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是拓宽聚丙烯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接枝方法和原理,接枝物的性能以及接枝物在聚丙烯合金和共混物、复合材料、粘合剂和涂料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简介了聚丙烯熔融接枝体系的组成、机理及实现熔融接枝的反应挤出技术。介绍了聚丙烯接枝物的表征和应用状况,并指出了熔融接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熔融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孙莉  徐斌  钟明强 《塑料科技》2006,34(3):16-18
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下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共单体苯乙烯、引发剂和聚丙烯相同的条件下,接枝物的极性均较未接枝的聚丙烯极性增加;不同单体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降低使接枝物的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枝物极性增加的趋势依次按接枝单体MAH、MMA、GMA递增。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接枝支链的生成可以促进聚丙烯的异相成核,使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聚丙烯熔融接枝的接枝方法、原理、设备、产物表以及接枝物的性能、微观结构及其对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熔融接枝改性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敬泽 《塑料加工》2000,(B06):24-26
本文综述了聚丙烯熔融接枝的接枝方法、原理、设备、产物表征以及接枝物的性能、微观结构及对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史志兰 《塑料工业》2006,34(Z1):151-154
对聚丙烯接枝的方法、机理以及其接枝技术进展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介绍了聚丙烯接枝产物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固相接枝的机理及分类,讨论了一些主要因素如引发剂,辐射或预辐射剂量,光敏剂和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聚丙烯接枝物的应用前景和固相接枝设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固相法接枝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强  任巨光 《弹性体》1995,5(1):49-55
聚丙烯固相法接枝不饱和单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本体法技术。与其它接枝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接枝率高、时间短、无溶剂回收、不妨害接枝物的进一步应用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固相法接枝不饱和单体的进展,并较详细地讨论了影响接枝反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双单体接枝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体系引发制备了各种聚丙烯的双单体接枝物,并对这些接枝物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单体组合、组成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悬浮溶胀法合成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BPO作引发剂以水相悬浮胀法合成接枝聚丙烯,研究了反应条件、组分等因素对PP的接枝率(Gr)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发现溶胀剂、悬浮剂、引发剂、催化剂是该接枝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用此方法接枝的聚丙烯有工艺简单,接枝率高,聚丙烯降解程度小等优点,用它作PP/CaCO3、PP/PA6、PP/MBS体系的相容剂,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接枝聚丙烯增容改性PP/PA合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崔怡  陈晓丽 《塑料工业》2007,35(6):19-22
用PP接枝物增容PP/PA6共混体系,观察分析了共混合金的形态结构特点,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独加入PP-g-MAH,力学性能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时拉伸强度比未加接枝物时可提高20%,弯曲强度比未加接枝物时提高了54%,冲击强度比不添加接枝物时提高了3.6%.添加PP-g-MAH对不同比例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固定PP-g-MAH用量为4%,PA6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用PP-g-MAH和PP-g-GMA两种接枝物共同作为相容剂加入到PP/PA6共混物中比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要好,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共混物的SEM照片可以看到,PP-g-MAH使分散相的粒径变小,分布均匀,界面相互作用加强,所以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相似文献   

12.
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接枝物的存在,考察了不同马来酸酐(MAH)用量和加工设备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将接技物加入到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体系中挤出带材。通过测试,发现PP接枝物的加入提高了带材的弯曲强度,表明PP-g-MAH提高了相界面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PP固相接枝MAA 及其阴离子法接枝PA6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甲基丙烯酸的聚丙烯(PP-g-MAA),研究了固相接枝的条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MAA接枝物,利用PP-g-MAA接枝链上的羧基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的产物进行阴离子接枝聚酰胺(PA)6,阴离子法制备了PP/PA6接枝物。结果表明,本方法成功地制备了PP-g-PA6接枝物,并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琛  王一 《塑料工业》2006,34(Z1):114-117
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配方;并且探索了接枝反应过程中PP自由基的降解抑制方法。结果表明,以引发剂A为引发剂,以嵌段PP为基础树脂,以MAH为接枝单体,以St为第二单体的PP/A/St/ MAH反应体系使PP自由基降解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制备接枝为1.5%-4.0%的接枝聚丙烯。  相似文献   

15.
PA6/PP/SEBS-g-MAH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用量对尼龙6/聚丙烯(PA6/PP)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相同增容剂用量下不同PA6、PP配比对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中的酸酐基团能与PA6末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在PA6和PP的内表面形成PA6-SEBS接枝共聚物,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界面相容性,并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的分析表明,共混物发生了明显的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聚丙烯熔融接枝物增容PP/PA6共混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和不饱和羧酸混合单体对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接枝物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用量影响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用接枝物增容后,PP/PA6表现更强的假塑性行为。溶融粘度增加,粘流活化能增加;随着接枝物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MFI下降。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二丁酯增容聚丙烯/尼龙6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共聚物PPgDBM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表明,PPgDBM是PP/PA6共混体系的有效增容剂,由于共混过程中就地生成PPgPA6,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增加了两相界面的粘合,使分散相粒径减小,分散更均匀,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容剂接枝率的高低对增容效果有一定影响,接枝物中残留单体不影响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计表征了聚丙烯/聚丙烯酸丁酯(PP/PBA)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和形态。结果表明,PP/PBA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两相分散结构,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PP与PBA的接枝共聚物促进了两相之间的分散以及相界面之间的结合。PP/PBA热塑性弹性体在高剪切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较低的溶胀度。PP/PBA热塑性弹性体对PP具有明显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马来酸接枝聚丙烯(MAC-g-PP)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接枝率与接枝配方的关系,PA6/接枝PP/PP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接枝PP的特征参数、用量,以及PA6/(PP 接枝PP)配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的力学性能随接枝PP的MFR增加而提高,与接枝率无关,接枝PP用量有一最佳值,高MFR的MAC-g-PP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