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针对电力负荷序列波动性强、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SABO-BP模型和Bootstrap的电力负荷区间预测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减法优化算法(GSABO),在保留减法优化算法(SABO)良好的收敛性基础上,融合黄金正弦算法(Gold-SA)来提升其搜索能力;然后,利用所提方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寻优,构建GSABO-BP预测模型,对电力负荷进行点预测;最后,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电力负荷功率预测误差,结合点预测结果确定输出结果的波动区间。经仿真测试,所提方法寻优能力强、鲁棒性好;且相比于其他算法,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区间可靠性、区间宽度等均有显著提升。综合点预测和区间预测效果可知,二者结合有助于准确评估预测误差,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6,(20):64-66
考虑到传统的线性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电网管理系统的要求,使用更适用于电力电网负荷的预测任务的非线性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由于常规的BP神经网络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收敛效率低等问题,该文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BP神经网络权值训练算法进行优化,提高预测模型的收敛效率和自学习能力。通过实例对所研究的预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训练次数和训练耗时均低于常规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同时改进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2019,(6):101-105
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气象因素影响着电力负荷的使用情况,提出了考虑气象因素的基于PCA-LM-BP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由于气象因素数据量较大,采用PCA方法对天气因素进行主元分析,选取出对负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引入到负荷预测模型当中。由于传统的BP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采用LM算法对其进行改进,提升其预测精度。将PCA提取的主要天气因素及历史负荷数据作为LM-BP算法的输入,预测的负荷值为输出。通过算例仿真分析,分别对比BP算法,GA-BP算法,LM-BP算法的负荷预测值及误差值,可以发现LMBP预测的负荷值与实际值更接近,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研究的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方法在预测过程中,未考虑负荷终端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存在预测精度较低,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CN和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方法。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建立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模型,分析记忆状态,对电力终端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编码非数字特征,确定预测模型。利用均方误差公式得到的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模型的损失函数,通过数据预处理、优化数据参数、训练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模型完成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CN和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电力终端负荷预测方法充分分析了终端时序性和非线性特点,有效确保预测精度,提高预测速度。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为应用背景,根据电力负荷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基于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其参数。基于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运行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表明,前者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为应用背景,根据电力负荷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基于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其参数.基于SVM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运行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表明,前者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开发电力负荷预测分析系统的主要技术,系统集成了人工神经B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预测方法,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建立电力负荷中期预测模型。系统运用MATLAB科学计算工具实现模块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存储设计,运用GUI(图形用户界面)实现系统仿真界面,方便了技术人员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传统算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负荷预测算法。算法首先利用电量数据当作高斯过程回归的学习样本,并构建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超参数进行优化,避免用共轭梯度法优化超参数的缺点。最后,利用测试集对该模型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基于某地区的电网数据的仿真显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负荷预测算法比神经网络和支撑向量机算法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马尔科夫校正算法对灰色理论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灰色-马尔科夫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运用到短期负荷预测中,并与指数平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改进后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精度。笔者在这三种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时变权系数法建立综合预测模型,对待预测日进行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10.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现有的预测算法在精度及稳定性方面优化存在着欠缺,在此提出一种基于NGO-VMD-FCBF-Informer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为提高原始数据的平稳性,使用VMD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同时利用NGO算法对VMD的IMF分量层数及惩罚因子两个参数进行寻优。针对电力负荷预测受温度、电价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采用FCBF算法筛选出相关性程度高的特征变量作为输入变量。最后采用Informer网络对各个IMF分量进行单独预测,并对每个IMF分量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同时,将该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均值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及均方根误差均低于列举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负荷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