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逐步调整,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和消费比重大幅增加,同时以动力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这对传统能源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储能技术可以通过能量的存储与再利用解决上述挑战,但我国的储能产业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获得长足的发展进步并使储能产业获得广泛应用仍需时日。本文概述了储能技术的基本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典型国家与我国的储能应用情况、配套政策及现存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扶持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储能技术是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介绍了全球储能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日本、中国在技术发展和商业投资方面在全球市场中具有明显优势,美国正构建储能产业全产业链以推动商业化应用与投资;日本推出高性能储能技术路线图,电池技术应用占主导地位;我国则以政策为导向以工业储能为先导带动户用储能。  相似文献   

3.
发展初期存不足 史玉波介绍,近几年来,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2000~2016年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为243兆瓦,年增长率超过70%,主要应用的储能技术有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应用领域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和电动汽车.受能源变革和能源结构政策调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动汽车发展增速的驱动,我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储能的支持政策、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存在商业化示范不足,产业发展缺少统筹谋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而很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用于发电.因此“能源安全”的范畴与重心将从20世纪的以石油安全为主逐步转向21世纪的以电力安全为主.确保安全、高质量供电,同时维持电力供需平衡是电力系统面临的持续挑战.发展新能源电力为常规电力机组的变负荷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要求电力机组具备更快的变负荷调节能力;电力机组变负荷目标的不确定性增大;电力机组负荷调节范围更大.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集成储能模块是解决电力系统变负荷和新能源电力接人产生问题的有效措施.储能总的作用是实现新能源电力上网、保持电网高效安全运行和电力供需平衡.储能系统的具体功能有三种:提高电能质量、提供桥接电能、能量管理.电力储能技术有抽水蓄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复合储能技术.对我国发展储能产业提出以下建议:从宏观战略层面制定储能发展规划;出台利于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政策与机制;发布储能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储能装置回收管理机制;加强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建立储能产业链,降低成本;探索优化商业运营模式,加快储能技术的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我国能源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力系统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催生了储能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在我国政策鼓励、产业需求下,储能行业发展迅猛,并且按照当前的政策导向和要求,储能技术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势必会导致储能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6.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但其产业链尚不成熟,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还难以满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分析了我国储能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虽然各类储能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但短时期内还将存在“多种储能技术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重点讨论了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都在研制开发和应用这些新能源储能电池,对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但其产业链尚不成熟,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还难以满足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分析了我国储能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与政策支持,虽然各类储能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但短时期内还将存在"多种储能技术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重点讨论了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都在研制开发和应用这些新能源储能电池,对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领域,根据系统功率与放电时间,可以将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能源管理、电力桥接和电能品质管理三部分。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不过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以示范应用为主,储能商业化应用面临着储能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有效激励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  相似文献   

9.
作为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和成熟。物理储能技术,发展历史长,技术较为成熟,部分已实现商业化运作;以抽水蓄能为代表,是电网调峰的主力,也在储能市场容量中占据着绝对份额。但无论是传统抽水蓄能,还是压缩空气储能都对环境、地理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这些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因此物理储能也经历着应用模式的变革、传统技术向新兴技术转化的过程。虽然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三种物理储能技术在原理、应用领域、安装容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上各不相同,但作为战略新兴技术,都需要技术的突破、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更多的市场应用机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各种能源的出现使得能源互联网的构建逐渐完善,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储能技术也越发成熟.当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储能技术推广条件,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满足我国能源变更和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则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储能技术、储能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及各种储能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商业运营模式,以便推动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向规模化、商业化快速迈进.华志刚所著《储能关键技术及商业运营模式》(中国电力出版社)一书针对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关键问题和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研究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与运营模式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和成熟。物理储能技术,发展历史长,技术较为成熟,部分已实现商业化运作;以抽水蓄能为代表,是电网调峰的主力,也在储能市场容量中占据着绝对份额。但无论是传统抽水蓄能,还是压缩空气储能都对环境、地理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这些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因此物理储能也经历着应用模式的变革、传统技术向新兴技术转化的过程。虽然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三种物理储能技术在原理、应用领域、安装容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上各不相同, 但作为战略新兴技术,都需要技术的突破、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更多的市场应用机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储能产业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解读了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储能产业政策,分析其对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具体作用,最后给出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和政策建议,包括法律法规规划、监督管理审查机制、财税激励政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均出台支持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措施.尽管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政策层面向行动计划过渡的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储能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储能应用在电力市场中的激励政策、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类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十三五"时期能源规划类、调峰辅助市场运营规则类、地方补贴政策、储能协同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及峰谷电价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企业近年储能政策方向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我国储能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简介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专注于储能领域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是全球储能联盟发起单位,致力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储能应用的推广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联盟目前拥有会员102家,聚集了国内外优秀的储能技术公司、新能源产业公司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覆盖了从发电,输电,配电,新能源并网以及主流储能技术厂商的各个环节,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研究平台、信息交流平台、金融服务平  相似文献   

15.
《风能》2012,(10):9
9月17日,GE在上海首次举办储能技术论坛,GE中国研发中心的专家与来自国内外知名储能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共同探讨了当今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此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储能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中国"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到储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智能电网建设、电信等行业的备用电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网等众多领域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储能产业的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安丽珍 《太阳能》2011,(8):8-9,27
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种储能技术成为促进能源发展的热点之一。储能作为未来电网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和  相似文献   

17.
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系统为抽水储能,但其选址困难、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水资源依赖严重。重力储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以重物为储能媒介,原理简单且形式多样,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的地理优势进行储能。相对于传统储能技术,重力储能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根据山地重力储能、悬重式重力储能、塔吊式重力储能、铁轨重力储能和重力储能式飞机等5种形式的重力储能技术,对现阶段重力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重力储能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我国储能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对重力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提出的建议可以为我国重力储能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储能是综合能源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综述了储能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储能技术的政策环境、技术现状、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结合储能在上海电网中的实践对其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实现清洁能源变革,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电网对各种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规模化储能技术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抽水储能是标杆性的物理储能技术,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且装机容量最大,是规模化物理(重力)储能技术的典范;重力储能是最近引发广泛关注的新型物理储能技术,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多种技术类型。本文首先介绍了依托山体、倾斜矿井的斜坡重力储能的原理和结构,并根据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阐述,包括依托山体斜坡的抽水储能、轨道式重力储能和缆索式重力储能等技术类型;然后回顾了不同类别依托斜坡重力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阐述了每种技术类型的优势和不足;据此提出一种更为优化的斜坡重力储能技术——斜坡缆-轨式重力储能技术,不仅融合了斜坡轨道式重力储能与斜坡悬架缆车式重力储能的优点,且避免了两者的缺点;最后概述了当前斜坡重力储能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就其发展与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储能(CES)技术是基于压缩空气储能(CAES)和Brayton发电循环的一种新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大、运行寿命长、系统设备紧凑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典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指出了系统循环效率(RTE)、储能密度(ESD)的计算方式和评价效果;通过对近期相关国内外文献的讨论,结合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的发展进程,重点梳理了二氧化碳电热储能(TE-CES)、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TC-CES)、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SC-CES)、液态二氧化碳储能(LCES)和耦合其他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系统的优势、不足及适应性应用场景;总结了二氧化碳储能的研究方向、关键技术和主要挑战,最后分析了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在技术研发和面向多场景应用两个层面上的发展前景。综合分析表明,目前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且较多为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朝着系统优化设计、实验验证和产业化应用方向发展,二氧化碳储能技术有望在未来电力储能市场中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