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引言光学头是一个安装在光学记录/再现设备(驱动器或者播放机)上的关键部件,它以非接触方式沿径向从放置在转台上的CD/DVD光盘上读取或者再现信息。光学头是通过力矩器来驱动物镜沿着盘片的道跟踪和聚焦方向进行调整,以便能够使激光束在指定的光盘轨道位置处聚焦形成满足要求的激光斑点。近来,随着高密度存储光盘和高数据传输率系统的兴起,高性能光  相似文献   

2.
初次使用Linux的朋友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明明在Windows下能够方便读取光盘(或软盘),在Linux下却变的很复杂。这是因为Linux把光驱或软驱等设备都当作文件系统来处理的缘故,我们要读取光盘(或软盘)上的信息,必须先使用mount命令将其加载,然后才能正常读取;要弹出光盘(或软盘)也必须使用umount命令将其卸载后才行。现在有没有好方法实现类似Windows下那样自动读取或卸载光盘/软盘的方法呢?当然有,下面我们就利用Linux下自带的Autofs工具实现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3.
1 引言作为可录光盘CD-R的升级产品,DVD可录光盘(DVD-R及DVD+R,简为DVDR) 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不久将来,DVDR光盘必将成为大批量复制生产的标准可记录存储媒体。因而盘片复制商、生产线制造商、测试设备提供商都越来越关注DVDR光盘。二者在记录、读取原理上近似,日趋完善的CD-R光盘复制工艺为DVDR光盘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下面简单介绍DVD-R光盘技术。 DVD-R光盘规格书中定义了单面单层和双面双层结构。单面的DVD-R光盘是由厚度为0.6毫米的记录层  相似文献   

4.
《电脑爱好者》2012,(5):96-97
不知不觉中,光存储设备就进入到了"蓝色"时代。单层单面光盘的存储容量也从4.7GB直线提升至25GB,以往被称为"海量"的数据现在也可轻易被读取或存储。而且随着诸多成熟产品的上市,价格也在不断下调。三种蓝光按需购买就目前来看,蓝光设备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蓝光光驱、蓝光康宝(COBMO)、蓝光刻录机。首先,蓝光光驱是一种只读光存储设备,只能读取蓝光光盘或DVD光盘,适合于喜欢收集蓝光影片的高清玩家购买。其次,蓝光康宝是一种过渡型产品,虽然只能读取蓝光光盘,但却可以刻录DVD光盘。  相似文献   

5.
在光盘系统中,光学头是复杂而精密的光、机、电集成器件,它的功能是精确地读取并输出光盘所记录的数字信息。光学头主要由半导体激光器、物镜、力矩器(Actuator)和光电转换器(PDIC)等部件组成,而力矩器则是光学头的核心组件。当光盘处于高速旋转的工作状态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如光盘的制作工艺或主轴与盘片的轴孔配合等问题),盘片总是会产生一定的上下起伏、倾斜以及轨道偏移,从而导致信息轨道的读取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将导致信号读出误码率的增加,甚至使光学头停  相似文献   

6.
走近CD-R光盘     
目前,CD-R/CD-RW刻录机已经非常普及,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制作自己的光盘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为了更好地使用它,对CD-R盘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CD-R盘片。 一、什么是CD-R光盘 CD-R光盘:CDRecordable(可录式光盘)的简称。 这是一种可写入的光盘,而且是只能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其工作原理是在空白的CD-R盘片上烧制出“小坑”,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发射点。另外由于数据格式相同,CD-R光盘也可以在普通的CD-ROM上顺利读出。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CD-R光盘有绿、金、蓝三种。另外还可见到黑、黄、绿、粉红及彩色光盘,真可谓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有机染料,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数据记录和读取的原理来看,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蓝光(Blu-ray),又称为蓝光光盘(Blu-rayDisc,缩写为BD),是利用波长较短的蓝色激光(波长405nm)读取和写入数据,因此得名。激光刻录原理光盘存储属于非磁性记录介质,经激光照射后,光盘表面可形成小凹坑——光盘表面介质的吸光能力强,熔点低,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其照射区域由于温度升高而被熔化,在介质膜张力的作用下熔化部分被拉成一个  相似文献   

8.
CLV(Constant Linlear Veloci Ly)叫做恒定线速度方式,这类型光驱特点是读取光盘内圈时加快转速,可以保证在读取盘片内外圈时有大致相同的传输速度。CAV(ConstanL Angsular Volocity)叫做恒定角速度方式,即“无论激光头读取光盘片外圈还是内圈时,马达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光盘内圈的周长无论任何时候也会小于外圈,而光盘上存取数据区域的密  相似文献   

9.
1.引言可记录光盘(CD-R,DVD±R)可视为一个多层膜系组成的光学系统。信息层(染料层)是其中的关键:控制难度最大,对盘片最终质量影响最大,因为所有的最终用户数据将记录在信息层上。随着可记录光盘媒质技术的发展,盘片记录密度越来越小(从CD-R,DVD-R,到DVR),盘片的读写速度越来越高(CD-R记录速度从1x,2x到48x,52x;DVD-R记录速度从1x,2x到8x,下一步到16x),染料层也由  相似文献   

