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5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工艺流程和转化工序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制酸装置采用部分烟气预转化吸收与现有二转二吸装置串联运行的方式,主转化吸收系统采用原有ⅢⅠ-ⅣⅡ"3+1"二转二吸工艺,预转化吸收系统采用4段床层转化器一转一吸工艺。改造后装置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值,冶炼系统熔矿量由改造前的52 t/h提高到60.5 t/h,硫酸产量由1100t/d提高到1204t/d,蒸汽广量由21 t/h提高到31t/h,制酸电耗由103.24 kWh/t降低到97.18 kWh/t,SO2主风机出口烟气最高φ(SO2)由9.53%提高到12.44%,总转化率由99.7%提高到99.8%。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850 kt/a高浓度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工艺流程,烟气SO2浓度高,采用预转化和二转二吸制酸工艺,总转化率达99. 85%。干吸工序设低温热回收系统,产0. 9 MPa低压饱和蒸汽约50t/h,同时将全厂60 t/h中压蒸汽冷凝水由50℃加热到约104℃,回收的热量相当于低压蒸汽5 t/h,使制酸装置热量回收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集氧化、还原、烟化过程为一体的现代奥斯麦特铅冶炼炉烟气制酸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实践。针对烟气流量和浓度不连续的特点,从净化系统出口分流出一部分烟气送到Cansolv系统,用胺液吸收其中的SO2;然后根据干燥塔进口烟气的SO2浓度将胺液再生解吸出的SO2补充到烟气中,形成流量和浓度较为稳定的烟气,送入硫酸装置生产硫酸。硫酸装置采用一转一吸工艺,尾气用贫胺液吸收至ρ(SO2)400 mg/m3以下排放。该装置的设计关键是净化出口的分流比例和胺液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公司300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的生产工艺和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造实践情况。针对净化设备循环管道腐蚀、总转化率偏低、干吸工序主循环酸管道腐蚀泄漏、二吸塔出口SO2浓度高、吸收塔除雾器出现纤维棉层穿孔、脱硫塔双氧水添加量不易控制、尾气脱硫塔纤维除雾器损坏等问题,采取更换循环管道材质、提高催化剂的装填系数及应用含铯催化剂、在干吸工序的主循环酸管道上增加阳极保护装置、新增SO2脱吸塔、二吸塔采用碳纤维除雾器、新建双氧水储槽及配套设施、脱硫塔后新增一级湿式电除雾器、脱硫塔采用折流板捕沫器代替纤维除雾器等措施,实现了制酸系统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富氧燃烧技术是目前最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和商业应用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之一,其中,烟气压缩净化及CO2提纯对于整个富氧燃烧系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研究多聚焦于富氧燃烧后烟气压缩净化的工艺验证,而对烟气压缩纯化各单元运行特性的研究仍不深入,特别是烟气压缩净化过程杂质污染组分的迁移转化、系统运行参数与污染物脱除效率的关联仍不明确。且现有研究对净化后烟气的深度提纯及高浓度CO2制备的关注也相对较少,直接关系到富氧燃烧系统运行经济性。因此,针对富氧燃烧烟气净化及CO2提纯需求,系统探究了富氧燃烧烟气压缩纯化过程SO2、NOx吸收脱除以及CO2深度提纯等各子系统的运行特性,其中SO2与NOx脱除采用压缩-酸液吸收,CO2深度提纯采用低温精馏。结果表明:通过烟气净化可实现SO2脱除效率达100%,NO脱除效率达99%,同时实现纯度为99.99%的食品级液态CO2制备。烟气净化过程中,气相反应占据主导,提高压力可缩短反应时间;当SO2吸收塔运行压力超过0.8 MPa时,SO2脱除效率可达100%;当NO吸收塔运行压力超过3.0 MPa时,NO排放浓度可达超低排放标准。CO2提纯过程中,提高压力会降低液体CO2纯度。SO2吸收塔运行压力为1.6 MPa、NO吸收塔运行压力为3.0 MPa、CO2提纯塔运行压力为3.8 MPa时,系统整体功耗最低,为0.37 MJ/kg。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电福泉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制酸装置的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回顾了工艺技术方案比较与选择,工艺优化设计。对开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该制酸装置采用高浓度SO2制酸、预转化、带低温位热能回收的一转一吸工艺,硫酸产量为1 050 t/d,SO2转化率为96.5%。  相似文献   

