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空冷50MW抽汽汽轮机机组的设计特点和基本结构。通过试验运行,该机组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国内外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资讯     
沈鼓百万吨丙烯压缩机性能试验成功继天津石化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研制成功后,沈鼓集团为镇海炼化提供的百万吨级丙烯压缩机于5月19日通过性能试验,树立起百万吨级乙烯机组国产化的第二座里程碑。该产品为双缸结构的超大型压缩机。在进行性能试验期间,机组运转平稳。经厂内试车表明,机组性能指标达到了技术协议中"整机功率偏差不大于设计功率2%"的要  相似文献   

3.
王永杰  李鹏  王兴伟  郭欢  贺威 《风机技术》2014,(1Z):163-165
根据技术协议要求机组出厂前需在厂内进行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在审查试车性能试验方案时,发现该性能试验方案存在选择不完善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机组性能试验的改进方案,即:对机组的三进二出风口全部采用开式接管路、电动阀门形式试车,结果证明该方案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风力发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大,提高运行效率、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已经成为风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实现最大风能追踪的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技术成为目前工程研究的热点。全功率试验是指在地面上建立针对双馈式风电机组进行各种型式试验的功率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要求能够达到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输出。在该试验台上可以对风电机组的发电机、变流器、控制系统等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设计周期,确保机组良好的发电性能,文章采用相似理论对某水电站的小型混流式水轮机进行设计,并建立了机组流道的三维模型,通过CFD分析显示,在额定工况下,该机组的水力特性基本满足要求,其能量转化率和发电效率均符合预期目标.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的水轮机设计,是一种可以有效缩短设计周期,保证机组良...  相似文献   

6.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最小流量阀是锅炉给水泵系统的最关键阀门。目前,新建火电机组中该阀门基本以进口为主,为实现该阀门国产化的需求,对一台国产最小流量阀进行了强度及数值分析。应用ANSYS软件,通过静力学对阀门以公称压力及试验压力进行强度校核和数值分析,通过热力耦合的方式对阀门在工作温度下以公称压力及试验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阀门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安全系数能够满足阀门的设计要求。通过样机的型式试验对阀门的强度及密封性能进行了试验确认,得到的结果和ANSYS仿真模拟的结果一致,阀门的整体结构满足设计所需,使其可靠性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概述对火电厂汽轮发电机组辅机给水泵实施扩容改造以提高设备容量和效率,着重介绍改造方案、设计要点和试验情况。该改造工程完全达到扩容改造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机组扩容改造稳定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有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时,受漏水故障数据量较大影响而无法进行数据测点布设,在制冷温度为20~28℃时,存在漏水故障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技术.通过获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基本技术参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件数学模型.根据构建模型选取漏水故障特征参数,在参数所在处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数据测点进行布设.设计了一个空调机组漏水检修系统,连接各个测点的传感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将原有技术与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漏水故障检测率最高,实现了检修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有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时,受漏水故障数据量较大影响而无法进行数据测点布设,在制冷温度为20~28℃时,存在漏水故障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技术.通过获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基本技术参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件数学模型.根据构建模型选取漏水故障特征参数,在参数所在处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数据测点进行布设.设计了一个空调机组漏水检修系统,连接各个测点的传感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将原有技术与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漏水故障检测率最高,实现了检修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有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时,受漏水故障数据量较大影响而无法进行数据测点布设,在制冷温度为20~28℃时,存在漏水故障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技术.通过获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基本技术参数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件数学模型.根据构建模型选取漏水故障特征参数,在参数所在处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数据测点进行布设.设计了一个空调机组漏水检修系统,连接各个测点的传感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漏水检修.将原有技术与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漏水故障检测率最高,实现了检修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电机组齿轮箱的早期磨损故障监测需求及降低维护成本诉求,提出基于在线油液磨粒检测的磨损状态监控技术。设计适用于风机的大孔径油管的金属磨粒检测传感器,开发适用于风电场所有风电齿轮箱磨损状况分布式测量的智能监控系统。试验及数据分析表明该技术和产品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颗粒检出正确率高等优点,满足风电机组齿轮箱磨损监测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21(1):107-107
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大容量、高效率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成为一个亮点,此项技术打破了该领域一直为国外厂商所垄断的市场格局,也为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书写了浓重一笔。近期,该公司设计的1MW风力发电机成套技术将完成地面试验并将运至玉门风场进行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13.
粤港动态     
深圳大亚湾成我国最大核电基地位于深圳大亚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近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机组比计划提前8天完成168小时稳定运行验收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至此,大亚湾核电基地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从此前的5台增加到6台,以总装机610.8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相当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年用电量,可满足1875万个家庭一年的基本用电需求。岭澳核电站二期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是我国肇庆首获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离心式透平膨胀机转子,采用MADYN2000进行动力学建模,对高速轴进行了无阻尼临界转速分析与临界转速图谱分析,选定了轴承刚度范围。确定轴承结构后校验了轴承的动态特性,该轴系的阻尼临界转速满足API617设计要求,并用不平衡响应计算为叶顶密封间隙设计提供了依据。在机组试验过程中,可重复观察到显著的跨临界现象,并对试验期间出现的油膜涡动情况进行了剖析。达到额定转速后的轴承振动趋于良好,经停机拆解未发现叶顶密封有磨损痕迹。试验结果表明,离心透平转子的临界转速和轴承温度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转子动力学分析在新机组的开发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智能化电厂的结构和基本定义,并结合国内大型数字化火电机组的具体设计案例,讲述现场总线技术是智能化电厂建设的基础,从现场总线设备类型选取、现场总线设备的网段划分及智能设备状态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利用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对大型火电机组的热工维护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最终实现火力发电站现代化的运营和管理,提高发电效率和人均产值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上汽西门子660MW超超临界机组实际特点,分析了该类型机组DEH系统特点以及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锅炉主控、燃料主控、给水主控等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详细阐述了逻辑实现过程。AGC变负荷试验结果显示该机组变负荷过程中机组主要参数稳定,性能指标满足相关规程要求,验证了采用这种协调控制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AP1000系列核电站专用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相关特性的分析,结合该机组的特殊技术要求及主要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技术难题提出了相应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经整机性能试验验证表明,机组完全达到了核电站技术规范要求。该技术研究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形成了先进的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风电场台风的特点确定风机设计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塔架基本尺寸的预假设并建立基本物理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并根据风电设备的设计规范对抗台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主体塔筒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包括塔架的低级频率和极限强度计算。通过对该风电机组初步设计中的塔架的基本设计工作初步确定该的塔架的固有频率和极限强度均满足风电机组的设计规范要求。然而建议在对抗台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详细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在强调足够的情况下减小尺寸,降低制造和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9.
射流泵装置排涝机组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崇  石海峡 《流体机械》2002,30(11):19-20,7
介绍了一种以柴油机为动力,具有燃气射流自吸启动功能的离心泵配射流泵装置机组,并给出了基本设计方法,该机组适用于南方(两广)部分边远地区排涝抢险作业及简单排涝泵站。  相似文献   

20.
《一重技术》2007,(4):F0003-F0003
1250mm热连轧机组是一重集团公司首套机、电、液技术总承包项目,是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与北科麦思科公司,一重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和设计及制造的一条先进的热连轧机组。该机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该项目空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工程建设周期为21个月.机组年产量为150万吨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及管线钢X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