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党政办公网络身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决了身份认证系统的各种应用环境的身份认证的安全问题,最后把各种系统强化的认证体系的用户身份统一到同用户身份同一的介质上,建立了跨系统和业务统一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系统.既强化了各种应用的安全,又使各级领导使用方便,不失为政府办公网络理想的安全身份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2.
校园网络单点登录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Active Directory和kenberos协议的单点登录系统。校园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基于校园网络的应用系统也越来越多,而每个应用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验证系统,这给校园网络统一管理和用户使用带来不便,也就提出了用户对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的要求。在研究了校园网络单点登录和用户统一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适用于校园网络内的的安全认证架构,进行用户的统一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PKI/CA技术的身份认证体系不但使身份认证更为安全和可靠,而且对用户操作具有不可否定性。借助PKI技术和数字证书建立符合高校校园网实际情况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目的是解决在不同的网络应用系统下身份认证不统一的问题,从而更加保障了校园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网的安全性和加强对企业网的管理,迫切需要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认证系统.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办公环境中认证系统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建立统一认证系统的重要性,并以测绘院用户认证系统为例提出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统一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办公业务系统的广泛使用,各种支撑办公业务系统应用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但用户信息存在重复记录且不统一的情况,以及需多处登录、跨系统流程无法正常流转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管理的办公业务支撑系统的集成方案,目的在于将办公业务系统支撑的账号管理、认证管理和升级整合为集中统一的安全支撑体系。通过对身份认证与分布授权、单点登录、统一用户、数据同步和资源管理等技术的整合,实现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维护,对多个Web应用只提供一个登陆窗口即可完成对多个应用的访问,并提供统一的认证源;对于集成在单点登录中的应用系统,可以对应用系统的资源进行角色管理,划分权限。  相似文献   

6.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以及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如何在校园网中对用户进行安全、高效的认证和访问控制,已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运用SunTone方法论提供的开发路线,无缝集成各种应用系统并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7.
Internet上服务的增多带来了用户信息管理的各种问题,每个服务商都要维护庞大的用户信息库;用户也要重复提供认证信息以使用不同的服务.本文提出了一个统一身份认证模型,可以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用户身份认证.文章先给出设计此身份认证模型的必要性,介绍并分析了当前流行的身份认证机制的特点和性能,然后提出了此统一身份认证模型的结构,并对其能实现的功能做了介绍,最后给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身份认证算法和一个可靠、严谨的身份联合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Shibboleth和SAML的跨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跨域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技术平台Shibboleth和跨域统一身份认证的技术标准SAML,设计出跨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用户"异地访问-本地认证"功能,避免了异地认证的繁琐,简化了业务流程;身份联盟各子系统交互采用SAML标准,有效地保证了系统通信的安全,保障了用户的隐私,满足了应用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需要将分散、重复的用户数字身份认证进行整合,实现统一、安全、灵活、稳定和可扩展的企业级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采用J2EE设计了一个支持多层架构的系统,对统一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功能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校园网中提供的应用服务越来越多,分散验证给用户管理和操作带来许多不便.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学校的实际网络环境,提出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解决方案.平台基于LDAP目录服务,实现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有效地整合校园网络中所有的应用系统和资源,对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架构、技术特点进行论述,并给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南理工数字化校园门户中的应用展示.  相似文献   

11.
CA项目 公钥基础设施(PKI Public KeyInfrastructure)是一种基于公开密钥理论和技术建立起来的安全体系,为网络用户、设备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该体系在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准和规范基础上提供在线身份认证,核心是要解决信息网络空间中的信任问题,确定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经济、军事和管理行为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保护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主体的安全利益,CA(证书机构)是PKI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网的安全性和加强对企业网的管理,迫切需要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认证系统。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办公环境中认证系统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建立统一认证系统的重要性,并以测绘院用户认证系统为例提出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统一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LDAP的研究及其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系统的功能是建立一个能够服务于所有应用系统的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唯一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系统对用户信息统一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系统都通过该认证系统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而不再需要开发各自独立的用户认证模块,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网络中各应用系统相应权限内的资源。各应用系统通过LDAP将用户或组织的信息以层次结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的方式加以收集和管理。介绍了LDAP协议及其四种基本模型,阐述了统一身份认证思想,并设计了基于LDAP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络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用户在网络应用中要不断的进行身份认证来保证自身数据的安全。然而重复进行身份认证过程繁琐,同时也存在数据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了统一身份的认证系统。本文主要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介绍,并对kerboeros网络认证协议的认证过程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用户在日常办公中使用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由于受建设年代、开发技术、设计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应用系统之间往往互相孤立,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用户信息库和用户认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角色定义、身份认证等等互相独立,信息不一致。如此不仅使用户在使用应用系统时需要记录多个密码,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而且由于不同系统间用户认证的安全性不一,安全风险非常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套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用户的选择.而这个系统为企业统一的工作流管理、统一数据交换、统一信息等功能提供的基础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杨灵  邹娟 《现代计算机》2009,(11):195-197,200
针对网络应用系统遇到的用户身份管理安全性与用户操作方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s与RBAC等相关技术的统一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解决多个异构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问题。同时,对系统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使用SSL和XML安全协议解决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韩嘉彬 《计算机仿真》2021,38(3):103-107
不同网络同时维护多套认证设施会大幅降低异构融合网络的接入效率,传统接入认证方法中的短板效应也会降低融合网络中的安全性能,为此在异构融合通信网络环境下,提出可信接入安全认证方法.以安全认证过程的信息流走向为依据,搭建网络可信接入安全认证模型,在认证模型下,从信道、网络容量和网络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设定通信网络的允许接入条件.通过用户位置预测、用户身份隐替标识和用户签名认证三个步骤实现用户身份的认证,设立安全认证密钥分配协议作为统一用户标识的认证方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可信接入安全认证方法的平均安全系数为98.5%,相比于传统的认证方法安全性提高了 7%,说明上述方法可以实现网络的安全可信接入,保障用户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网的安全性和加强对企业网的管理,迫切需要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认证系统。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办公环境中认证系统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建立统一认证系统的重要性,并以测绘院用户认证系统为例提出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统一认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网络安全预警系统是建立在强大安全防御体系下的一种新型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它在强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通过监控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来检测用户越权和黑客入侵系统的企图,使用户在登录网络的整个过程中,系统都受到安全机制的保护.本文首先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安全机制,强身份认证机制和入侵检测机制及两者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网络设备与主机系统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采用静态口令存在安全风险因素,介绍了RSA双因素身份认证体系,网络与信息管理员根据管理规范向用户发放单独的认证设备,初次使用设备时设定个人码(PIN码),使用时将用户的个人码与令牌码组合,形成双因素认证,通过统一时间同步服务器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令牌和认证服务器产生具有相同的令牌码,确保合法用户访问网络设备与主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