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区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建设特色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城市规划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街区空间的保护和更新的角度,探讨湘潭窑湾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赵万民  彭薇颖  黄勇 《规划师》2008,24(2):9-13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牵涉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在强调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及城市肌理的保护与促使社区经济复苏与整合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街区和谐社会网络结构关系的保护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社会网络因子得到了初步运用,有力地指导了街区的规划布局,也有利于街区活力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曾峥  杨静 《规划师》2015,(1):81-85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山市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Z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中山市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了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欢 《山西建筑》2009,35(5):30-31
分析了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历史街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街区文脉的继承、经济的可持续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论述了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保护与更新,从而处理好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几乎存在于每个城市,它往往占据城市的核心地段.如何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以南京南浦厅历史街区为例,解读其存在价值,分析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历史街区,提高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强化历史街区实践的特色与典型性,研究通过分析与回顾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理论和实践进展,从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阶段划分、关注的核心问题、关键的技术与模型及实践模式四方面展开综述和总结,并提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活态遗产的特殊性面临保护与发展、效率与公平、近期与长远的多重矛盾,亟需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更新模式和方法.针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的问题,引入微更新理念,探讨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微更新”模式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应关注三个视角,即脉络修复、触媒带动和内生动力激活.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阐述系统化的微更新方法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杜莹 《山西建筑》2008,34(11):36-37
指出了在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和旧城更新通常理解中的误区,介绍了历史街区和旧城的概念,从适用范围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制定完善的城市保护与更新规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蒋楠  杨红波 《建筑与文化》2011,(11):120-121
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念的解读,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并从街区、建筑、环境等方面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地调研,以拟人化视角分析白塔寺历史街区"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探究白塔寺历史街区居民关切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问题。通过与属地政府、实施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等座谈,归纳总结白塔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工作面临的问题。在上述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三种运行机制提出白塔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提升策略。政府运行机制层面,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制定针对历史街区等特殊区域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完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体系;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改善旧城历史街区整体环境。市场运行机制层面,提出了探索直管公房市场化管理机制,创新历史街区不动产权管理方式;创新财政政策,探索新的保护资金投入模式。社会运行机制层面,提出了财政资金应更多地投向居民更关注的保护更新问题,避免供需错配;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历史街区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刘利  白静 《建筑与环境》2007,1(4):13-15
本文立足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历史街区的认识及城市设计在其保护更新中的具体运用原则,以沈阳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为例,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历史保护街区内建筑更新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出历史保护街区内建筑更新的三种模式并提炼出城市历史保护街区内建筑更新设计所遵循的规律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怎样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厦门鼓浪屿历史街区的内涵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通过保护鼓浪屿历史街区的独特物质形态与激发旅游经济,弘扬厦门的历史文化,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肖勇  李朝芬 《中外建筑》2009,(11):70-73
历史文化街区赋存的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延续和发展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骨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可行的保护体系,同时通过合理的产业置换和功能更新,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结合邵阳市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特征分析,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两大规划体系和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见证一个城市漫漫历史长河的画卷。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繁盛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衰败,如何通过规划有效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从业态更新及形态保护两个方面出发,对南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寻找将业态与形态有效结合的、重新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到激活本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建筑创作》2003,(4):146-150
本文通过对历史街区的认识以及城市设计在其保护与更新中的具体运用与原则,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5,(Z1)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见证一个城市漫漫历史长河的画卷。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繁盛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衰败,如何通过规划有效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从业态更新及形态保护两个方面出发,对南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寻找将业态与形态有效结合的、重新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到激活本区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