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D(Mini Disc)是一种数字音频产品,其利用压缩技术ATRAC,实现了在一张直径很小的盘片上进行高质量的数字录音。一盘MD片可以容纳74分钟的声音内容,而且其音质可与CD媲美。MD机直读速度快,它不象录音磁带那样,需要长时间的快进和快退,它能在1秒钟内检索到光盘中任何你所需要的曲目,它在录音技术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概念。 MD机具有多种放音功能、多种编辑功能以及文字输入功能。在MD的系统中,还设置了各种状态,如需制作不同形式的节目时,可在相应的状态下进行。同时可通过显示窗口看到所显示的当前MD机器的工作状态,如MD片的名称、栏目名称、栏目编号,和过去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可改写数字通用光盘(DVD-RAM)、可写入一次数字通用光盘(DVD-R)规格的制定,介绍了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伟权 《激光与红外》1998,28(6):391-393
简要地介绍了讨论了各种一次写入DVD-R光盘和可重写DVD-RAM光盘的特点,记录格式及其刻录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宏  刘伟 《电子世界》2000,(6):7-7,6
<正> 人类最早用石头和甲骨来记载和传播信息,之后又改用竹简与绢绸,直到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纸张便成为人类记载和传播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纸张已不能满足文、图、声、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记载与传播,因此能够存储数字化多媒体信息的光盘很自然地担当起信息时代的信息载体,光盘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记载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从信息记载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光盘可看成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纸张”。光盘不仅可记录文字、数据、图形和图像信息,而且还可记录声音、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的信息。一张  相似文献   

5.
秦笃烈 《今日电子》1997,(7):127-128
DVD—CD-ROM之后的一颗新星 一张CD-ROM的容量可达650MB。它曾经使用户感到欢欣鼓舞。但是,自从它1985年推出以来容量未增加。全美国的电话名录需要两张光盘,星球大战也要两张,许多大型文献数据库回溯性检索需要几张到十余张光盘。于是,推出了各种换盘器和光盘塔。一张光盘只能看廿余分钟电影。今天的CD-ROM可以说已经过载了。DVD光盘的容量为4.7GB,它相当于CD-ROM容量的七倍。它可以存储133分钟电影。它包含  相似文献   

6.
转速控制方式光盘的转速控制方式主要有CAV(恒定角速度)、CLV(恒定线速度)、ZCLV(分区恒定线速度)等几种,这些转速控制方式,都同光盘的记录格式有密切关系。CAV方式,其主轴电机的转速相对于整个光盘都是恒定的,记录重放频率也是恒定的。这种方式由...  相似文献   

7.
Sony RMO—S551     
蔡翰林 《电子测试》2001,(4):145-145
此款Sony MO光盘机,型号为RMO-S551,在MO光盘机的市场中属于较为特殊的机种。同样是采用磁光学式的读写结构,但是所采用的磁盘片尺寸是5.25英寸,在容量上可高达5.2GB,对于需要大量备份数据者,相当具有吸引力。在产品外观方面,比一般常见的MO光盘机要大许多,且重量高达4.9公斤,全机身以金属外壳包覆,如此的体积与重量使其较不具有可携带性。机身正面配置有读写指示灯、电  相似文献   

8.
CD—ROM概述     
综述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应用日趋普及、市场不断拓展、多媒体计算机的热浪不断升温。据专家预测,按当前30~40%的年速率增长势头,要不了几年,多媒体电脑的发展飓风势必影响全世界。作为多媒体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光盘特别是CD-ROM光盘也得到迅速普及应用与发展,虽然问世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巨大的存储容量,低廉的销售价格,携带极为方便,复制特别简便等诸多优点。在信息领域内已引起很强的冲击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打开包装盒,里面除有三星Vepp播放器外,还附FM调频收音机(兼遥控功能)、立体声耳机、USB连接线、迷你CD光盘、三洋1.2V(1400mA)镍氢可充电池、外接备用电池盒、充电器、功能说明书以及带腰夹的磨砂便携皮套。如果考虑到当前容量以及今后的升级,选择这一款(附带内存扩展槽最大可扩至128MB3.3V Smart Media卡的机型就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华录DVDR5188数字光盘录像机外型设计沉稳、经典。该机除了有DVD录像、DV摄像及DC拍照转录光盘功能外,还可实现当前电视节目的回放、快进,暂停及预约录像功能。DVDR5188支持USB2.0设备、光盘相互拷贝,并具有多种录制模式可选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想要的录制模式,每张光盘最长可选择录制6小时,最高DVD画质录像则有70分钟。  相似文献   

