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浇铸尼龙具有机械强度大、韧性良好、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的优点。然而,浇铸尼龙分子链间存在大量的氢键,结晶度高导致在低温或干燥环境状态下易脆、易裂、抗冲击及柔韧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为了改善此问题,本文以己内酰胺、氢氧化钠和六氢-2H-氮杂卓-2-酮为原材料合成制备了新型复合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的复合催化剂,浇铸尼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240℃)、更高的冲击强度(13.2 kJ/m~2)、更长的适应期(8.2 h),且微观结构致密规整,说明本实验制备的新型己内酰胺复合盐是一种良好的浇铸尼龙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共聚改性浇铸尼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绝热条件下通过活化阴离子共聚制备十二内酰胺改性浇铸尼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改性浇铸尼龙材料拉伸屈服后能够产生很大的塑性形变,不会发生脆性破坏。与未改性浇铸尼龙相比,改性浇铸尼龙缺口冲击强度随十二内酰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韧性脆性断裂转变能够有效地向低温方向位移,说明改性浇铸尼龙材料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仍保持了内在韧性。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6,(2):41-44
制备了一种轴承润滑油填充浇铸尼龙(MC尼龙)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的加入明显改善了MC尼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提高了MC尼龙的韧性和摩擦系数;当润滑油用量为5%时,MC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改性MC尼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缺口冲击强度低的缺点,采用环氧树脂(EP)对其进行改性。结果表明,EP改性MC尼龙的优化配方为已内酰胺100份、EP3份、NaOH 0.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0份,改性后MC尼龙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达30.68kJ/m^2。  相似文献   

5.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尼龙(MCPA)–聚醚嵌段共聚物/MoS2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醚和MoS2配合使用,可显著降低MCPA的磨耗体积并大幅度提高MCPA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但会使MCPA的拉伸强度和硬度降低;随MoS2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升后降,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缺口冲击强度、硬度、密度和磨耗体积基本没有变化。当MoS2质量分数为0.5%、聚醚预聚体的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韧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阴离子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体浇铸聚酰胺6-聚醚嵌段共聚物/纳米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醚、纳米炭黑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单体浇铸聚酰胺6的韧性和耐磨性,但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当加入10 %的聚醚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聚酰胺6提高了120 %;当聚醚的用量为15 %时,复合材料的磨耗体积比纯聚酰胺6下降了89.7 %。差示量热分析表明,聚醚对单体浇铸聚酰胺6没有成核作用,聚醚和纳米炭黑的引入使单体浇铸聚酰胺6结晶峰温度降低,结晶变慢,结晶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硫酸铵和碳酸氢铵以及轻烧Mg O粉为原料,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级Mg O。同时对纳米Mg O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可以更好地分散在MC尼龙基体中。将改性后的纳米Mg O,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活化剂对MC尼龙进行单体浇铸,制得MC尼龙/Mg 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经纳米Mg O粒子改性后的MC尼龙,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比纯MC尼龙都有所提高,具有增韧和增强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8.
铸型尼龙是尼龙材料的一种,又称为单体浇铸尼龙或MC尼龙(Monomer Casting Nylon),它是在常压下将熔融的原料己内酰胺单体用强碱性物质作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等助剂一起,经过真空脱水后直接注入到已预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中,物料在模具中进行快速聚合反应,凝固成的固体坯料。本文根据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在静态浇铸条件下制备了单体浇铸尼龙,考察了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结晶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和无缺口冲击强度与邵氏硬度等指标表征了高聚物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联系。  相似文献   

