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将日益重要.将全国分为六大区,根据各分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了各分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解决各分区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建立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体系。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的定额管理实践为例,初步建立了以MIS/GIS为基础的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系统由数据编辑、用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查询、多种统计分析、用水定额模型、需水预测模型、节水评价模型、水价敏感度模型、报表输出等主要功能组成。系统界面友好,多种报表输出,预测数据易于输出到商业化软件中,数据统计方便,系统扩展性好,可以为北京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初探--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渊源、内涵和构架体系进行探讨.并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定额管理研究实践为例,分析了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5类公共生活用水行业的用水定额,建立了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践表明,我国实施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础和首要工作是建立用水定额体系,技术基础是建立基于MIS/GIS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用水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分析了松辽流域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对水资源保障的需求,以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成果为基础,坚持总量控制、供求协调、高效利用、保护生态、重点保障、严格管理的原则,确定城市用水需求方案,制定城市供给方案和保障措施,提高城市用水供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利科技》2007,(1):57-57
城市水资源安全主要指城市水资源具有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支撑城市永续发展的能力和抵御外部因素干扰的能力,能够满足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及与城市人居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用水等方面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做好城市生活节水水平评价,是实现城市生活用水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本文应用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中的“定额指标法”,确定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均用水定额标准参考值,提出了节水指数计算公式,用以评价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水平。最后对河北省各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水平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建华 《山西水利》2006,22(3):10-12
针对晋中市城区水资源及供水用水状况,对城区居民生活、工业发展、公共事业和生态建设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围绕城市整体布局、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立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建城市供水保障体系,提出了拦蓄现有地表水,强制利用再生水,及早谋划外调水的城区供水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乔慧敏 《治淮》2003,(6):12-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则呈不断增长趋势。我国水资源“农转非”(即农业水资源通过不同途径改为非农业用途)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据预测,到2050年农业用水还将继续下降到50%左右。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社会用水需求将日益增加,因此,农业用水向城市用水转化实属必然。但是,农业和城市用水的转化是一个现实而又复杂的问题,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市公共生活用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北京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城市公共生活用水是北京市节水重点之一。近年来,公共生活用水量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各行业用水量在城市公共生活用水量中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其中机关、学校、饭店、商业是用水量最大的4个城市公共生活用水行业。各行业用水行为特征有所差别,水的不同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不一。分析城市公共生活用水特征和认识城市公共生活主要行业的用水构成、用水行为,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水管理政策,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历史年份的城市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对比分析,研究湖南省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关系,认为:湖南省虽属南方湿润地区,但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相当突出,供需类型将主要向水资源型或用水结构型转化。导致该类地区城市缺水的原因主要为水资源紧缺,供水设施能力不足,水源污染,水质恶化,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管理不善等。为此,今后必须制定合理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用水的浪费,有计划地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城市的用水结构,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方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减轻经济增长对水资源消耗的依赖,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城市两个维度分析其水资源负载状况,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2009-2019年经济增长与用水量的脱钩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LMDI分解法探究影响因素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珠三角城市群水资源负载较高,除肇庆、惠州、江门3市外,其他6市水资源负载等级均达到Ⅴ级;珠三角城市群强、弱脱钩状态占比为98.9%,部分城市则呈现强、弱脱钩交替状态;技术效应、产业结构、节水能力是珠三角城市群脱钩的主要驱动因素,单位水资源效益、人口规模则抑制了脱钩。本研究可为减少城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分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布局、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进行整合调配的两项措施,一是高效利用新丰江水库库容资源,二是在思贤修建导水工程导引西江水入北江,以满足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子系统熵权的评价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相结合,对珠江三角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间水资源承载子系统等级与总等级均存在差别。除江门、惠州和肇庆外,其余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饱和;深圳、佛山、珠海3市水资源供给对社会经济支持力较弱,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江门和肇庆水资源承载力总等级虽然较高,但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效率低下,耗水率高,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东莞市在S4子系统的等级低于其他城市,应予以重点关注。提出的基于子系统熵权的分配方式可改善目前仍以传统熵权分配为主的现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评价结论。这对于合理分配在各个子系统的治理力度,以保证区域未来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枯季珠江来水偏枯,珠江三角洲地区咸潮上溯加剧,珠江防总组织实施了枯季水量调度,确保了珠海、澳门等地供水安全,有效改善了广州亚运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环境,实现了供水、水环境、电力、航运等多方共赢,充分体现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彰显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同时,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应尽早建设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实现珠江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以城市水系统为核心的海绵城市系统治理工程,在总结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地下水库系统工程作为城市海绵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建立了以7大系统为配套工程、囊括“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的地下水库系统工程整体架构,得出了以地下水库工程为主导的海绵城市水循环路径,成功构建了以城市水系统为核心的海绵城市系统治理工程,对增强城市防洪涝能力、高效利用水资源、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具有显著效益。本地下水库系统工程设计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水工程技术支撑和行之有效的良性水循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城市水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趋势分析(情景1)和规划目标(情景2)两种情景模式,从生活、工业和生态三方面预测和分析三角洲城市需水量。结果表明:在情景1条件下,规划年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7.43亿、9.57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49和1.92倍;在情景2条件下,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9.49亿、11.71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91和2.35倍。建议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推动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在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条件下,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实现城市水资源长期、有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珠江三角洲腹地城市中山市为研究目标,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多个指标对水资源压力的影响,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对1991年以来中山市水资源压力的演变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节水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是中山市水资源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1991-2011年间,中山市的水资源压力整体上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将可能在今后20年的时间内保持上升趋势。中山市水资源压力与人均GDP之间则呈现出N形环境库尔兹涅曲线特征,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山市水资源压力将有所下降,但同时也面临着重新上升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云模型合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引入正态云模型确定指标隶属度,建立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对珠江三角洲9座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7-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到2020年已处于较好水平;区域内部水资源可持续状况呈现东部城市优于西部城市、南部近海岸城市优于远海岸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之间可持续性等级不和谐,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较好,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是造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资源可持续性状况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凤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丘陵区城市的地形地貌和降雨径流特点,从生态海绵流域的全局视角,以现代化湿地花园城市为目标,合理布设"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建设设施,并在措施布设时考虑丘陵地区对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防控、水系景观美化等特殊要求,提出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以丘陵区城市湖南省凤凰县为案例,具体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和适宜建设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凤凰县新建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3%,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不应局限于建成区内,应针对产汇流过程急速形成、易出现山洪和内涝灾害的"两碰头"等问题,通过低影响开发措施和建成区外海绵体措施,开展生态海绵流域建设;丘陵区海绵城市应区分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设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控制指标,建成区外应对堤防达标、雨水排放、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开展系统性建设和整治,建成区内应对可渗透地面、下凹式绿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地表水体水质、非常规水源利用、城市管网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建设和整治。研究成果对丘陵区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岳中明 《中国水利》2011,(21):14-16,38
近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开展了珠江水量调度、搭建“泛珠三角”水利协作发展平台、推进建立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组织签订《珠江流域片跨省河流水事工作规约》等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通过剖析制约珠江流域水利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完善管理法规体系、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和执行工作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流域综合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