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三亚电网部分110 kV电网为例,在具有多个电源点组成的环型电网中,在没有完善的通讯通道的情况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备自投系统中各装置相互配合,保证各变电站备自投装置都能可靠正确动作。各装置以采集本地信息为主,根据本地信息判断远方故障及装置的动作情况,而决定本装置应采取的动作措施。针对该电网中存在的大量小电源给备自投的正确动作带来问题,采取相角变化量作为进线电源跳闸的一条辅助判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电网中由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远切110 kV变电站负荷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110 kV电网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装置不允许动作,而由其他原因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备自投应可靠动作,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备自投装置。通过进线故障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动作时进线上的电压变化情况以及系统频率变化情况的不同判断是否开放备自投,主要是在常规备自投逻辑的基础上,增加了进线故障检测、进线重合闸检测、开关不对应开放备自投的功能以及系统低频低压闭锁备自投的功能。并顺利通过了动模试验,该类型装置已陆续投入工程应用。在目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和110 kV变电站间没有通信通道的情况下,该类装置可以满足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电网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装置是十分常见的安全装置,但在应用中许多调度员对备自投的动作机理认识不足,结果导致发生事故时,无法判断备自投是否正确动作。详细阐述了备自投中的常见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和应对操作,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结合备自投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分析了备自投装置的动作条件和动作要求,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110 kV变电站,研究了主供电源因故障跳闸后,系统电压、频率变化情况。通过线路、母联和区域备自投装置在广东电网的应用,论述了各种类型备自投装置恢复对变电站供电的原理,同时为提高备自投装置动作可靠性,提出了应采取加强小电源接线管理和联切小电源的应对措施。通过应对措施,可减少小电源对备自投装置的影响,缩短备自投装置动作时间,提高了地区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变电站的负荷损失。  相似文献   

5.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能够改善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其安全可靠工作对电网运行甚为重要。而备自投装置正确运行与电网运行方式、保护配置整定、周密的备自投逻辑紧密联系,在一些特殊运行方式下,备自投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保证其正确运行。通过分析备自投装置在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动作行为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备自投在主供电源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可迅速投入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力供应不间断。备自投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情况影响会出现拒动情况。以某10 kV变压器备自投装置为例,阐述了因母线故障造成备自投装置放电进而导致备自投装置无法动作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电源备自投装置动作成功率,保障了电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EMS的广域备自投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规的备自投装置只利用本地信息来制定相应的动作策略,动作逻辑固定,只能适应特定的运行方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广域备自投控制系统,在控制中心建立广域备自投模型,实现实时的恢复控制.同时,系统拓展了备自投的功能,解决了单电源串行供电故障时的恢复供电问题.该系统在信息获取、控制策略形成和控制措施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全网信息,实现备自投与安全稳定装置的协调动作.另外,系统自动对控制策略和电网的安全性进行校核或调整,提高了备自投动作策略的安全性.工程应用表明了所开发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特点,阐述电力系统内现有备自投装置在分布式电源运行下的不足,并对备自投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对应接线的改进方法,从而降低因分布式电源备自投装置不正确动作造成的停电、断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备自投在主供电源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可迅速投入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力供应不间断。为避免电网中上下级设备单一故障造成备自投装置大面积动作,要求本地区上、下级电网中备自投装置动作时间按照由上至下的原则逐级配合。以上下级备用自动切换装置配合不当为例,分析了母线无电压后常见的定时方法,对备用自动切换的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防止备自投装置动作过负荷方案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南京地区电网的接线特点,分析了低压网络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动作所带来利弊,探讨出适合于本电网特点的防止备自投装置动作过负荷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