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树脂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的磁场使Terfenol-D颗粒沿磁场方向取向排列可以形成伪1-3型复合结构,其静态磁致伸缩性能较颗粒随机取向的0~3型复合材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旨在研究颗粒取向对磁致伸缩复合材料其它性能的影响。以Terfenol—D颗粒体积含量为50%的0-3型和1-3型环氧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计算对比两种材料的动静态磁致伸缩性能、增量磁导率、弹性模量、磁机械耦合系数。结果表明.颗粒取向不仅可以提高树脂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静态磁致伸缩性能和动态磁致伸缩性能,还能略微提高其弹性模量,但会适度降低其磁机械耦合系数。  相似文献   

2.
磁流变弹性体的宏观压缩力学性能受其组分材料的体积比、形态和外加磁场等因素的影响。从3方面系统的研究了磁流变弹性体在磁场和压缩条件下的静态磁致力学性能。首先运用Digimat软件中的均匀化方法和RVE研究零磁场条件下的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然后研究了磁场条件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磁流变弹性的磁致力学性能。最后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得到了磁场的施加使得各向同性和颗粒成链磁流变弹性体的压缩模量增大,同时颗粒成链比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磁流变效应更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碳黑对磁敏高弹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龚兴龙 《功能材料》2007,38(A03):1251-1254
磁敏高弹体也称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其力学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制备了不同碳黑含量的磁流变弹性体,并实验研究了其磁流变效应和热稳定性,得出了碳黑对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磁流变弹性体时,向基体中添加适量的碳黑,能够增强材料的磁流变效应、降低材料的损耗因子、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磁流变液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以金属铁颗粒为主体的磁流变液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了材料的颗粒大小、形状、比例以及温度等对磁流变液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流体的屈服应力与磁场关系,剪切应力与磁场以及剪切速率的关系。实验发现,磁流变液出现磁饱和现象不仅与材料特性有关,而且与配比比例有关;剪切应力不仅与材料的颗粒大小有关,还与材料的制备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5.
将磁性颗粒填充于粘弹性基体中可以制备得到具有磁控特性的粘弹性材料,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可以对其物理性能(如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进行迅速、连续和可逆的控制。因此磁敏粘弹性材料在振动控制、传感器、声学降噪、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包括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胶、磁流变塑性体等在内的多种磁敏粘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磁敏粘弹性材料的特点,从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就磁敏粘弹性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磁电阻特性,提出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测量了材料形貌、磁化特性、磁电阻随磁场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环境磁场中能够产生磁电阻效应,其磁电阻特性受材料中分散的纳米颗粒的磁化特性所影响,并且复合材料磁电阻随着材料中纳米颗粒的分散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磁场环境下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之间沿磁场方向的相互作用以及聚合物材料的粘弹性,重点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磁电阻变化机理并提出了复合材料的磁电阻变化模型。随后,利用纳米颗粒的磁化数据以及PDMS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复合材料磁电阻变化特性的数值仿真,并将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复合材料的磁电阻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首先由退磁场效应分析得到有效磁场强度与外磁场强度的关系,继而根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中的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和Mori-Tanaka方法导出了颗粒磁场伸缩应变与复合材料磁致伸缩应变的关系,结合Terfenol-D颗粒磁致应变及弹性模量与有效磁场强度的关系,最终预测了环氧基Terfenol-D复合材料磁致应变及有效弹性模量与外磁场强度的关系,并分析了颗粒含量、形状及基体弹模对复合材料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饱和磁致伸缩应变随颗粒含量、纵横比增大而增大,随基体弹模增大而减小;有效弹性模量随颗粒含量、颗粒纵横比、基体弹模的增大而增大;颗粒的纵横比越大、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场强度越小,磁致伸缩应变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越快;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影响程度在颗粒体积含量和颗粒纵横比较大时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颗粒动力学演化的磁致微观结构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磁弹体(MREs)三维几何模型,在考虑了磁场和变形耦合作用的基础上,依据当前MREs研究较热的两种磁颗粒作用模型构建了颗粒的控制方程,从而建立MREs多颗粒的力磁耦合数值模型,从细观角度研究MREs的力磁耦合性能。数值模型和剪切实验对比表明,点偶极子作用力模拟的MREs磁流变效应远低于实验数据,而多极作用力在量级上更接近实验数据。基于构建的数值模型,还详细探究了磁感应强度和颗粒浓度对磁致剪切模量的影响,模拟结果和实验趋势吻合较好,颗粒体积分数在20%附近时,相对磁流变效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磁流变抛光中的磁场与磁流变液缎带成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标量磁位对磁流变抛光中的磁场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磁偶极子在磁场空间受力的模型,对磁流变液中的磁性微粉颗粒的受力进行理论推导,进一步分析磁流变液形成单一稳定缎带凸起的条件。理论分析经过试验验证,证明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郭子尧  高伟  杨育梅 《功能材料》2021,52(4):4126-4131
