属污染物析出限值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α-Fe基中不同尺寸(直径0.5—2.5nm)共格Cu析出物和刃型位错12(111){110}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100—600K)和不同作用位置对析出物和位错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析出物尺寸的增加,位错受到的阻碍作用随之增大。该现象源于析出物尺寸增加导致位错通过时切割面积增大。同时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析出物对位错的阻碍作用,经对比发现1.0nm、1.5nm和2.0nm Cu析出物的临界剪切应力从100K升温至600K时平均降低了0.049Gb/L,而在100K、200K、300K、450K和600K环境下Cu析出物尺寸从1.0nm增至2.0nm时,临界剪切应力平均升高0.096Gb/L,说明析出物尺寸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的影响大于温度。位错在不同位置通过析出物时,发现从析出物中心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最大,且当位错滑移面离析出物中心相等垂直距离时,位错从析出物上半部分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均大于下半部分。这可能是由于位错滑移面下方的拉应力场和Cu析出物的压应力场相互作用贡献较大,导致位错运动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铌对高钢级管线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热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钢级管线钢中碳氮化物析出对提高钢的强韧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高钢级管线钢的成分体系,建立(Nbx,Ti1-x)(CyN1-y)-AlN复合析出的双亚点阵热力学模型,计算出800~1 450℃内两种不同Nb含量的管线钢中碳氮化物复合析出数据,并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Nb的全固溶温度,扩大了高温析出温度区域;Ti元素在1 200~1 450℃内析出速度很快,1 200℃时两种成分钢中Ti的析出量均大于50%;800℃平衡态时,析出物均以NbC为主;Nb对Ti元素的交互作用间接影响到AlN的析出;热力学计算结果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数据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α-Fe基中不同尺寸(直径0.5-2.5 nm)共格Cu析出物和刃型位错1/2(111){110}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100-600 K)和不同作用位置对析出物和位错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析出物尺寸的增加,位错受到的阻碍作用随之增大.该现象源于析出物尺寸增加导致位错通过时切割面积增大.同时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析出物对位错的阻碍作用,经对比发现1.0 nm、1.5 nm和2.0 nm Cu析出物的临界剪切应力从100 K升温至600 K时平均降低了0.049 Gb/L,而在100 K、200 K、300 K、450 K和600 K环境下Cu析出物尺寸从1.0 nm增至2.0 nm时,临界剪切应力平均升高0.096 Gb/L,说明析出物尺寸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的影响大于温度.位错在不同位置通过析出物时,发现从析出物中心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最大,且当位错滑移面离析出物中心相等垂直距离时,位错从析出物上半部分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均大于下半部分.这可能是由于位错滑移面下方的拉应力场和Cu析出物的压应力场相互作用贡献较大,导致位错运动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微波消解温度和不同混合酸消解油漆粉末标准参考物(NISTSRM2582),用ICP—OES测定铅元素的含量。依据精密度、回收率,比较了消解温度、混合酸对NISTSRM2582的消解效果。结果表明,由60mL浓硝酸和180mL浓盐酸混合后稀释到1000mL后组成的混合酸对玩具涂层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微波加热15min能迅速有效消玩具涂层,铅元素的测定值与标称值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12.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更新后,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玻璃制品中铅、镉和锑迁移量。研究了食品模拟物和迁移条件的选择,确定玻璃制品溶出元素要求的种类,并考虑其他元素对铅、镉、锑测量的化学干扰,用本实验方法对样品进行测量,结果满意,其元素铅、镉、锑的检测限达到0.03 ug/L-0.6ug/L,方法回收率为80.43%-87.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5.2%。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基本令人满意,能满足实验室测定食品接触玻璃制品中铅、镉和锑迁移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析出热力学为基础,对Fe-Nb-C-N系统中奥氏体/碳氮化物的热平衡过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平衡摩尔分数、化学驱动力、各组元的原子分数及奥氏体组分等.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相的平衡摩尔分数增大,溶解在奥氏体中的各组元的摩尔分数降低,析出相的化学驱动力增大.