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尕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注水量较低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注入纳米聚硅溶液。通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对聚硅材料增注效果、改善渗透率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纳米聚硅增注技术可以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提高油藏的吸水能力,实现增注;同时驱替实验也表明,选井选层是决定增注效果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气田水回注过程中由于注入量太大引发井筒完整性破坏和发生地层窜漏,开展了气田水回注可注量评价研究.通过建立注入流体-套管-井壁-地层耦合的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进行注水井井筒受力分析;利用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拟合方法拟合注水过程中井底流压数据并获取注入流体波及半径,结合注入层段河道砂体展布确定波及面积;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可注量,形成气田水高压回注可注量评价方法.以L地区气田水回注井可注量评价为例进行分析,该方法考虑的因素客观全面,可以为气田水回注精细化管理提供定量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八面河油田由于注水压力不断上升,部分水井欠注,严重时造成注不进,对应油井因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而使产量下降。酸化是注水井降压增注的有效手段,但需根据不同的堵塞原因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酸化工艺。对原来为见效井组但后期注不进的水井,宜采用常规土酸酸化工艺;对于注水初期就注入困难的水井,宜采用缓速酸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深层稠油油田,进行常温注清水开发,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随着油田累计注入量增加,注水压力已接近地面系统压力,水井欠注目趋严重,采用常规酸化进行降压增注有效期短,经济性差。本文针对稠油水井堵塞机理研究,提出了生物解堵工艺,通过应用,效果显著,为稠油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百口泉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要求注水井采用细分层精细注水工艺以缓解层间矛盾。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中心投捞测试、流量计准确计量各分注层段注入水量的注水井分层注水新工艺,该工艺具有投捞测试方便,分注层段注入量能连续准确计量等特点,在百口泉油田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低渗油藏注水井压裂增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的高速开发中,注水井为地层能量的补充,稳定起到了重作用,本文针对鄯善油田低渗油藏,从注水井地层现状评价,影响注水井注水量的原因,以及注水井增注的针对性措施这三个方向,证证注水井的压裂增注方法。  相似文献   

7.
注水开发油田水质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田注水是保持一定地层压力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保证油田正常注水,达到预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对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与管理水平。在综合考虑油田注水水质的配伍性、水质处理工艺、注水井吸水能力、注入水增注措施、油田配注要求以及注入水综合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经济评价为手段,以降低注水成本提高注水开发效益为目标,提出了全新的注水水质优化概念。这一水质优化技术思路和方法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人工抽水降低施工场地地下水位的同时,也使周边原有建筑物的地下水位下降,给原有建筑物的稳定造成潜在的威胁。在基坑和原有建筑物之间打一眼注水井,通过向地下注水以防止建筑物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避免原有建筑物遭到破坏。文中就采用注水井防止基坑围边地下水位下降的机理和抽水井与注水井的布置及注入流量的计算方法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七棵树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带,油田注水系统采用枝状注水管网与恒流配水技术相结合。油田共有注水井20口,其中3口井出现超注现象,实际注水量达到配注量2倍以上。为有效解决七棵树油田注水井超注问题,将两个恒流配水器串联,实现两级节流,解决注水井超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在降压增注技术中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油田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注水驱替效率低的情况,进行了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在降压增注技术中的性能与应用研究.室内完成了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能研究以及岩心驱替评价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数量级,且具有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和较大的吸附量.岩心驱替评价实验表明,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对岩心的降压效果较好,降低了注入聚合物溶液压力20%以上.同时,为进一步验证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的可行性,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的7口井进行了表面活性剂现场注入实验,取得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单井最长增注量达3 600 m^3,单井有效期最长达130天.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hydraulic power projects, mining drainage, water flooding of oil fields and geological hazard control projects is to determine the hydrologic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water-bearing layer (such as seepage flow radius, permeability coeffi- cient or transmissibility coefficient, storage coefficient or specific water yield and pres- sure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geologic bodie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is the pumping well test which has been widel…  相似文献   

12.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规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是油田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对于油田地面注水系统的规划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级优化的策略,将整个系统的规划问题分解为注水支线管网的规划和注水干线管网的规划两部分,在注水支线管网的规划中,提出了以系统投资和系统可靠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针对注水干线管网的特点,通过对注水站站址的优选,主干线的走向及干线与支线交点的确定,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实现对注水干线管网的优化,使管线费用达到最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平井压裂注水吞吐技术已成为致密油的主要开发技术。初期获得较高产量,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出现产量递减快、油水置换效率低等问题。利用新疆吉木萨尔油田致密油资料,通过室内岩心注水吞吐实验和单井注水吞吐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注入量、注水吞吐时机、注入速度、吞吐轮次、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参数对注水吞吐采收率的影响,明确了注水吞吐影响因素依次为吞吐轮次、注入量、焖井时间、注入速度、采液速度。建立单井注水吞吐地质模型,对注水吞吐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首次推导出注水吞吐五参数和三参数经验公式,预测误差均在8%以内,为研究区及类似的致密油藏注水吞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复杂多源注水系统变频调速控制进行更全面的优化,以水量、投资回收期等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控制数学模型.采用实数编码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优化出变频调速数量、位置和所有泵的运行参数,给出了处理泵排量以及根据投资回收期确定变频调速数量和位置的方法,大大减少了不可行解的产生,通过调整适应函数,使改进遗传算法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通过算例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首先建立了微构件的热注射近净成型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参数变量的控制。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了参数的最佳控制范围,达到微构件的热注射近净成型过程中效率高、损失小的实验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示踪相关流量吸水剖面测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而言,因受地层条件、射孔完井工艺、套管技术状况、井眼状况及同位素特性等的影响,造成注入剖面测井解释精度降低,大大降低了对注入井注入剖面评价的准确程度。如何克服各种测井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吸水剖面资料解释的关键所在。示踪相关流量测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该技术要求示踪剂配制液达到很好的悬浮性、流动性、携带型和稳定性,以保证示踪剂无论是点射还是连续释放都能在注水井中均匀不沉降、扩散小、不沾污油管、套管和井下工具,可以直观地反映吸水剖面资料。本文剖析了示踪相关流量吸水剖面测井原理,并就其测井工艺及测井资料解释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无缆智能注水工艺以其安装简便、性价比高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在国内油田得到广泛应用,而声波信号传输式的无缆智能注水技术目前已经在国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尝试,依据井筒控制工艺的通讯特点,油管作为通信信道,对油管的声波信号传输频率进行计算、优选是保证该项工艺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建立了一种油管声波传输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得到注水井井下声波信号传输的幅值变化曲线及频率分布曲线,结合计算结果与实际现场试验的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得出注水井声波信号传输的通带频率范围设置为1164~1179Hz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渗透油田注水井的地质和动态统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统计数学模型,采用逐步选择因素的后退法,求解最优化回归预测方程,对影响吸水量的各因素按作用效果显著程度进行了排序,利用水井资料对所得到的最优化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井连通度是影响水井吸水量最主要因素,储层渗透率次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杏71试验区同步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原油脱气严重、产量递减较快等问题,对杏71试验区进行超前注水室内优化进行实验研究,并应用三管并联长条岩心对该区块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当岩心内孔隙压力水平达到120%,注入速度为0.014mL/min,即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建立无量纲渗流数学模型,应用相似准则得到现场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