7.
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化工分厂1 600 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以"双闪"工艺铜冶炼烟气为原料,采用绝热蒸发稀酸洗净化、预转化+二转二吸工艺流程。采用HRS工艺回收吸收工序低温位热生产低压饱和蒸汽,转化系统设置锅炉和省煤器回收中温位热生产中压蒸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BAYQIK工艺在Berzelius公司铅冶炼厂的现场运行情况。由于铅冶炼产能提高了30%面烟气总流量没有增加,烟气φ(SO2)由12%提高到18%;为此在原传统二转二吸装置上以旁路模式增设了BAYQIK装置。装置投产以来,在进口φ(SO2)最高达21%、烟气流量为0~17 000m3/h的条件下已成功运行超过19000h。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原黄金1 200 kt/a冶炼烟气制酸的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技术参数。总结并分析了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运行情况。装置采用孟莫克公司先进生产技术,高浓度预转化+"3+2"二转二吸与低温位热回收技术,提高了装置的转化率与热回收率,主要设备采用行内优秀产品,确保了制酸生产的开车率、硫利用率、尾气SO_2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预转化预吸收高浓度SO2烟气制酸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金隆铜业高浓度SO2烟气预转化预吸收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将SO2风机出口一部分φ(SO2)〉14%干燥烟气抽入预转化预吸收系统,加入部分预吸收后烟气及干燥空气以调节混合烟气SO2浓度和氧硫比,使进预转化器烟气φ(SO2)约12%。另一部分预吸收后烟气返回主转化系统与主烟气混合,进行常规的二转二吸工艺制酸。该工艺具...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了硫磺制酸焚硫炉中存在的预转化及大气压力对转化率的影响.在焚硫炉中会有部分SO2已经转化成SO3,使初始SO2气浓高于转化器进口气浓.空气中氧浓度恒定,硫磺制酸平衡转化率只是初始SO2浓度和压力的函数,通过实例比较了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带HRS预转化工艺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华 《硫酸工业》2011,(6):15-18
介绍了高硫煤脱硫和制酸工艺的选择。高硫煤燃烧烟气采用有机胺法脱硫,解吸出的高浓度SO_2气体果用带HRS的预转化单吸制酸工艺加以处理。通过孟莫克预转化工艺、一转一吸工艺、带蒸汽喷射HRS工艺三位一体优化组合,使得制酸装置副产蒸汽量最大化、投资最小化进转化工序气体φ(SO_2)20.0%~22.0%较佳,HRS系统的吨酸...  相似文献   

13.
丁华 《硫酸工业》2011,(2):16-19
介绍了孟莫克开发的高浓度SO2预转化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将进转化系统稀释空气送人空气干燥塔内单独干燥,再与小部分高浓度SO2气体混合后进人预转化器转化,转化后气体与高浓度SO2主气流混合进人主转化器第一段反应.该工艺具有控制容易、操作方便、适应SO2浓度变化范围大、能耗低等特点,与常规转化工艺相比,孟莫克预转化工艺可以...  相似文献   

14.
何瑾 《磷肥与复肥》1999,14(6):42-43
40 kt/a 硫酸工程设计采用电除尘、酸洗流程代替水洗流程后,生产1 吨硫酸仅产生约80 L可利用的稀酸,其量不到原水洗流程排污水量的1% ;采用二转二吸流程代替一转一吸流程后,SO2 转化率从97% 提高到99.5% 以上,尾气中SO2 排放量小于3.4 kg/tH2SO4,可以直接排放,“三废”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支路循环-预转预吸高浓度SO2烟气制酸技术在金隆公司硫酸一系统的应用,详述其工艺原理、流程和设备配置。从主风机出口分流一部分高浓度烟气至预转预吸系统,预吸收后的烟气分为2部分,一部分回到预转化风机进口,以调节进预转化器烟气SO2浓度;另一部分回到主系统,与主流烟气混合制酸。预转预吸系统的增设可使原有硫酸装置处理φ(SO2)在17%以上的烟气,并提高了转化工艺的操作灵活性及总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陈淼  韩磊 《硫酸工业》2020,(2):9-12
介绍了山东铁雄冶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硫膏和脱硫废液原有处理工艺状况及存在问题。技术改造后采用富氧燃烧高温裂解及二转二吸干法制酸工艺,将硫膏和脱硫废液制成硫酸产品。该30 kt/a硫膏和脱硫废液制酸装置包括预处理、净化、干吸、转化、尾气处理等工序,装置投产后运行稳定,SO2总转化率大于99.85%,制酸尾气流量7800~8000 m3/h,外排尾气ρ(SO2)<200 mg/m3,硫酸雾(ρ)小于5 mg/m3。净化副产w(H2SO4)2%~4%稀酸2.2~2.6 t/h,在硫铵工序全部回收利用。硫膏和脱硫废液制酸既无害化处理了焦化副产硫膏和脱硫废液,又回收了硫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1600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有色冶炼项目1 600 kt/a硫酸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计特点及主要技术经济参数。制酸采用绝热蒸发、稀酸洗涤净化、预转化+"3+2"二转二吸工艺。尾气采用离子液吸附、解吸脱硫工艺,副产高浓度的SO2气体。装置充分合理利用低温位热能和高温位热能,循环水量和用电量明显降低,硫利用率达98.9%,尾气排放ρ(SO2)≤150 mg/m3。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期200 kt/a钼冶炼烟气配硫铁矿焙烧气制酸装置的主要工序及运行情况。投产以来,转化率达99.83%以上,吸收率在99.99%以上,排放尾气SO_2质量分数不超过439 mg/m~3。并且针对装置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