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碱作用下通过甲醛N-叔丁基腙与环状N-酰基三氟酮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新型三氟甲基取代偶氮化合物,考察了碱和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以80%~99%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加成产物。此外,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对加成产物进行异构化得到了N-叔丁基腙。该研究不仅扩展了腙参与亲核加成反应的类型,并且丰富了含氟化合物的种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N-取代脲和甲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氨基酰基甲脒类化合物,讨论了活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及底物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草酰氯为活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n(N-取代脲)∶n(甲酰胺)∶n(草酰氯)为1.0∶1.5∶1.2时,室温反应1~4 h可得到产率高达98%的目标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N-苯甲酰基己内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  刘京萍  马腾蛟 《化学世界》2000,41(8):431-432,435
四丁基溴化铵 ( 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 ,用己内酰胺和苯甲酰氯合成了 N-苯甲酰基己内酰胺。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了反应最佳条件是 :TBAB、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 ,反应温度 0~ 5°C,反应时间为 5h,产率大于 80 %。  相似文献   

4.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为单体,以水与乙醇为复合溶剂,以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VP/CL)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采用黏度法测试其K值,以浊点法测试其温敏性,并考察了引发剂、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对共聚物K值的影响,以及单体比例对于温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为质量分数0.3%~0.4%、反应温度65℃、单体质量分数40%、NVCL物质的量分数在40%~50%时,可合成K值与浊点较高、性能稳定的VP/CL共聚物。VP/CL (物质的量比50:50)共聚物浊点为53℃,其在相对湿度90%的高湿条件下对头发的卷曲保持率高达76%,呈现很强的定型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二乙胺、二硫化碳和丙酮为原料制备硫代氨基甲酸酯,再用硫代氨基甲酸酯和N-叔丁氧羰基-1,2-乙二胺反应,合成用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接着进行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的RAFT聚合得到聚合物3,再氨解得具末端巯基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与红外光谱(IR)证明目标产物已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6.
韩春蕊  宋湛谦  商士斌 《化学试剂》2007,29(11):644-646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PCl3或SOCl2酰化得到去氢枞酰氯,与水合肼进行酰肼化反应得到N,N-二去氢枞酰基肼,再分别经过闭环和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各化合物的反应条件;其中N,N-二去氢枞酰基肼的合成可在室温下完成,收率86.2%;合成2,5-双去氢枞基-1,3,4-噻二唑的最佳闭环剂是POCl3,在POCl3既做闭环剂又做溶剂的条件下,收率83.2%;2,5-双去氢枞基-1,3,4-噁二唑的合成中,在P2S5的作用下,以吡啶作为溶剂,收率可达到85.5%;整个合成路线中各步反应的收率都在80%以上,高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和确证。  相似文献   

7.
N-歧化松香酰基肌氨酸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歧化松香和肌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歧化松香酰基肌氨酸。歧化松香先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得歧化松香酰氯,歧化松香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2,75℃~80℃下反应1h,歧化松香酰氯收率为88%,熔程:46℃-48℃。歧化松香酰氯再与肌氨酸进行缩合反应,合成N-歧化松香酰基肌氨酸,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的合成条件为:歧化松香酰氯与肌氨酸摩尔比为1.0:1.9,27℃下反应2.75h,反应体系pH控制在8~9,以丙酮与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作为溶剂,产物的收率83.96%。歧化松香酰基肌氨酸钠盐溶液的cmc为5.16mmoL/L,水溶液的pH值为7.9,其发泡能力和乳化能力与K12相近。  相似文献   

8.
李燕云 《化学世界》2003,44(7):362-364
以硬脂酸和N,N-二甲基丙二胺为原料、二甲苯为溶剂、有机锡为催化剂合成了抗静电剂CyastatSN的中间体-N-硬脂酰基-N’,N’-二甲基丙二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物料配比n硬脂酸:n胺=1:1,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与胺总量)3%(质量分数)。最优条件下的试验收率近90%,并对中间体进行了IR光谱分析及纯度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三氯硫磷为原料,用相转移催化方法(PTC)在碱性条件下与长链醇作用合成了两个O,O—二烷基硫代磷酰氯,然后经过氨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长链双(硫代磷酰基)亚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合成烷氧基硫代磷酰氯时,用四丁基溴化铵(TABA)作相转移催化剂,三氯硫磷、醇、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2:2.5,反应时间为3~4h,反应温度为40℃,二氯甲烷作溶剂;在合成长链双(硫代磷酰基)亚胺化合物时,以NaH作催化剂效果最好;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杨红  蒋木庚 《精细化工》2005,22(9):705-708
以α-氯丙酸为起始原料,甲酯化后得α-氯丙酸甲酯;在碘化钾催化下,α-氯丙酸甲酯与2,6-二甲基苯胺缩合获得中间体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再在室温下以吡啶作缚酸剂,与系列羧酸酰氯反应15 h,合成了12个新型N-(2,6-二甲苯基)-N-酰基丙氨酸甲酯类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GC-MS、FTIR和元素分析确认。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杀虫、除草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