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业更新换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电子技术与人类古老行业的结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一个国家拥有多少数量的智能建筑,及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高低,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表现。智能建筑不仅仅可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智能建筑应该满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王建平 《硅谷》2013,(17):8-9,7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和温室效应问题引起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各种因素对环境及气候的影响,其中建筑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于是,绿色智能建筑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并由此引起了相关行业对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关注与讨论。将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和绿色节能理念应用于建筑行业,创设绿色智能化的生活和_T-作环境,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也是促使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塑造多功能性、高效性、便捷性、环保性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城市。在智能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是其根本基础。智能建筑充分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文从我国智能建筑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以及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靖 《硅谷》2011,(8):191-191
风险分析是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但是智能建筑建设初期应该考虑,而且是智能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都应加以关注。而基础环境主要是指为构建智能建筑而涉及的建筑物本身、电气环境及配合运行环境等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是智能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日后的运行的基础平台。先对基础环境安全风险进行初步的归纳,进而分析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iding)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2000年10月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明确了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6.
生态住宅小区以其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修养、生活条件与优美居住环境,文章对城市生态小区的生态设计规划理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生态建筑、智能建筑与生命建筑等绿色环保原则对生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雷动的鼓声点缀着欢快的气氛,祥和的灯光洋溢着成功的喜悦。12月7日下午,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指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度中国智能建筑品牌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相关领导、业界专家、设计院、系统集成商代表,金融、机场、医院等行业用户,产品厂商以及行业媒体等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8.
智能建筑的内涵实质就是:在建筑构架中,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适应特定人群的需求,融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所建立的舒适、环保、节能、高效、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并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本文介绍了网络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卡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这六种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智能建筑行业在我国正蓬勃的发展着,相信从事智能建筑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的人都认识他——一位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四十七个春秋的人,一位为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倾注心血的人,他就是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温伯银。温总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见证人,经历了智能建筑从无到有,智能建筑相关标准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温总是智能建筑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对我国智能建筑标准化建设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此次,我们特别邀请温总来评说智能建筑标准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筑是以普通建筑为平台,将计算机技术、通讯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等智能系统与建筑艺术有机融合,进行最优化设计、旋工、管理与服务,从而为业主提供了高效、舒适、简洁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工程是个新生事物,造价昂贵,工程结算大大超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利润率,所以对智能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编制背景在旅游景区"适度超前"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人—地"关系、"人—人"关系处置失衡现象。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在考虑产业发展和经济带动的同时,还要重视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目标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考虑社会变迁与文化冲突引发的问题,应当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葛连 《中国科技博览》2012,(34):431-431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主要是以建筑为平台而配置的各种功能的电气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便利以及高效的生活工作的环境。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下面主要进行分析如何加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低碳生活"一词在智能建筑节能行业中也开始多见起来。所谓的"低碳生活",原意是指减少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引申到智能建筑这个领域,可以理解为以和日常生活、工作关系密切的大型公建为对象,通过加强建设管理和优化设备控制的措施,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绿色建设和智能建筑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高新技术的应用是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结合,也体现出了绿色智能建筑的理念。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学而言,是一门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学科,而工程设计是建筑的空间布局、物理环境、功能设定、形象展示、结构形式等的基础。随着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学专业在设计方面也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根据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内容、原则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智能建筑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I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如何为这些ITE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电气环境,是维持智能建筑健康运行的基础。本文针对智能建筑的接地系统、配电系统,及信息系统抗干扰措施做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办公环境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日渐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通常包含三大基本要素,即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建筑物能够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舒适、安全、方便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中,楼字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城市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提出了城市建筑环境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并强调了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了城市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b论包装设计中的和谐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璐 《包装工程》2011,32(22):85-87
通过阐述和谐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得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进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包装设计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人与包装的和谐、产品与包装的和谐、环境与包装的和谐这3个方面。通过研究提高包装设计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处理好人—产品—包装—环境四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为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进程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智能建筑的出现是社会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居住环境,还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建筑电气技术相比,智能建筑的电气技术优势更加明显,其为建筑优化组合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智能建筑的电气技术已然成为建筑的核心管理系统。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智能建筑的电气技术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形成过程,就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的应用范畴、使用现状及存在的相关注意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未来智能电气技术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纳米科技》2011,(1):9-9
以发光二极管(LED)替代传统人工光源用于农作物生长补光,既节能降耗,又提高作物品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主持完成的"LED植物光源节能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