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也对城市空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城市广场由原来简单的城市居民聚集地,变成了居民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聚餐等场所,城市广场不再是单一满足聚会的空旷场所,也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种生活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福州滨江市民广场"项目来浅析将城市广场设计与生态设计相结合打造城市的客厅。希望本文所述设计理念和过程、采取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校园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校园广场设计应体现着时代背景下所特有的"场所精神"。文章探讨了场所精神下的校园广场设计策略,并以甘肃农业大学中式庭院广场设计为例,从体现"场所精神"设计细节表达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大学校园广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约与亲切—广州中央广场城市设计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规划师》2001,17(2):99-101
城市广场到底是谁的广场?是属于政府?设计师?还是市民?我想答案应该是最后一个。尤其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段,广场的市民感要求就更为强烈。设计师在设计手法上的谦卑和对市民情感的关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市中央广场的城市设计是通过设计咨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4.
广场与城市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济威 《城市规划》2002,26(2):55-59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在广场中可进行各种民俗活动、纪念活动、文化活动 ,组织交通集散 ,提供市民休息、交往空间 ,还可作为商贸场所。除此以外 ,广场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就是整合城市环境。论文介绍作者近年来的几个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探索广场对城市环境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据architectureau.com讯由皮尔顿·约翰逊·沃克事务所(Pilton Johnson Walker)主持设计的"马丁广场劫持事件纪念场所"设计作品获得评委一致认可。该场所作为2014年12月15日发生的马丁广场劫持事件一周年纪念景观,即将开工建设。该设计从4个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设计亮点在于数百个镶嵌在马丁广场步行道铺装中的花朵,这些花朵  相似文献   

6.
何淼淼 《山西建筑》2011,37(30):21-22
首先指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常见而又特殊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形成城市意象的重要符号,而且为多种市民生活行为提供了场所,通过广场的尺度、街道与建筑、广场小品、绿地等方面对中欧广场空间特质与市民生活的关系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并研究优化广场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孙莹  陈翔 《建筑学报》2003,(5):56-58
广场是城市的有机构成元素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城市背景、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地现状等实际存在的因素作用,被赋予了多重的"意义需求".广场设计过程就是对"多义"进行整合的过程.本文试图以兰溪市民广场设计为例,探讨广场设计中的多义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休闲广场是城市中供市民休憩、游玩、演出、购物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场所。现今的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设计师过分追求平面图案化,忽略了广场竖向空间变化对于使用人群的心理影响。特别是在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竖向分析显得更加重要。随着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人们也对城市休闲广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竖向设计,在湘潭白石广场设计中,仔细分析地形高差变化,合理利用高差条件成为贯穿整个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前古希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以来,广场不但满足城市空间体系构成的需要,而且是城市进行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人们接触自然、陶冶性情的城市空间环境.广场通常是城市布局的中心,根据广场的性质、功能可分为市民集会广场、交通集散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用途较单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需要高质量的多功能活动空间,广场的规划设计应当注重塑造多层次、多景观、多情趣的"多元"空间环境,同时,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设计、多样的构图手段,融汇采用高新科技技术,创造出协调统一的广场多元空间环境与秩序,使这些空间主次分明、互相依傍、互相衬托,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市民广场能否与城市集约化建设需求相适应,通过对实际参与广丰县市民广场的规划设计的具体分析,从多个不同角度审视市民广场的的多元化构建体系,从而指出实现城市集约化背景下市民广场设计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谢方 《中州建设》2010,(24):70-71
人性化的尺度 广场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欧洲的城市广场一直是市民户外活动、聚会、打探消息、议论时政的场所,也是重大庆典和集市贸易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12.
广场并不源于中国,其概念源于欧洲,最早出自希腊.它是市民进行商贸聚会等各种公共活动的露天场所,周围设有柱廊、神庙等公共建筑.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壮丽的广场群.最大的图拉真广场,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纵深三百多米的多层布局.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又有新发展,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就是由大小三个空间组成的,变化丰富,气氛亲切、自然,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5,(10)
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一个定位精确、特色鲜明、景观丰富以及与周边建筑、环境和谐共生的广场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和形象窗口。文章结合岳西县天仙河路市民广场设计,用一种"大处入手"的研究方法,从分析地域特色、城市空间架构和场地特征入手,在明确广场定位与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小中见大"的表达手法,从主题立意以及重要节点、景观、活动空间和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复合型空间的设计方法,希望对同类规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南京东路世纪广场设计项目旨在营建具有吸引力和生机的城市市民文化空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富有活力的场所。通过对该建成项目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特色塑造等创新点的回顾,对城市公共空间市民性作一次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谈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城市看作巨宅,城市广场就是它的客厅;如果把城市视为一位少女,城市广场就是她的眼睛。对游客来说,广场是城市品位、特色与神采的集中展示场所;对久居的市民来说,广场是交流、休闲与陶冶情操的大众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场所概念和场所理论入手,对重庆三峡广场改造之后取得的效果作简要分析,力求总结出城市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场所设计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四个广场案例来对比研究城市广场设计中广场与其周围建筑的关系,重点讨论广场空间的"围合感"与广场边界的"完整性"问题;进而以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理论依托,提出"建筑以为‘利’,广场以为‘用’"的设计概念,为当下中国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广场是市民室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室外环境的热舒适性又和市民出行密切相关,因此对城市广场进行热环境探索并加以改善已成为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大连市进行分析,选取8个典型城市广场进行室外热环境的实测调研,从广场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等角度进行实测数据分析,为城市广场的规划改造和热环境的改善建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冷看城市广场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小龙 《规划师》2001,17(1):101-102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交通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的"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场所精神在城市广场中的体现--重庆市三峡广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舜 《中外建筑》2004,(1):46-48
本文以舒尔茨的场所理论为基础,结合trancik的城市设计理论,从"可识别性"、"可达性"与"活力"等方面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城市广场--三峡广场进行分析,希望从理论上探讨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