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普通电火花加工和混有导电性粉末物质的电火花加工的分离处理过程现状和存在问题,首次提出将磁力液力旋流器用于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加工渣的分离处理过程,介绍了用于电火花加工工作液处理装置的特点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普通电火花加工和混有导电性粉末物质的电火花加工的分离处理过程现状和存在问题,首次提出将磁力液力旋流器用于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加工渣的分离处理过程,介绍了用于电火花加工工作液工艺流程及处理装置的特点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行研制的混粉电火花工作液处理系统对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粉末粒度对加工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实验研究,证明粉末粒度越小加工效果越好。利用Solidworks的插件COSMOSFloWorks流体分析软件进行仿真试验,设计制造出适合于分离不同大小粉末颗粒的涡流分离器。从而能配合其他混粉工作液处理装置组成混粉工作液处理系统,得到优质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镜面电火花加工 ,向工作液中加入硅、铝或镍等粉末微粒。通过对间隙流场中工作液和粉末微粒运动的理论研究 ,建立了间隙流场中工作液和粉末微粒运动的数学模型 ,并运用数学模型对新型射流方式下工作液和粉末微粒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产铝粉作为混粉工作液的粉末添加剂,进行混粉电火花加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铝粉用于混粉电火花加工对于改善加工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都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液力旋流器用于EDM工作液处理工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普通电火花加工和混有导电性粉末物质的电火花加工的分离处理过程现状和存在问题,首次提出将磁力液力(?)流器用于电火花加工工作液中铁磁性加工渣或非铁磁性加工渣的分离处理过程,并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火花加工是金属粉末制备的重要加工方法,用于纯金属、合金等粉末的制备。为制备给定直径范围的粉末,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此外,在电火花加工中,蚀除颗粒对放电间隙电场及流场有较大影响,颗粒粒度大小直接影响了场相关有限元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研究了主要放电加工参数及工作液类型对金属粉末直径分布的影响规律,调节电参数进行电火花加工实验,收集蚀除微粒,通过检测微粒直径分布以及微粒形貌,得出电参数对放电加工制备金属粉末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工作液类型对微粒粒径影响较大,放电电流及脉宽对微粒粒径分布影响规律不同。所得规律对粉末制备生产过程及电火花间隙流场仿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研制出一种新型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分析了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性能对加工的影响,探讨了工作液的组成和各种添加剂的选择。加工试验表明,研制的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符合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特性和防锈要求,能在高加工效率下加工得到较高表面质量的工件。  相似文献   

9.
混粉电火花大面积精加工工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悬浮粉末工作液电火花加工这一新技术,通过一定量的工艺试验分析总结了它的工艺规律,提出了这一技术适用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机械工程学报》2016,(3):55-55
正本文围绕新型油包水型工作液配制工艺及其电加工特性,对基于油包水型工作液的绿色高效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材料去除机理和加工工艺规律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提出研制油包水型工作液替代油类工作液来实现绿色高效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新方法,研究开发了绿色高效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及其专用的油包水型工作液。  相似文献   

11.
现有电火花小孔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存在工件材料去除率低,相对电极损耗大的问题。为克服以上问题,尝试以一定浓度的有机磷酸类分散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溶液作为电火花小孔加工工作液,分析得到新的工作液能有效减小加工碎屑的大小等作用机理。使用FULENT对不同工作液的电火花小孔加工间隙流场进行仿真,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新工作对电火花小孔加工的作用和机理,之后通过大量加工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新型工作液对电火花小孔加工的作用和机理,为新工作液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电火花小孔加工(EDM)存在工件材料去除率低,相对电极损耗大的问题。为克服以上问题,以一定浓度的有机磷酸类分散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溶液作为电火花小孔加工工作液,从工作液表面张力、电导率及其对加工碎屑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工作液可使电火花小孔加工材料去除率大幅提高、相对电极损耗明显降低。综合考虑得到了电火花小孔加工以分散剂HEDP作为工作液的最佳工作液配比。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槽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电火花加工可调节工作液槽,实现了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槽的可调节和工作液的可过滤循环。通过设置液槽伸展层,可以根据工件的大小上下推动液槽伸展层,使液槽伸展层在加工液槽主体内伸缩,以调节整个工作液槽的大小,保证加工时工件能够完全浸入工作液槽,保障最终的加工效果。通过设置抽吸循环管,可以打开循环水泵抽吸,基于循环过滤件内的过滤网实现过滤,降低工作液内杂质含量,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所设计的电火花加工可调节工作液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和经济效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TC4上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时工件材料去除速度低、相对电极损耗大的问题,为使加工高效低耗,尝试将一定浓度的分散剂聚丙烯酸钠(PAAS)作为电火花小孔工作液,从加工碎屑状态、工作液表面张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应用FLUENT软件对间隙工作液流速进行模拟,分析流场对碎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和稳定性实验,得到在TC4上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的最佳工作液配比,改进后材料去除速度最大提高97.56%,加工深径比最大提高了56.94%,研究结果为电火花加工配制合适的工作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水分散剂的分散机理入手,分析研究了水分散剂对电火花小孔加工的排屑、加工速度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电火花小孔加工中采用自来水工作液和分散剂工作液的加工效果对比,发现在电火花小孔加工的水基工作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分散剂后,不仅使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加工速度提高、电极相对损耗降低,而且有效脉冲数增加,二次放电数明显减少,工具电极作用端和被加工孔的锥度变小,加工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以分散剂聚丙烯酸钠(PAAS)水溶液作为电火花小孔加工工作液时,对加工碎屑颗粒、工作液电导率和体系总能量产生的影响,达到利于排屑目的,从而提高电火花小孔加工材料去除率、增加最大深径比、降低相对电极损耗。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有自来水工作液相比,使用新的工作液可使电火花小孔加工的材料去除率和最大深径大幅度提高、相对电极损耗明显降低。对于不同的加工要求应对应选用最佳的工作液配比,对分散剂PAAS在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火花小孔加工中加工速度低、电极损耗严重、工件产生斜度和棱角变钝等缺陷,提出了改进小孔工具电极、研制新型工作液以提高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具体措施,并在电火花机床上进行了试验。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相同的电参数下,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新型工作液作为介质并配有改进的电极进行电火花小孔加工时,其加工速度大幅提高、电极损耗与工件锥度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电火花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火花加工中滴液、冲液、浸没等多种供液要求,研制了一套电火花液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工作液温度,具有滤芯自动更换提示功能和电动机泵自动启停功能,更显著的特点是电火花工作液能依靠重力自动流向加工区域。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混粉电火花加工环境中三种粉末分布及粉末间互相作用对电场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双层复合粉末结构,分析粉末特性对电场变化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做了仿真验证,进而初步建立粉末-工作液混合作用体系.研究表明粉末表层材料的介电系数对电场的影响最大,其厚度的变化几乎对畸变电场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混粉工作液的电火花加工原理,提出了适合于混粉加工的工艺参数,通过电火花加工实验,降低了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