10.
伺服系统从媒体介质中恢复出二进制数据流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Reproduced)。经典的光盘信号重构技术是峰值检测(Peak-Peak),该技术算法简单,容易实现,在DVD/CD播放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信号在光盘读取过  相似文献   

11.
一、分类光盘按其读写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1.只读型光盘(CD—ROM):是一种由厂家用激光写入各种信息,用户只能读取其上的信息,而不能再写入其它内容的光盘.这种光盘有CD—I,CD—V,DVI,CD—R(一次写入型CD—ROM),P—ROM(部分是ROM区,其余是可擦写区).2.一次写入型光盘(WORM):是一种用户可写入且只能写入一次的光盘.主要用于图书、档案等领域的信息储存.它比可重写型光盘价格高,使用寿命短.3.可重写型光盘:是一种用户可以多次擦写的光盘.据其记录原理又可将该种光盘分为:磁光型(MO)和相变(PC)型两种.  相似文献   

12.
CD家族简介     
CD是英文Compact Disc的缩写,意思是高密度盘,即光盘。它是通过光学方式读取和记录信息的,写入和读出都是使用激光来实现的。光盘是在70年代末从胶木密纹唱片发展而来的。近十年来,各国厂家十分重视CD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推出了十多种CD种类的产品,并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展示了它巨大的生命力。下面仅对这个家族各类CD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CD-R是英文CD Recordable的简称,中文简称CD刻录机。CD-R的另一英文名称是CD-WO(Write Once),意为只写一次,写完以后的CD-R盘片无法被改写,但可以像CD-ROM盘片一样,在CD-ROM驱动器和CD-R驱动器上反复地读取多次。CD-R的最大优点就是其记录成本在各种光盘存储介质中最低,每兆字节的花费低于人民币0.1元。CD-R光盘的寿命(Lifetime)长达70~100年,而一般传统光盘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一)绪论 光盘压模作为金属模使用在光盘复制生产。可记录 光盘有MO、MD、PD、CD-R/RW、DVD±R/RW及DVD- RAM。这些光盘制造过程大体上分为压模制造,注塑成 型,记录介质涂布,后工序等四个工艺。  相似文献   

15.
挑战榜[200614]任务类型:系统任务内容:在进行批量文件复制时(比如从光盘复制文件到硬盘),如果在这一大堆文件中有一两个损坏而无法读取,那么整个复制过程就会中止。你不得不逐一比对究竟哪些文件复制过去了,而哪些没有。另外,如果不确定复制源中是否还有文件损坏,下次复制还是会失败。此次挑战要求能让复制操作自动跳过无法读取的文件,并且在复制完成后输出没有成功复制的记录文件。  相似文献   

16.
聚焦DVD—RAM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1998年5月推出基于DVD—RAM标准(VER 1.0)的DVD—RAM驱动器及光盘后,9月2日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广该产品。此次发布的DVD—RAM驱动器可兼容多种规格的光盘,如可刻录读取DVD—RAM PD的光盘;可读取DVD—ROM、DVD—V、DVD—R及多种CD规格(包括CD—R/RW)光盘的数据。同时  相似文献   

17.
光盘存储产业技术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1年由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提出激光数字音乐唱片(CD-DA)红皮书标准至今,光盘本身大小120mm直径没有变化,但是每张光盘的存储容量从CD类(表一)的650MB提高到现在DVD的17GB(双层双面记录),在这18年中,记录容量整整提高了26倍多,几乎平均每年就要提高1.45倍。 上述数字一方面反映了光盘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可擦写光盘的CD-RW驱动器将继续成为主流PC最受欢迎的一种外设。一个CD-RW驱动器能重复地从价值只有4~7美元的CD-RW(可擦写光盘)上对文件进行读、写和删除等操作,能从标准的CD-ROM(只读光盘)上读取文件,还能对只值1美元的CD-R(可写光盘)进行读和写文件操作。  相似文献   

19.
1引言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盘存储技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以存储容量为例,从第一代CD(Compact Disc)光盘的650MB,发展到当前广泛使用的第二代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s)光盘的4.7GB(单面单层),再发展到第三代蓝光(BD:DBlu-rayDDisc)光盘的25GB,其存储容量的增长非常迅速。另一方面,光盘技术深刻的影响了出版物的发行模式。在光盘出现之前,发行出版物载体主要是模拟的物理媒介,它们具有容量小、形式单一以及无法复原到初始状态等缺点。光盘则不相同,记录信息需要进行数字化、纠错和调制编码处理,其突出优点是对干扰和噪声…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可记录光盘(CD-R、DVD-R)通常由塑料基片、有 机染料层、金属反射层和保护层构成。其烧录的原理是 在强激光束的照射下,在纳秒级的时间内,有机染料分 子的内部能级被激发,当内部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被照射的有机染料分子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改变 了其原本具有的良好的透光性,从而在染料层上激光焦 点的微区形成一个暗斑。这种特性使有机染料具有了可 记录的功能。即在记录时用一束高能量的激光束,通过 在染料层“烧”出暗斑将数据“写”入光盘,在读取时 用一束低能量的激光束,或者穿过透明的染料层或者被 非透明的暗斑吸收来实现数据的读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