9.
铸型尼龙是尼龙材料的一种,又称为单体浇铸尼龙或MC尼龙(Monomer Casting Nylon),它是在常压下将熔融的原料己内酰胺单体用强碱性物质作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等助剂一起,经过真空脱水后直接注入到已预热至一定温度的模具中,物料在模具中进行快速聚合反应,凝固成的固体坯料.本文根据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在静态浇铸条件下制备了单体浇铸尼龙,考察了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结晶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和无缺口冲击强度与邵氏硬度等指标表征了高聚物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聚醚、纳米炭黑等作为单体浇注尼龙(MC尼龙)的改性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超韧耐磨MC尼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醚、纳米炭黑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MC尼龙的韧性和耐磨性;随聚醚用量的增加,MC尼龙的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提高,而拉伸强度、密度、硬度和磨耗体积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癸二胺和十二碳二元酸为原料制备尼龙1012盐,然后将双六甲基三胺作为含仲胺结构的化合物引入到尼龙1012盐聚合反应中制备尼龙1012,考察双六甲基三胺含量对尼龙101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六甲基三胺含量的增加,尼龙1012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明显变宽,双六甲基三胺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2.0%,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从2.48上升到4.29;当双六甲基三胺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尼龙1012的动态流变性能表现出弹性大于黏性的行为;随着双六甲基三胺含量的增加,尼龙1012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热分解温度逐渐上升;双六甲基三胺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1.0%,尼龙1012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大;双六甲基三胺的仲胺结构参与了聚合反应,形成了支化、交联结构,交联结构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尼龙1012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2.
国内简讯     
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强度高,成型模具制造方便、造价低廉,工艺又简单,特别适于单件、大件产品的生产。但是该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较低(4~12k·cm/cm~2),脆化温度较高(-10℃以上),故影响在某些零部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程晓春 《塑料加工》2007,42(2):25-28
本论文论述了单体浇铸尼龙的增韧改性制备方法,在绝热条件下通过己内酰胺与十二内酰胺活化阴离子共聚制得冲击强度显著改善的浇铸尼龙制品。探讨了增韧改性单体浇铸尼龙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及聚合成型过程,研究了十二内酰胺共聚单体对制品试样球晶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胶轮一般采用普通橡胶和金属轮骨复合而成,也有用塑料(如尼龙)代替橡胶制作的。由于普通橡胶硬度低、强度不高、耐磨性比较差,难以在重载车辆上使用,而尼龙轮,虽然硬度和强度高,但没有橡胶弹性,运行时振动大,摩擦力小,容易打滑,仍不是理想的实芯轮材料。对于荷载重、坡度大,强冲击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的胶轮,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制作较为适宜,如矿用单轨吊  相似文献   

15.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2-甲基丙二醇、三乙胺和多元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离子基团含量的聚氨酯乳液,并测定了乳液的ζ电位,以及高温、冻融、机械稳定性和抗电解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察磨碎玻璃纤维对铸型(MC)尼龙复合材料填料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增韧剂对MC尼龙复合材料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碎玻璃纤维改性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当加入10%的磨碎玻璃纤维时,制品收缩率降低,热变形温度提高20℃,制品具有填料分布均匀、外观光泽优良等优点;制品的拉伸强度比纯MC尼龙提高26%,弯曲强度提高13%,压缩强度提高36%。加入增韧剂六甲基磷酰三胺后,复合材料的韧性大幅度提高,添加量为5%-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PFPA1212/SEBS-g-MAH共混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石油发酵尼龙1212/SEBS-g-MAH共混合,工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制品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增韧剂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为61.26kJ/m^2,是纯尼龙1212的15倍,拉伸强度保持率是纯尼龙1212的90%。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尼龙1212的断裂属于韧性断裂,增韧后的尼龙1212制品冲击断面有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冲击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应力集中点的增多。  相似文献   

18.
对生物工程塑料进行介绍,提出其作为体育器材原料所具备的性能优势,包括材质轻、强度好、韧性高、抗老化能力强、耐高温性好和易成型加工。以3种常见的生物工程塑料为例,对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好,硅橡胶的弯曲强度较好。最后说明了生物工程塑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三研究所研制的超韧增强尼龙66(SL—008)和韧性增强尼龙610(SL—012)于1995年7月14日在山东威海通过部级鉴定。超韧增强尼龙66和韧性增强尼龙610分别以尼龙66、尼龙610为基体,利用双组分弹性体增韧剂的协同作用,进行共混接枝改性,从而获得极佳的增韧效果,并加入玻璃纤维增强,使其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SL—008的弯曲强度≥220 MPa,缺口冲击强度≥19 kJ/m~2,热变形温度≥243℃;SL—012的弯曲强度≥195  相似文献   

20.
使用651型聚酰胺树脂(PA)固化环氧树脂(EP)/聚酰胺酰亚胺(PAI)共混物。结合红外谱图(IR)分析反应机制,采用差热(DSC)与热重(TGA)研究其热稳定性,通过冲击性能测试其韧性。结果表明,经PA固化的EP/PAI共混物由于其伯胺与仲胺的活性氢而发生一系列开环反应,并通过酯化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PAI骨架中的仲胺基使共混物的主发热峰随着PAI含量的升高而下降;系统的热稳定性和冲击强度也随着PAI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当PAI含量为10 phr时,耐热性能最佳,冲击强度为10.2 k J/m~2。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纯EP表现为脆性断裂,而加入PAI出现两相结构,使体系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