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用产品运用在诚信政府建设中对于推动诚信政府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以及提高国家信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中,运用信用产品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必须进一步明确公共征信机构,完善公共信用法律制度,建立信用产品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深化计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加强计量技术规范建设1.加强制度建设。一是结合计量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完善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建立健全检查"两库",全面实施计量领域7个"双随机"监管项目。二是为推进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业诚信计量管理水平,有序推进我市服务业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3.
防伪在规范产品秩序、维护金融安全和财政金融秩序、维护国门安全、促进社会管理等方面,正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防伪行业加强诚信自律机制建设,开展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就是践行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的行业缩影。本文通过分析质量诚信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应用GB/T 29467建立防伪行业质量诚信管理运行模式和实践要求,提出将质量诚信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相融合,建立一套覆盖设计、生产、营销等全过程的质量诚信管理模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4.
会计失信原因与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如不及时治理,将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危害。诚信危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来进行综合治理。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丧失诚信原则,是一个国际通弊。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不仅对华尔街、美国经济是一拳重击,而且给全球的会计审计界敲响了警钟。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还要靠会计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法律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本文重点分析了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背景,并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声音     
《认证技术》2014,(4):17-17
正魏传忠"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督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是以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为基础,建设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另一方面要统一产品分类和编码,建立基于同一产品编码体系的产品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两会期间,对电子商务监管提出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我们这几年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来看,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要依靠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严厉依法依规打击行业内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尽快建立行业的全国集中统一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把本行业内企业、个人遵纪守法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及不诚信信息收集记录起来,以此加强管理执法,并依法向社会公示,使守法守规的企业被公众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政府各部门的执法,使在某个行业存在违法违规、不诚信的企业在其他政府部门办事或者在进行信贷等商业活动时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7.
周莉 《标准科学》2013,(5):77-81
基于实名制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技术是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构建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模型,分析实名制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建立实名制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实名制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方法,为完善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机制、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从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互补关系入手,探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以期推进当前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行业诚信。  相似文献   

9.
正强化行业监管海外代购依托于网络平台,网络代购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强化监管部门与网络交易平台等多方便的合作,努力消除海外代购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建立健全网上代购的诚信体系,对网上交易涉及的敏感性资料和个人数据基于法律保护;建立网络纠纷处理平台,消费者可通过平台维权。同时对于食品、药物等商品,通过政府多方面联合监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当前房建工程中监管的需要,提出了基于一种适应房建时代需要的信息平台建设,给出了房建工程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的定义,建设特点、作用及建设思路、结构,满足解决在房屋建设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为类似房建行业监管信息化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用指标体系设计和信用评价方法设计是公路货运信息平台中诚信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在提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分类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数的形式,设计了评价信息的反馈模式和处理方法,结合判断评分模型完成信用评价方法设计.最后用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信用危机, 提出建立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企业信 用评价系统(CESCE)。介绍了复杂 系统特点;借鉴复杂系统分析问题的 方法,设计了CESCE的整体架构; 对CESCE的数据库子系统、评价分析子 系统、公告平台子系统进行了系统说明; 详细阐述了建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模型及数据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中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涉及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论述了实名制的意义,国内外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识别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have resulted in individual projects being challenged to meet the long-term growth needs of larg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Chang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new model project group, to achieve better interaction, and to allow for a more rapi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ystem coupling analysi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clear system presents itself and forms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mechanism of the path between ba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business growth.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企业产品备案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弄虚作假,脱离备案标准生产产品,致使备案形同虚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互联网和二维码监管技术,由政府、信用评价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的网络化的产品标准管理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企业产品信用评价体系和网络举报系统,实现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信息的透明化和监管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6.
招标人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对招标过程和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招标人信用评价体系已成为招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分析招标人的信用行为,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体系综合评价实施步骤和应用建议,以期通过结果的应用有效地约束招标人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逐步完善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正敏  朱婕 《标准科学》2016,(11):41-44
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对于数据作用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数据平台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为提升政府、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数据平台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公共信息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在借鉴OPC系列标准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提出了数据平台标准体系,重点分析了数据在交换和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我国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标准化水平提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杨弋 《标准科学》2016,(7):89-9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们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本文运用SWOT分析对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船舶推进轴系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船舶轴系的结构特点与运动形式,先利用船体与轴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轴系支承处的刚度,然后根据滑动轴承的运动方程,建立了滑动轴承油膜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带有多个滑动轴承的船舶轴系的各轴承位置,并利用船舶系统的动刚度及油膜的动力特性以及螺旋桨的水动力,建立了轴系的动态计算模型,计算了在三个不同转速下轴系的动态响应。与实船测试的结果比较表明,轴系的动态模型是可信的,模型的建立为分析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动态因素影响生产系统的运作表现,而相应的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充满动态性的生产系统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运作最优化。随着系统动力学广泛应用于系统结构和参数的控制与仿真,物联网技术为广泛、实时、精确采集生产系统的动态性提供了使能手段,使得系统动力学可以在实时信息环境下对生产系统的运作表现进行全面、敏捷、精确的仿真和分析,使得制造物联网系统的运作达到最优。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仿真模型,对比分析物联网技术应用前后的生产系统运作差异,并通过投资回报率分析不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