11.
周祥平 《视听技术》1999,(10):40-43
光盘(Compact Disc)存储 以其独特的光学读写方法为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提供了理想的存储和管理手段,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兼容性好、价格低、携带方便的突出优点。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驱动器(光盘机)和光盘盘片硬件以及相关读/写信号处理软件组成。光盘驱动器由机械、伺服、控制和供电系统组成。原始视、音频信号数字信息等经写信号处理(信源、信道编码、调制)后,变成适合光盘介质存储的数字信号形式,交给读/写光头,通过光盘驱动器驱动光盘高速旋转,使光学系统聚焦后的激光光点在光盘信迹上准确地跟踪扫描,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盘信号面上的信息标志单元,实现信息的写入。当读信号时,将读/写光头输出的信号反  相似文献   

12.
万君 《现代通信》2001,(5):37-38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增长,光盘以其存储容量大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信息数据的备份中,光盘更是人们的首选。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光盘有两种:CD_R和CD_RW。CD_R盘片是一次写光盘片,只允许用户有一次写入数据的机会,写完以后,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无法被改写,人们根据这一特点来存放需长久保存的信息。虽然CD_R盘片信息不能改写,但可以分段写入,直到整个盘片写满为止。CD_RW盘片是可擦写盘片,可重复写入,用户常用来存放短期内需要备份的信息;不需要时,擦掉重写,可写若干次。 在CD_R盘片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13.
MPEG—4形状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凌云 《通信技术》2001,(2):37-38,41
MPEG-4是ISO/IEC最新通过的,是第一种基于对象的、提供基于内容的访问能力的全新多媒体表示标准。为了提供这种功能,MPEG-4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其中视频部分采用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形状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冷建宏 《电子测试》2000,(5):104-104
新一代的光盘技术—DVD,已经是多媒体电脑的标准配备。在DVD的各项规格都已确定的情形下,制造厂商莫不卯足全力推广这项产品。反观我们电脑上使用的各种软件,也正需要这种更高容量的储存媒体出现。  相似文献   

15.
新型DVD/CD—R兼容型集成平板光盘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光盘系统是基于普通分立元件组成,不仅大大增加了组装成本及组装复杂性,同时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度。基于平板光学的新型DVD/CD-R兼容集成光盘头系统并对其中的关键器件消色差波片进行了分析。在此系统中,光线沿着Z字型在平板玻璃基底中传播。通过集成的平板合分束器、消色差波片、分色光栅等器件完成双波长光束的合光、偏振态旋转、分光等功能。经测试,此系统对635nm和780nm光束的能量利用率为24.84%和32.06%,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集成度以及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16.
日立、三洋电机和夏普等公司于ISOM/ODS'96(Jo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 and Optical Data Storage 1996)会议上发表新磁光MO(Magnet-Optical)盘开发(开发代号称MO-7)构想,顿时成为会场上的话题。MO-7设想的磁光盘MODisc的盘片直径为120mm,可存储6GB数据;这一开发目标,若和当时正在开发的相变(Phase Change)方式光盘DVD-RAM(Digital Video Disc-Random Access Memory)相比,面记录密度高出一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制作实践,详细介绍了设计制作一个CD-ROM多媒体光盘的全过程,并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胡军 《视听技术》2001,(10):3-3
对于广大音乐迷来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通过互联网搜寻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并不下载到硬盘上或刻录成光盘,似乎已是发烧友们的新时尚,过去仅靠购买CD的方式获取音乐则已经成为老套。不过,用电脑的音频硬件和播放软件重播的数码音乐效果实在是难以让人满  相似文献   

19.
这款由建基所推出的CRW—2440刻录机,内置了2MB的缓冲存储器,在防止BUFFER UNDERRUN的技术方面,采用的是RICOH的JUSTLINK技术。除了JUSTLINK以外,还加入了JUSTSPEED技术,可针对不同品质的空白光盘调整写入速度,有效保护激光读写头,减少受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徐学雷  许斌 《激光与红外》1998,28(6):382-386
主要介绍DVD-Video光盘节目创作系统的结构及DVD-Video节目创作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