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世界液化石油气产业正受到多种市场因素的挑战,有些是固有因素,部分是新产生的原因。据Purvin&Genz公司高级主管Craig Whitley分析,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速正受到高市场价格的阻碍,因为受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位的支持。预计未来5年全球液化石油气供应增长速度将略高于需求增速,这将意味着世界液化石油气产业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改变,即由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需求驱动的市场向着供应推动型市场转变,而且可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表示,我国未来若干年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前景看好,而LPG将是我国长期短缺的能源产品。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工业、农业、交通发达而煤炭和石油资源比较缺乏的内陆省份。能源是制约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燃气事业的发展也与之息息相关。全省年耗煤约5000万吨,其中4000万吨靠外进。随着2004年天然气进汉的实现,我省能源结构将发生变化.燃气事业将显现出新的局面.液化石油气的供应格局也会随之改变。如果按能源总量百分之二十为使用天然气,也仅能取代800万吨煤炭.  相似文献   

4.
佛山市市目前使用的气源为液化石油气(LPG).今年底将转为天然气(NG).天然气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为了避免在天然气置换后更换计量表.造成投资浪费,我公司从今年开始要求工商业用户的计量表选型应尽量满足日后天然气用量。因LPG和NG的热值不同,标准状态下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气相低热值分别为25882kcal/Nm^3、9497kcal/Nm^3,液化石油气的热值约为天然气的2.73倍.也就是说1m^3液化气相当于2.73m^3天然气。  相似文献   

5.
炼油厂供应增多和天然气的市场渗透导致今年以来中国进口液化石油气(LPG)市场陷入低落状态。5月份的液化气进口量只有31.70万吨,而过去4个月的进口量每月都只有30万吨左右,远低于2006年49万吨的月平均水平。与液化气市场相比,天然气市场却是一片繁荣。前5个月,自去年5月底开始运营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达到84.20万吨。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全面地评述了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作汽车燃料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就LPG、CNG、LNG作汽车燃料的技术指标及各自的优劣作了比较,指出了我国LPG、CNG、LNG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俄罗斯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用作汽车燃料的情况,包括燃料的技术指标,充气站的类型及各项参数等。最后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类从懂得用火熟食至今.燃料的应用经历了植物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四个阶段。气体燃料的发展则又从煤气的供应开始.过渡到液化石油气,再由煤气、液化石油气混合使用过渡到天然气大管网供气,以天然气为主气源,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二甲醚等其它气源为辅助气源。  相似文献   

9.
田春荣 《油气世界》2006,(5):14-14,30
在去年出现5年来首次下降之后.中国液化石油气(LPG)进口量迄今仍没有恢复增长的迹象。随着季节性需求旺季的结束.国内和国际市场液化气价格从年初2月份的历史高峰水平大幅回落,但高价格给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很快消除。今年夏季,当首船进口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LNG)在广东深圳登陆并进入广州、深圳、珠海和佛山等一些城市的燃气管网时,液化气用量将受到影响。过去几年来广东省液化气进口持续增长.今年看来面临进口量减少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为全面地评述了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作汽车燃料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就LPG、CNG、LNG作汽车燃料的技术指标及各自的优劣作了比较,指出了我国LPG、CNG、LNG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石油工业》2003,(2):45-49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国际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却很低。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天然气液化、重新气化、船运和储存成本的降低,美国企业界进口LNG的热情得到了极大鼓舞.从2001年初到2002年8月.埃尔帕索等多家公司陆续宣布了15个LNG进口终端项目的新建计划。  相似文献   

12.
我国LPG和LNG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是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清洁能源,在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论述了近年来国内LPG和LNG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分析了今后市场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对两种燃气的发展和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石化》2009,(23):15-15
国际能源署预计,受新探明储量增加及液化天然气供给提升影响,国际天然气中期价格将大幅下降。IEA首席经济学家称,多数过剩供给都源自美国天然气进口需求的降温。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年度能源预测报告表示,由于美国新探明的储量以及液化天然气的供给量提升,中期来看,国际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下降,几十年来形成的油气联动机制可能解体。该机构还预测,2012年至2015年问,全球将有约2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输送能力空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世界》2006,(6):70-72
国家引进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国内多个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建成,为建设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实现小区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培育初期,如何合理利用LNG卫星站把握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先机,如何保证投资合理和资源供应灵活,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将就以下专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田春荣 《天然气工业》2010,30(10):95-99
2009年,液化石油气市场价格降低和裂解原料需求增加,使炼油厂液化石油气产量增长幅度明显落后于原油加工量增幅。价格下降刺激民用需求回升,同时炼油厂限制商品液化石油气产量带来的供应缺口使液化石油气进口量跃升57%,升至409×104t,并回到2007年的进口量水平。出口增长因主要出口市场越南进口量减少而减慢。国内天然气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过去5年来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幅达17%,预计2010年将达到1050×108m3,受冲击最大的是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需求增长将受到严重阻碍。分析指出,燃气市场结构的变化迫使炼油厂在加工量提高的前景下谋求为增产的液化石油气寻找销路,包括裂解原料在内的化工利用可能是最好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油气世界》2006,(5):72-74
国家引进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国内多个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建成,为建设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实现小区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培育初期,如何合理利用LNG卫星站把握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先机,如何保证投资合理和资源供应灵活,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将就以下专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壳牌公司东方液化天然气业务部(以下简称“壳牌”)2007年9月4日宣布,该公司已和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签署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框架协议,协议下的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来源是澳大利亚西澳州的高更项目。该框架协议涵盖了液化天然气供应的主要条款,并约定壳牌和中国石油将共同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田春荣 《油气世界》2006,(11):13-13,18
虽然9月份进口量从过去两个月来的低点水平同升,但三季度液化气进口量仍创下5年来最低记录。高价格和天然气市场的积极扩张正在削弱液化石油气(LPG)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炼油厂产量的增加在挤压进口液化气的市场份额,而新炼油厂的投产将使华南地区国产液化气供应量进一步上升。今后几个月,当市场进入需求旺季时,油价可能在目前每桶大约60美元的高水平继续坚挺,液化气价格可能也看涨,进口液化气市场却难以摆脱走下坡的曲线。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价格正在上浮,不论天然气来自国内还是海外。4月1日起,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15元。中国福建LNG项目从印尼进口液化天然气,印尼批准的合约价上限从最初的每桶25美元,上调到每桶38美元。 气价上涨的背后是天然气格局的变化——天然气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逆转,各路买家从摆手“撒气”变成拱手“争气”。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的能源成为各国能源“新宠”,下游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已超出上游开发供应能力,天然气的资源稀缺正在进一步突显。由此引发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不仅是中国未来能源供应的隐忧,也是影响世界天然气贸易的全球性问题。 价格调整是理顺天然气供应链的直观举措之一,但仅有价格机制是不够的。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仍需要综合性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邵小龙  王行 《油气世界》2007,(7):23-29,34
一、在我国天然气发展的现阶段,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存在很强的垄断性 1.天然气运输和配气环节具有自然垄断特征 一般情况下,天然气采取专门的管道运输方式。在运距非常遥远的情况下,或出于经济的原因,在建设管道耗费太大的地方,采用轮船和火车运输LNG(液化天然气)作为补充。但一是天然气液化和气化成本也不低(广东省进口LNG的气化成本为0.16元/m^3),二是LNG气化以后还得进入当地的管网才能实现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