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介绍笔者对高职"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从专业定位、教材到教学系统改革的思路与具体设计。主要内容有:本课程的特点与专业定位;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实现的设计;教学组织过程的设计;课程考核方法的设计等。最后对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EXCEL图表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阐述该模式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深入探讨了“教、学、做合一”在信息化课程中的应用,以“双创”融合教学为例,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的必要性,包括对接社会需求、培养实用技能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详细阐述了优化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如整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结构,强化项目导向教学法,增强师生互动与反馈,以及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PhotoShop教学为例,详细介绍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总结“教、学、做合一”模式的优化经验。本研究发现,该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示了教育模式创新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1+9+1"三段式互嵌互通教学模式,通过互嵌互通教学内涵、职业活动内容、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等三方面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由该模式为引领构建"穿插、递补"实训体系,解决"1+9+1"三段式实施过程中的实训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训教学特点,通过广泛、科学地调查研究,设计基于企业需求和工作过程的实训案例。该案例突破以往的教学弊端,首次将办公软件的应用与办公设备的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对实训案例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办公自动化操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接缝",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结合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围绕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有效组织是摆在计算机网络二元化教学面前的棘手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面向知识链构建的网络课程组织模式,模式将网络知识链的构建作为网络课程组织的依据,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实现两次转变,即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转变、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变;经历三个阶段,即知识链框架建立阶段、知识点有机关联阶段和知识链强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CDIO教育理念在课程项目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伟祖  潘璐  黄杰 《计算机教育》2010,(11):120-124
因工程教学的特性和可操作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对教学改革的探索,我国高校普遍推行了课程项目。笔者结合软件工程教学实践,提出了CDIO教育理念在课程项目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该课程"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经典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希望对该课程教学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高职教学的本质出发,将对高职教学本质上的认识投射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上来,分析了高职阶段教学中该课程的本质和内涵,并对目前高职中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最后从教学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AutoCAD项目化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可使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能满足教与学双向的需要。文章介绍了如何在AutoCAD教学中结合实例运用项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充气式教学模式,用先学再教的教学流程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难的局面。对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大二年级6个健美操班的学生,进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并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通过自学,自主地构建了学习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成绩。由此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5, the WebQuest instructional model has received substantial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 who have applied it to teaching activities. However, WebQuest has seldom been applied to mathematical teaching. Therefore, explor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al teaching that integrates the WebQuest model is necessa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using the WebQuest model for teaching the concepts of propor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s on student learning achievement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endeavors to understand student learning attitudes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regarding the WebQuest model.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participants were two sixth-grade classes with 52 students at a Taiwanese elementary schoo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ught using WebQues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by employing the traditional IT-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two groups completed a 5-week course on proportion concepts.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a) Regarding learning achievements, students who learned with the WebQuest model demonstrated superior learning performance than students who were taught using the traditional IT-integrated curriculum; (b)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learning attitudes of students who were taught using the WebQuest model and those who lear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T-integrated curriculum; (c) on the learning-satisfaction survey, the students who learned with the WebQuest model showed high learning satisfaction, selecting between agree and strongly agree for the 6 dimensions, including WebQuest teaching, IT capability, the assistance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learning feedback.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udents were largely satisfied and identified with the task-oriented WebQuest learning curriculum that wa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Finally,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results, providing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ith a reference for integrating the WebQuest model in the mathematics field.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类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实操强度大和学生专业背景复杂的实情,借助互联网教学工具、学习平台和线上课程,设计一种教师易操作的轻量级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面授课堂为重点,线上学习作为辅助手段,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内既讲重要知识点,又增加交流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提问.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采用该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学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任务驱动模式是一种优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立体模型的嵌入式系统实训改革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嵌入式系统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介绍了在计算机专业开展嵌入式系统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法,在分析"嵌入式系统"课程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教学模型,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高校嵌入式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依托Oracle(甲骨文)公司的实训平台,吸取Oracle公司创新培训模式的经验,遵循课程建设与实验实训室建设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校企深度结合等改革线路,明确课程定位,优化课程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不仅增加了对编程语言的学习兴趣,也更加理解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网上教学的模式举行了分类,提出基于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和基于Internet上的教学模式。并分别讨论种种了网上教学模式的信息流程,教与学的关系,及网上教学的特点。同时分析网络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当前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给出了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分析。从教材的选用和自主学习扩充性资料的选用、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四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相比MOOC,SPOC具有教学效率高,适合混合式教学以及教学分析效率高等优势,这使其能够与传统线下课 程深度融合;而传统线下课程又存在教学时间固定、课时紧张、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因此,面向高职计算机专业提出了基 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指出建设SPOC平台需要建设对应的教学资源模块、在线测验模块、讨论区以及学习分析模块,并 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具体开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