在低温条件下,Nb和N元素巳基本析出.碳化物在析出物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取决于钢的成分和温度.对于同一成分的钢种,这一比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水钢试制HRB400抗震钢筋中含有微合金元素V,因其与碳氮原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会有碳氮化物在钢筋中析出.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对含碳量各异的两种钢筋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析出物进行了观察分析,确认第二相为钒碳氮化物.实验结果表明,当钢筋加热温度为1100~1150 ℃时,基体中有大量碳氮化钒析出;当加热温度低于1100 ℃时,钒固溶于基体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研究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微结构演变的先进实验及模拟手段,包括用于显示原子列Z衬度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HAADF-STEM)、分析微区中不同元素三维空间分布的三维原子探针技术(3DAP)、复杂选区电子衍射(SAED)模拟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综述了近年来作者及国内外学者使用这些手段研究Cu元素添加对6000系和7000系铝合金时效过程中微结构影响的进展,包括Cu添加对合金析出序列、时效析出速率、合金的析出硬化效果、析出物(如GP区、β″亚稳相、η平衡相等)的化学计量比及原子占位等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采用热力学、动力学计算及相场模拟等方法在铝合金设计中的应用,指明了通过对铝合金微结构进行定量模拟并结合关键实验验证来实现铝合金高效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测定绿茶中铅元素时采用的几种不同的消解方法和检测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检测绿茶中铅元素的比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火花直读光谱仪分析了110批次不锈钢杯中C、S、Si、Mn、P、Cr、Ni7种材质元素的含量,同时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它们的Pb、Cr、Ni、Cd、As5种重金属元素的析出量.研究了不锈钢材质对重金属元素析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材质元素Ni含量对重金属元素Pb的析出量有显著影响,材质元素C、Si、Mn、P含量对重金属元素Cr的析出量有显著影响,材质元素C、S、Mn、Cr、Ni含量对重金属元素Ni的析出量有显著影响,材质元素Si、Mn、P、Cr、Ni含量对重金属元素As的析出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压痕试验、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等研究Nb元素对热轧H型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型钢中添加0.025%(质量分数,下同)的Nb,在轧制和冷却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屈服强度和-20℃低温冲击功分别为552 MPa、102 J,相比不含Nb的试样分别提升了17.7%和20.0%,且晶粒尺寸从5μm细化至4μm。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铁素体基体内形成的复合析出物(Nb_(1-x)V_x)C与基体的界面能比NbC与基体的界面能更小且形核驱动力更大,因此更易促进Nb以复合析出物形式析出,且纳米析出物平均尺寸从16.3 nm减小至11.46 nm,体积分数从0.053%提高至0.108%,析出强化由55 MPa增加至102 MPa,铁素体硬度由247HV提升至279HV,添加Nb元素后析出强化贡献增量较细晶强化增量高18 MPa。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HPLC-ICP-MS对银勺进行砷、镉、铅迁移量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中性实验条件下,砷、镉、铅均未检出。在酸性实验条件下,检测出了微量的铅元素。对所用银勺进行杂质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锑和铅元素。银餐具的安全性,应引起商家和检测机构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高钢级X100管线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康、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实验室TMCP工艺生产的X100管线钢的组织构成、微观结构、析出物的形态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100为GB(GranularBainite)、BF(Bainite Ferrite)、M/A构成的复相组织,且各相比例和形态对性能影响较大,以GB为主的基体加上少量BF及弥散分布的细小M/A构成的组织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匹配。TEM微观形貌观察发现,贝氏体晶粒内部具有高密度位错和不同位向的板条束及M/A硬化相;萃取复形实验发现,X100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析出物:一类尺寸较大为Ti的析出,一类尺寸较小为Nb的析出物;这两种析出物起阻碍奥氏体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及析出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