为探究制备过程中取向磁场对MRE力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相同磁敏颗粒夹杂的两种不同基体特性的MRE,分别对其微观组织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取向磁场与硅油含量的增大,磁敏颗粒在MRE中的链状排布更加明显;所制备材料的磁致剪切模量与磁流变效应均随着取向磁场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其增加趋势随着硅油含量的增加更加显著;磁流变弹性体的损耗因子随着取向磁场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当取向磁场高于250mT后,损耗因子几乎不变。相关结果可对磁流变弹性体的设计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朱俊涛  徐赵东 《工程力学》2012,29(8):45-49,79
磁流变弹性体宏观力学行为是基体粘弹性和磁致模量变化的综合反映,建立能够准确模拟其力学特性的参数模型是设计磁流变弹性体装置所必需的。因此,该文利用建立粘弹性材料参数模型的VFD(粘弹性分数阶导数)元件及弹簧元件与表述磁致效应的非线性弹簧元件,建立了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粘弹性参数模型,分析了频率、磁场强度和分数阶数对该模型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磁流变弹性体磁致效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且该模型仅需少量参数就能在较宽频率范围内更好地模拟真实的试验性能。  相似文献   

12.
硅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制备及动态剪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复合材料,其动态力学性能受磁场控制,可以应用于变刚度或避免共振的智能器件。在原有制备磁流变弹性体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不同的组份配比制备了以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的高性能磁流变弹性体。在0~700mT磁感应强度范围内,使用动态信号测试分析仪来测试分析所制样品的磁致动态频响函数。结果表明,在700mT磁感应强度下及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75%时,所制备的磁流变弹性体的共振频率相对变化率可达到30%,具有较好的频率可控特性,同时,其动态剪切模量最大相对变化率可以达到67%,达到了磁场控制剪切模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柱状和层状结构磁流变弹性体剪切模量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应顺  龚兴龙  张培强 《功能材料》2006,37(5):720-722,726
从颗粒间的磁相互作用能出发,计算了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剪切模量.考虑了链内颗粒和相邻链中颗粒的影响,修正了磁流变弹性体的磁偶极子模型.构建了体心立方结构和简单立方结构计算模型,分别考虑了柱和层状聚集结构的大小以及其间距,对含柱状结构和层状结构的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层模型的磁流变弹性体磁致剪切模量比单链模型的预报值高约48%.在提高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剪切模量方面,层状结构优于柱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磁流变弹性体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感应磁场作用、弹性模量可控的先进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制造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首先分析了基于磁流变成形介质的复杂曲面板材及管材构件的基本成形机理。另外阐述了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工艺、性能以及柔性介质压力成形工艺。最后,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复杂曲面构件精密成形关键技术,从弹性体制备、磁场搭建及加载路径控制、磁固耦合条件的工艺仿真以及成形缺陷调控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Magneto-rheological (MR) elastomers contain micro-/nano-sized ferromagnetic particles dispersed in a soft elastomer matrix, and thei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storage and loss moduli) exhibit a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namely MR effect). Conversely, it is reported in this work that this multiphysics coupling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verse effect (i.e. the dependence of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n mechanical strain), denoted as the pseudo-Villari effect. MR elastomers based on soft and hard silicone rubber matrices and carbonyl iron 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pseudo-Villari effect was experimentally quantified: a shear strain of 50 % induces magnetic induction field variations up to 10 mT on anisotropic MR elastomer samples, when placed in a 0.2 T applied field, which might theoretically lead to potential energy conversion density in the mJ cm-3 order of magnitude. In case of anisotropic MR elastomers, the absolute variation of stiffness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magnetic field is rather independent of matrix properties. Similarly, the pseudo-Villari effect i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to the stiffness, thus broaden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to sensing and energy harvesting target applications. The potential of the pseudo-Villari effect for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is finally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磁流变材料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磁流变材料是由悬浮于载体液中的可磁化粒子构成,它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建筑结构防震和机械振动控制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装置能产生连续可控的阻尼力对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控制。对磁流变材料的发展及磁流烃装置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并讨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