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经过近2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油藏处于中-高含水期,剩余油相对分散且不确定分布位置,原有注采井网驱替效果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要部署新井完善井网以达到动用剩余储量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因此为提高塔河油田油藏三叠系剩余油动用程度,亟需解决水淹层识别问题,此次研究通过多种测井法方法识别水淹层,建立水淹层定性定量识别量版,为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提高剩余油动程度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J91块为一典型互层状边水水淹稠油油藏,水淹情况复杂,大幅提高采收率难。分析不同类型水淹油层分布特点及规律,验证"强水淹层段"中仍以未水淹及弱水淹层为主的典型特征。在试验过程中,认识水淹油藏火驱开发机理,分析燃烧区带分布特点,跟踪评价先导实验实施效果。初步验证了边水(水淹)稠油油藏火驱开发的可行性,为同类油藏的转换开发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胡状集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胡状集油田严重非均质油藏油层水淹前后物性、电性变化特征、水淹层测井解释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成果对胡状集油田近年来新钻的开发调整井进行水淹层测井解释和跟踪分析,符合率较高,效果可观,此针对严重非均质油藏的测井解释分析系统,对类似油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地层水淹情况复杂,给电测解释带来困难,水淹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中,水淹层评价技术就是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岩屑录井、RFT结果、C/O测井等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水淹部位、水淹程度、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细分水淹级别,为调整油田开发方案,进行二、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断块油藏,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大部分区块经过多次的井网调整、治理,已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阶段,地下油水关系相当复杂。虽然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水淹层测井的科研攻关,以及对油田地质的精细认识,使水淹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大大提高,但准确地把握水淹层解释精度目前还是十分困难。因此,继续开展水淹层测井解释攻关,探索出适合本油田特点的剩余油监测技术,更好地挖掘此类油藏的剩余油潜力显得尤为重耍.  相似文献   

6.
非均质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渗透率在剖面上的差异,使得高渗层吸水多,油层动用好,采出程度高,渗透率低的油层因层间干扰造成油层动用差或不动用,因油层平面非均质的影响,物性好,注采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高,而物性差的部位水淹程度低或未水淹,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胡7-94块S3中层系利用分测分治技术调整吸水剖面、增加水驱动用储量、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拉玛依组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矿化度变化大,导致储层水淹后测井特征变化复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 本文介绍的方法主要依据试油结果和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的各种信息,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找出油层水淹程度与测井响应变化之间规律,获得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的判别特征值,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判别方法(fisher函数判别)。根据本油藏11口井生产结果的验证,判定水淹层的符合率达到7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对同类油藏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小层水淹图是分析注水开发油藏分层水驱动用状况的最直接的图件 ,对指导油藏的开发和方案的编制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水淹图的绘制及其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做了详尽的描述 ,相信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凝油砂岩油藏———沈84-安12块进行碳氧比能谱测井,能较好的识别水淹层,确定水淹层的含油饱和度,尤其对于中、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地区的水淹层识别应用效果良好,是油藏确定水淹层位,进行堵水补层作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测井方法,对老井的堵水、补层作业以及寻找潜力油层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流冲洗作用以及水敏、盐敏、速敏等因素导致物理、化学变化,造成岩石中粘土膨胀、颗粒运移等现象,使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发生改变。水淹过程中,测井资料体现出来较为复杂的多种变化。对比水淹过程中测井电阻率的变化,综合感应—侧向—岩性(物性)特征,对开发期厚油层、薄油层、水层电性响应特征进行总结,对高矿化度油藏为背景、污水回注驱替的开采方式,从建立水驱岩石物理模型入手,对油层开发后水淹情况进行电性响应的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